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 ‎2.为了统治从黄土高原到黄河南北以及沿海的广大的被征服地区,周天子分封本族兄弟亲属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国家。材料中的“国”是指 (  )‎ A.诸侯 B.城邑 C.郡守 D.县治 ‎3.如果说郡县制之下的社会稳定性在于权力的集中以及基层社会中的宗族伦理治理方式,那么周天子治域下的分封制内在的稳定性在于 ( )‎ A.财富大小 B.血缘亲疏 C.等级秩序 D.权力高低 ‎4.《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  )‎ 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C.导致诸侯割据 D.促成秦朝统一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王权色彩 ‎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共同本质是(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 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 ‎7.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8、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9.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天”。“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11.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13.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14.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于何时?( )‎ A. 秦 B. 汉 C. 隋唐D. 宋元 ‎15. 按唐朝制度,中男(l6岁以上至21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子)才服兵役,而官员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此提议最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 尚书省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1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初宰相位高权重 B.另设机构,架空专制皇权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17.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18.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19、在汉朝,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汉朝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ƒ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④一种监察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 ‎20.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1.下表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放宽了录取标准 22.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 )‎ A.郡国并行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3、下列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是( )‎ ‎①中书门下②尚书省③参知政事④中书省⑤三司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24.明成祖设立内阁,以大学士充任阁臣。内阁( )‎ ‎①是皇帝的助理机构②是君主专制的产物③是决策机构④负责统率六部百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C.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D.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26.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 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特别国会于1689年1月召开,辉格党人觉得只需宣布威廉成为国王就行了,但其他许多议员无法容忍君主纯粹由选举产生,所以希望通过王位继承由玛丽担任女王。结果便是折中:王位由威廉和玛丽共掌。材料从本质上反映:( )‎ A.“光荣革命”胜利结束     B.资产阶级与旧势力妥协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王权受到议会的约束 ‎28、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29.随着工业革命之发展,英国民主政治也随之扩张,政治制度再改变却未爆发革命。议会自身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如此,便形成了对国家问题的解决机制。这一机制:( )‎ 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30.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5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 ‎3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二者之间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 ‎32、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 )‎ ‎33、隋文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34、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决策或行政机构,不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 ‎35、1832年,英国实行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3分)‎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1分)‎ ‎37、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1分)‎ ‎38问答题(该题10分)‎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3分)‎ ‎2)、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 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3分)‎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4分)‎ 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测试答题纸 ‎1-5 ABCCB 6-10 DCDCB 11-15 DACAD 16-20 BBBDC ‎21-25 ADAAC 26-30 ABCAB 31-35 ABBBA ‎36.‎ ‎(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1分)‎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分)‎ ‎(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1分)‎ 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1分)‎ ‎(4)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分)‎ ‎(5)趋势: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1分)‎ ‎37、 皇位世袭;(1分)皇帝独尊;(1分)皇权至上(1分)(或皇权专制)。‎ ‎(2)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4分 ‎(3)①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相权三分,加强了皇权 2分 ‎(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分 ‎38.‎ ‎1)、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3分)‎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分)‎ ‎3)、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