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4月月考(20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4月月考(2018

牡一中2016级高二学年4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其中第1—-20小题每小题1.5分,第21—-4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下列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高度集权 C. 都属于地方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 D. 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2.据史载,“夏,公(齐桓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订下盟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这实质上反映出 A. 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B. 诸侯严格遵从礼乐秩序 C. 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落 D. 诸侯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3.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这一变化促使 A. 中央集权加强 B. 君权不断强化 C. 行政效率提高 D. 地方势力膨胀 ‎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 A. 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B. 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C. 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D. 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 ‎5.“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 丞相制度 B. 内阁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 ‎6.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 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 汉武帝 B. 唐玄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9.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国并行制 D. 内阁制 ‎10.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认为中国失败不可避免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D.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 ‎11.“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 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 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 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12.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13.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下图中有关红军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在①处四渡赤水 B. 在③处强渡大渡河 C. 在④处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D.在⑤处三大主力会师 ‎14.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突出贡献是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 ‎ B.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党的奋斗目标 C.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 ‎ D.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15.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 ①: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 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 ①:延安、②:瑞金、③:遵义 ‎16.“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 ‎17.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相继迎来成立60周年大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是我国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 最早成立于新疆地区 C. 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 被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18.江西吉安一家制药公司员工聂冬华在上班期间被蒸汽烫伤,但吉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却做出了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聂冬华及其家属不服裁定,其状告政府所能依据的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民事诉讼法》‎ C.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D. 《刑事诉讼法》‎ ‎19.“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会议是指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时间段 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五大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1997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A. 完善法律程序 B. 突出社会立法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注重经济立法 ‎2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发生的同一件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太祖)召太宗,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有不可胜之状……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帝已扇矣。‎ 文莹《湘山野录续录》‎ 司马光《涑水记闻》‎ 皇后使王维恩召贵州防御使德芳(太祖之子)。继恩径趋开封召晋王(太宗)……(晋)王曰:“吾当与家人议之。”久不出,继恩促,说与王步至宫。‎ 上不豫……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灿影下,晋王时或离席……既而上引柱斧敲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A. 宋太祖的死亡不仅突然而且离奇 B. 皇后与晋王合谋杀害宋太祖 C. 宋太祖死前与晋王之间发生争执 D. 宋太祖有意把王位传给晋王 ‎2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2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24.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25.“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B.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26.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系统存在。譬如常以“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 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A. 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 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 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27.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A.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 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D.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28.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由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B.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 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D. 进一步完善了工业体系 ‎29.“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A. 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 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30.《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 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 ‎31.按规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权力机关,可以选举、罢免边区政府主席委员及高等法院院长;制定边区单行法规,批准民、财、教、建、粮食及军事等各项计划;督促、检查边区政府对参议会决议的执行等”。此举主要是为了 A. 探索人民民主专政模式 B. 推翻国民政府独裁统治 C. 适应民族解放战争需要 D. 巩固边区政府自治地位 ‎32.‎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B. 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33.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 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 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 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 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3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转折性的会议,指的是 ‎①八七会议 ②遵义会议 ③中国共产党“八大”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35.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反帝反封为目标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③以无产阶级为革命领导④提出民主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36.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37.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 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立足于世界形势制定灵活外交政策 D.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38.台湾歌手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对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相逢”最早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 C. “太痛”说明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D.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接受“一国两制”‎ ‎39.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里的“新的基础”主要指的是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B.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18分,42题12分,合计3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作用。(8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4分)‎ 牡丹江一中2016级高二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其中第1—-20小题每小题1.5分,第21—-4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C C B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B B C D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B B B A B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B C D A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18分,42题12分,合计30分)‎ ‎41(18分)‎ ‎(1)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12=2分)‎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12=2分)‎ ‎(2)权限: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为后世奠定基础。(5取3,32=6分,注:权限和影响每方面不得超过4分)‎ ‎(3)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或政权开放);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或社会)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5取4,24=8分)‎ ‎42(12分)42.(1)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24=8分)‎ ‎(2)中国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牺牲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22=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