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9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4课《故都得秋》《荷塘月色》部编高一上
1.春花(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长风万里送( ),对此可以酣高楼。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 )。 4.落霞与孤鹜齐飞,( )共长天一色。 5.( )秋雨愁煞人。 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 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 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 毛泽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瑾: 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秋天的特点:多姿多彩 充满豪情 坚强孤傲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天的特点:悲凉不堪、伤感凄苦、孤寂落寞 新宁大鱼塘秋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 ” —— 郁达夫 郁达夫 作家简介 原名 : 郁文 , 字达夫 籍贯: 浙江富阳人 职业: 小说家、散文家 作品 : 风格: 《 沉沦 》《 茫茫夜 》 《 春风沉醉的晚上 》 《 薄奠 》《 出奔 》 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 , 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 , 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故都的秋》 配乐朗诵 思考 揣摩散文的 总体结构 , 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 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 检查预习 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解题 解题 从标题看,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 秋 什么地方的秋? 故都 本文写于 1934 年,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从青岛转道北平赴秋、寻秋,实际也是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 文 眼 文眼就是文中 画龙点睛、揭示全篇旨趣的关键性的语句。 文眼有时出现在 篇首 ,那后必有照应; 有时出现在 篇末 ,卒章显志,那前必有伏笔; 出现在 篇中 ,那前必有伏笔后有照应。文眼一般在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中。 请找出文章中哪一句话能集中表明作者对古都的秋的总印象? 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 清 , 来得 静 , 来得 悲凉 。 文眼 清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风秋雨话秋凉 秋树奇景图 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总 —— 分 —— 总 文章思路 开头: 忆秋(总写,南北对比) 中间: 绘秋(分写,议论提升) 结尾: 恋秋(总写,南北对比) 课文分析 阅读文章的一、二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手法:对比 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用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 , 情中有秋的落寞 思 考 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问: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平淡 ,北国之秋秋味 浓烈 ,“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稀薄 ,北国之秋秋味 厚实 ;“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柔软 ,北国之秋秋味 刚强 ;“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 狭小 ,北国之秋范围 广大 。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温和与刚烈 稠润与硬实 细腻与粗犷 娇小与阔大 配乐朗诵 3——11 段 思考题 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声、形、色、味 ) 秋晨院落 秋晨院落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庭院秋晨景 一椽破屋 很高很高的天空 驯鸽的飞声 槐树叶底,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中 ,蓝色的牵牛花 颜色 暗灰 碧绿 淡淡 淡蓝 特点 冷清 萧瑟 冷色调 秋色 清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地方也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悲凉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 一切景语皆情语 听觉 味觉 触觉 感觉 无声 无味 极细微 极柔软 细腻 清闲 落寞 清 静 悲凉 槐树落蕊 秋蝉残鸣 秋蝉残鸣 衰弱残声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静、悲凉 图片 2 秋雨话凉 奇 、有味 、更像样 雨声、雨态、雨感; 北方的秋雨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描述秋雨的这一特殊之处的? 雨后的闲人,人的穿着,活动背景,人的动作、神态,对话语调 (视觉、听觉、感觉) (清、静、悲凉) 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 作者写秋的主要技巧 选材上:选取典型的景物去体现秋的特点。 效果上: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清”、“静”、“悲凉”。 角度上: 从声、形、色、境等方面入手;从视、听、味、触等感官入手。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等方面的方面来分析。 探究讨论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 悲凉 颠沛流离的人生况味 时局动荡、民族危亡的时代之悲 忧郁性格、苦闷心理的投射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品 读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秋中有情的眷恋 , 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啊, 你是我心中 永远的最爱! 故都的秋真的就只有 清 静 悲凉 ? 主 题 悲凉心境 悲秋传统 深沉的爱国之情 有人认为“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此段文字完全可以删去,你的观点呢? 探 究 议论: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根据下面示例仿写,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示例: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 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院 破壁 破屋 碧天 飞声 漏光 蓝朵 白花 秋草 浓茶 槐蕊 仿 《 秋思 》 天净沙 秋思 仿 写 示 例 浓茶落蕊柳影/夜月破屋蝉鸣/桥头凉风平民/秋雨拂过,悲秋者在北平 清秋破院浓茶/秋枣衰叶落花/悲蝉陋壁影斜/凉风一阵,闲人雨后互答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残蝉,/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园 破院凉风秋草/哀蝉落蕊青枣/凉风秋雨斜桥/蓦然回首,落寞人在懊恼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整体把握 1 、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 1 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 2 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 3 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 4 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 5 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 6 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 7-9 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 10 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 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题) 第三部分( 7-10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情) (景) (情) 赏析第四段 在这段写景的文字中,作者的立足点在哪? 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各自用了哪些修饰的词? 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美感特征? 用了哪些修辞? 荷花 荷韵 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凝碧 脉脉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 荷香 荷波 立足点:荷塘边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句 子 赏 析 : 手法: 比喻 作用:写出了荷叶 的雅致风姿,自然灵动, 更突出其具有的 动态美。 有 袅娜地 开着的 有 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 作用:写出了荷花或 饱满盛开状,或含苞待放 的特点。 手法: 拟人 正如 一粒粒的 明珠 , 又如 碧天里的 星星 , 又如 刚出浴的 美人 。 作用: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 晶莹剔透 的闪光, 绿叶衬托下荷花 忽明忽暗 的闪光, 以及荷花 不染纤尘 的美质; 突出了荷花的 神韵 ,和作者的 主观感情 , 激发读者的想象 。 手法:博喻、排比 “ 微风 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手法: 通感 分析: 由 嗅觉 向 听觉 转移。“缕缕清香”与 “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 如 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等 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的特点;烘托出 幽雅宁静 的情境。 拓展: 通感 举例:( 1 )她笑得很甜 。 ( 2 )人靓歌甜 。 ( 3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视觉转为味觉 ) ( 听觉转为味觉) (听觉转为视觉) 叶子 和花本是 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手法: 拟人 调动 视、听感官 ,运用 动静结合 , 写出了微风过处荷叶 妩媚姿态 、 叶花颤动 的情状 ,表现出 荷塘 富有生气 的风姿 , 创设了 清幽恬静 的氛围 。 “ 叶子底下 是 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 更见风致 了。” 饱含深情 作者把 所见与想象 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 言有尽而意无穷 。 第 5 段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 着轻纱 的梦。 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升”替代“浮”呢? 照 “泻”的 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灵动活泼。 “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泻 浮 轻飘柔美 浮”写出了雾的 轻飘状态, 突出了 恬静朦胧 ,水气 迷蒙、月色轻笼 的 境界。( 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牛乳中洗、笼 通过荷花与荷叶写 月色的朦胧 :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叶、荷花 安谧、恬静 的情状。 皎洁朦胧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恰是到了好处 —— 酣眠 固不可少, 小睡 也别有风味的。” 比喻朗照 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 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 画 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富有情趣、喜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 画 在荷叶上 。 ( ) ( ) 月光 月影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实 虚 实 虚 朦胧优雅 塘上的 月色 赏析第六段 课文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请问这些景物是以哪种景为中心着眼点?同时具体写了哪些景? 荷塘的四周 远山 蝉声 灯光 蛙声 树梢 树上 树缝 树下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乍看像烟雾般 整体的风光 树 5 、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 高高低低 (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若换成“远近高低”行不行? 明确:不行。“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叠词的使用,造成音节上的重复, 更突出了树多而密 的特点。“远近高低”虽然也写出了不同的方面,但没有叠音词给读者的感觉那么强烈。 树色“阴阴的”, 月光淡淡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灯光“没精打采的” 毫无生气。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 以动衬静 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衬托 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小结 荷塘 月色 画 面 是 — 美丽的 气 氛 是 — 宁静的 格 调 是 — 雅致的 美 静 雅 小结 ( 第七段) 由 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 想到 , 想到 。 眼前的荷塘 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 千余年前的六朝 采莲赋 采莲旧俗 采莲名曲 憎恶现实 向往美好 自由 快乐 时代背景 1927 年 7 月,蒋介石发动 “四 • 一二”反革命政变 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实,求得短暂的安宁。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他去实现自己的这么一丁点儿的愿望。 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始便有了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 《 楚辞 》 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 《 踪迹 》 ,散文集 《 背影 》 、 《 欧游杂记 》 、 《 伦敦杂记 》, 杂文集 《 论雅俗共赏 》 、 《 标准与尺度 》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 朱自清文集 》 里。 一、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二、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四、朱自清的散文 秀丽朴素 。 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 江南旧俗 ① 由眼前景展开联想。(无意识的联想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向往与渴望。) ② 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1. 形象美 —— 手法多样: 鲜明的比喻 明显的对比 强烈的衬托 生动的拟人 传神的通感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2. 语言美 —— 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 描述传神 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3. 意境美 —— 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一切景语皆情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