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玉溪一中高2022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物 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共56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9-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全是矢量的一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加速度、质量 C.力、速度、位移 D.力、位移、路程 ‎2.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小球并保持静止时,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重力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3.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 A.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 B.在0 ~ t1这段时间内,A、B两个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 = t1 时,A、B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D.A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质点的加速度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 的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 )‎ m A.物体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B.物体受到重力、下滑力、支持力、摩擦力总共4个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sinθ D.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悬挂在空中。已知ab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A. B. ‎ C. D.‎ ‎6.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可视为质点),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16 m/s B.17 m/s C.18 m/s D.19 m/s ‎7.质量为m的木箱置于水平面上,水平力F 可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F的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水平方向成60°斜向上拉木箱,仍能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轻滑轮(不计滑轮直径)悬挂重力为G的物体.轻绳总长为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 G,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d而使绳不断,则d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9.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 B.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C.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D ‎.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10.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表达式F=ma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 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 C.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二者是瞬时对应关系 D.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有加速度,才有速度 ‎11.某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 ~ 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 ~ 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C.在0 ~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 D.在5 ~ 6 s内,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M处受到的支持力沿MN向上 C.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D.N处受到的支持力垂直MN斜向左上方 ‎13.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则前5 s内( )‎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45 m B.小球的位移为25 m,方向向上 C.小球的平均速度为13 m/s,方向向上 D.小球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 m/s,方向向下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D.只要拉力F足够大,木板就可以运动 ‎1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 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和细绳的拉力FT的变化为( )‎ A.  FN 一直减小 ‎ B.   FN 先增大后减小 C. FT 一直减小 ‎ D. FT 先减小后增大 ‎16.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的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实验题(共2小题,17题5分,18题9分,共14分)‎ ‎17.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以下是本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有重要遗漏的两个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8.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该同学组装了图甲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将图中干电池换成合适的交流电源 B.实验时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 C.实验前一定要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2)纠正错误后,该同学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图中xAB=1.40cm,xAC=3.30cm,xAD=5.69cm,xAE=8.59cm,则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__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 =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下列三种计算加速度大小的方案中,最佳的一项是________。‎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由算出加速度大小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在图像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其斜率即为加速度大小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取其倾角θ,再由算出加速度大小 ‎(4)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 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9.(8分)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现用与水平方向成 θ =30°角的力F =10N,拉着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取g=10m/s2。求:‎ ‎(1)水平杆对木块的支持力FN 的大小和方向;‎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ì 。‎ ‎20.(10分)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 . 从此刻开始计时,求:‎ ‎(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 ?‎ ‎21.(12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质量m =2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离C点的距离L=2 m(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求:‎ ‎(1)滑块在斜面AB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3)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C D A C A B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CD BC BC AD AB BC AD AD 二、实验题(共2小题,17题5分,18题9分,共14分)‎ ‎17、(1) F’ ; (2) B ; (3)C E 。‎ ‎18、(1) A B ; (2)“不等于” ; 0.21 ; ‎ ‎(3) B ; (4)0.498‎ 三、解答题 ‎19、(8分)(1)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 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得 , 方向竖直向上(或垂直于杆向上)‎ ‎(2)‎ 由,得 ‎ ‎ ‎20、(10分)(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 v=vB-at=vA,‎ 解得t=3s 此时汽车A的位移 xA=xAt=12m 汽车B的位移 xB=vBt-at2=21m 故最远距离 Δxmax=xB+x0-xA=16m.‎ ‎(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 运动的位移 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此时相距 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 故A追上B所用时间 t=t1+t2=8s ‎21、(12分)(1)滑块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以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为vm,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a1‎ ‎ a1 =5m/s2‎ ‎(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vm=4m/s 即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3)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m2=2a2L 解得:μ=0.4‎ 即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