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秘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科:地理 命题人:彭萌 审题人:严龙成 (地理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Ⅰ(共 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图1)”,回答1-2题: 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图1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图2 3.图示铁路联通了( ) A.非洲和亚洲 B.北美和南美 C.欧洲和亚洲 D.亚洲和北美 4.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 A.寒潮 B.地震 C.潮汐 D.飓风 5.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据图可推断出( )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图3 6.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 ) A.地形 B.暖流 C.寒流 D.太阳辐射 ② ① 读竖版“世界地图”(图4),完成7-8小题。 7.图中①、②所在的海洋分别是( ) A.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 8.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西部都是山地 B.丙、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C.乙、丙城市化水平高 D.甲、丙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 图4 表1是亚洲四个国家2005年国土构成表,据此完成9-10小题。 表1 9.结合所学知识,判定①、②、③、④分别是( ) A.日本 柬埔寨 阿联酋 蒙古 B. 日本 阿联酋 柬埔寨 蒙古 C.柬埔寨 日本 阿联酋 蒙古 D.柬埔寨 蒙古 阿联酋 日本 10.有关四国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国木材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亚 B.②国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出口量大 C. ③国因森林过渡砍伐,林地比重小 D.④国森林比重小,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 ① 读某岛国示意图(图5),完成11-12题。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岛屿最南、最北距离约200多千米 B.位于我国台湾岛屿的东南方向 C.该岛屿位于印度洋 D.该岛屿位于东南亚 12.关于图中地点①降水特征的表述,正确的 是( ) A.全年降水稀少 B.夏半年降水远大于冬半年 图5 C.冬季降水量与夏半年相差不大 D.全年降水为全岛之最,降水季节变化十分均匀, 但年际变化极大 读图6,完成13-15题。 图6 13.甲国居民最常见的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图中四国,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丙国使用哪种语言的人数最多( ) A.阿拉伯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泥炭又叫草炭、泥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等多个领域。图7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读图完成16-17题。 16.据图可推断,与该岛屿泥炭形成条件不符的是( ) A.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南风 B.受寒流影响,年均温较低,蒸发弱 C.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 D.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17.在下列岛屿中泥炭资源欠缺的有可能是( ) A.南美大陆南部的火地岛 B.北大西洋中的爱尔兰岛 图7 C.北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岛 D.加拿大东部的纽芬兰岛 图8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图9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8-19题。 图9 图8 18.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蔬菜 B.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C.温带大陆性气候 棉花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麦 19.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 A. 地形 B.土壤肥力 C.农业技术 D.灌溉设施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10中黑点所在地区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20-22题。 图10 20.该资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能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能资源 D.水资源 21.这种资源( )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多数国家正在进口 22. 该资源分布区共有特点是( ) A.终年多雨 B.地形平坦开阔 C.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 D.全年寒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3题12分,24题16分,25题16分,26题12分)。 23.读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图11 (1)说出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周边多汁草类生长茂盛,且四季常青的原因。(4分) (2)乙地是世界上著名的橄榄种植区,橄榄油份累积多,适合制成橄榄油。分析乙地橄榄含油量高的气候原因。(4分) (3)说出图中所示的季节,判断丙地河流水位的高低。(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如图13),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如图12),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日本岐阜县 图12 “合掌造”民居 图13 日本特别豪雪地带示意图 (1)根据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三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2)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25. 图1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克拉运河计划是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尚未规划实施。 (1)分析①地所在国西北部盛产棉花的自然原因。 (6分) 图14 (2)分析②地旱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克拉运河通航后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读图15、图16,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5 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图16 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1)根据图16,说明阿姆河上游地区的降水特点。(4分) (2)阿姆河最主要补给方式是什么?简要说明判断理由。(4分) (3)简述我国通过陆路管道从中亚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意义。(4分) 高二(下)地理第一学月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44分) 1-5:BDBDB 6-10:CBACD 11-15:CCAAB 16-20:ACCDD 21-22:AD 非选择题部分——(四小题,共56分) 26.(12分) (1)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受西风(带)影响全年降水多,适合草类生长;冬季月均温在零度以上,温和,草类常青。(4分) (2)乙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高温干燥或光照好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2分) (3)夏季,水位高(4分) 27.(16分) (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6分) (2)“特别豪雪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6分) (3)“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任意两点即可)(4分) 28.(16分) (1)该国地处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棉花生长后期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收获。(任意三点即可)(6分) (2)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5-9月降水集中,且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灾害;10月-次年4月降水少,且高温蒸发量大,易出现旱情。(6分) (3)克拉地峡开凿运河会形成联系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的便捷通道;国际海运航程缩短,运费降低;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地位可能下降。(答案合理即可)(4分) 29. (12分) (1)特点:年降水量较少(2分);冬春季较多,夏季降水稀少。(2分) (2)冰雪融水(2分) 阿姆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少;尤其夏季降水稀少;但该河夏季流量大(有夏汛),说明夏季多冰雪融水补给。(2分) (3)缓解国内能源紧缺;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扩大对外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任意两点即可)(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