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

课时3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理解其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了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2.形成条件 ‎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1‎ ‎ (1) 七个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判断 ‎1.气温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带,气温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带。( × )‎ ‎2.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 )‎ ‎3.信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晴朗天气,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阴雨天气。( × )‎ ‎4.气压带、风带在冬季向南移,夏季向北移。( × )‎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2.分布 ‎3.具体影响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季节 被切断的气压带 较强盛的气压中心 夏季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冬季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2. 判断 ‎1.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 21‎ ‎2.1月份,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 × )‎ ‎3.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 探究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 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马纬度”。‎ ‎1.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海区是无风地带?‎ 答案 南北纬5°之间的海区。‎ ‎2.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画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答案 ‎ ‎3.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会形成三圈环流。试把下图补充完整,并完成①~④题。‎ 21‎ ‎(1)总结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规律。‎ ‎(2)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 ‎(3)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 ‎(4)气压带和降水有何关系?‎ 答案 ‎ ‎(1)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2)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近地面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空气减少形成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相遇,暖而轻的西风带偏南风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带偏北风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减少形成低气压带。‎ ‎(3)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向高纬运动的高空气流,在30°纬线附近被迫下沉堆积形成,为动力成因。而极地高气压带为高纬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为热力成因。‎ ‎(4)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 ‎4.在下列图中标注节气,并解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 21‎ 答案 ‎ 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的热量差异。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地面热量状况发生变化,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之变化。‎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 用递进法推导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 21‎ 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 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21‎ 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1‎ ‎1.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3月份、北半球春季 B.乙图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 C.甲图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 D.乙图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20°N~30°N,故30°N~40°N地区盛行西南风。第2题,从甲、乙两图气压带的位置可知,甲图为北半球的冬季,即1月份,乙图为北半球的夏季,即7月份。‎ 探究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下面两图分别示意7月和1月全球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案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21‎ ‎3.北半球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特别是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巧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图示法:‎ 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 ‎7月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1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2017·哈尔滨期末)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4.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 3.D 4.C 21‎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南北两侧吹,说明该气压带为高气压带,排除A、B选项;该气压带两侧都有风带且风向不同,排除C选项,故D选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南半球,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受该气压带影响,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但北非地区在北半球,不可能受到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台湾在北半球,不可能受到南半球信风带的控制;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是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图中的气压带、风带位于南半球,对罗马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没有影响。‎ 探究点三 季风环流 东亚与南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1.描述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形成。‎ 答案 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并受印度低压的吸引而形成的。‎ ‎2.描述澳大利亚北部夏季风的形成。‎ 答案 澳大利亚北部的夏季风为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左偏转并受陆地上的低压吸引而成的。‎ ‎3.读图,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盛行风向 成因 中国华北地区 ‎1月 ‎7月 21‎ 印度半岛 ‎1月 ‎7月 澳大利亚北部 ‎1月 ‎7月 答案 ‎ 地区 盛行风向 成因 中国华北地区 ‎1月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7月 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印度半岛 ‎1月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7月 西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澳大利亚北部 ‎1月 西北季风 ‎①海陆热力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7月 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副热带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赤道附近印度洋 风向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和干燥 温暖湿润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布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 风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5~7题。‎ 21‎ ‎5.此时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此季节甲地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7.有关图示季节甲、乙、丙三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乙地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此季节丙地盛行西北风 D.图示季节甲、丙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答案 5.D 6.D 7.B 解析 第5题,结合气压分布与区域位置的关系知,此时亚欧大陆高气压势力较强,为北半球冬季。第6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第7题,乙地位于印度半岛,其夏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21‎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3.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ade D.cde 答案 1.B 2.D 3.C 解析 第1题,三圈环流是在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前提下,由于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赤道和两极存在温差和地球不停地自转、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形成的。第2题,c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第3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是d。‎ ‎(2018·太原高一检测)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据此完成4~5题。‎ ‎4.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  )‎ A.盛行西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5.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 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 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 答案 4.D 5.B 21‎ 解析 第4题,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多热带沙漠气候,是常年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第5题,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地面多沙漠,白色衣服对太阳辐射反射强、能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 ‎6.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_______(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________天气。‎ ‎(3)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________(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 ‎(2)高 晴朗(或干冷)‎ ‎(3)南 高温多雨 解析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夏季陆地上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同纬度洋面上气温相对低,近洋面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冬季陆地上气温较低,近地面形成高压,而同纬度洋面上气温相对高,近洋面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北季风,天气阴冷干燥。据此分析,该图反映的应该是北半球冬季。(2)甲处位于内陆,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称亚洲高压),气流下沉,不易降水,形成寒冷干燥天气。(3)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偏南,该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降水多,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刻丁处是夏季,高温多雨。‎ 21‎ ‎(2018·北京朝阳区月考)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上图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 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 ‎4.①②两处盛行风特征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 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图示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亚欧大陆应受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4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②处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炎热、湿润,但势力不相同,①强于②。‎ 21‎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5~7题。‎ ‎5.有关B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流冷干 B.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 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6.由气压带A和风带a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此时北半球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温和多雨 答案 5.D 6.B 7.D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B气压带位于30°附近,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高空的大气逐渐堆积下沉形成的。第6题,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风带a为信风带,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向南半球,说明气压带已经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半年,此时,北半球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②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9.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21‎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0.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 8.A 9.D 10.C 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第9题,图示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第10题,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下图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①~④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11.C 12.C 解析 第11题,空气水平运动方向是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因此低气压带为空气辐合处,高气压带为空气辐散处。图①无法表示高、低气压带;图②表示高气压带,但风向偏转不正确;图③表示南半球的高气压带;图④表示低气压带,但两侧风向错误。第12题,因上题中图③正确,图③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常年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2017·北京高一检测)读图,完成13~14题。‎ 21‎ ‎13.图中所示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14.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3题,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14题,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吹西北风。‎ 读“世界季风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7.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答案 15.D 16.D 17.B 21‎ 解析 第15题,由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第16题,B地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该季风性质炎热湿润;冬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B地距冬季风源地远,其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势力。第17题,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此时正值南半球气温较高的时候,是1月份前后,C地形成低气压中心;冬季时,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B地气候温暖干燥。‎ ‎18.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答案 (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解析 第(1)题,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冬季的气压分布状况,代表月份是1月。第(2)题,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第(3)题,C地位于亚洲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我国冬季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1)根据上图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 (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2)②⑤‎ ‎(3)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 ℃‎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 ℃‎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 解析 第(1)题,由图知,东亚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第(2)题,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即⑤;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即②。第(3)题,受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可从气温、降水等方面比较。‎ 考点 题点 题号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形成与分布 ‎1~2,5~7,11~12‎ 海陆分布的影响 ‎13~14‎ 21‎ 季风环流 ‎3~4,15~17‎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综合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综合 ‎8~10,18,19‎ 2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