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3+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讲)-2018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8-3+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讲)-2018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2018年高考数学讲练测【新课标版】【讲】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03节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考纲解读】‎ 考 点 考纲内容 ‎5年统计 分析预测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②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2013•新课标I. 18;II.4,18;‎ ‎2014•新课标I.19;II. 18;‎ ‎2015•新课标I.18;II.19; ‎ ‎2016•新课标I.18;II.14,19;III.19;‎ ‎2017•新课标I.18;II.19;III.16,19.‎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等,与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相结合考查的情况.‎ ‎2.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3.备考重点:‎ ‎ (1) 掌握相关定义、公理、定理;‎ ‎(2)掌握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的常见转换方法.‎ ‎【知识清单】‎ ‎1.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2)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对点练习:‎ 下列命题:‎ ‎①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③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④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⑤若四点不共面,则必有三点不共线.‎ 其中正确命题是________.‎ ‎【答案】③④⑤‎ ‎2.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分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在平面内三种情况.‎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对点练习:‎ ‎【2016高考浙江理数】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 则( )‎ A.m∥l B.m∥n C.n⊥l D.m⊥n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故选C.‎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作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 ‎②范围:.‎ 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 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A与平面内一点B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反证法:证明两线不可能平行、相交或证明两线不可能共面,从而可得两线异面.‎ 对点练习:‎ ‎【2017课标II,理10】已知直三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考点深度剖析】‎ 平面的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点,题型除了选择题或填空题外,往往在大题中结合平行关系、垂直关系或角的计算间接考查.‎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平面的基本性质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P∈α∩β且,则P∈l B. 三点A,B,C确定一个平面 C. 若直线a∩b=A,则直线a与b能够确定一个平面 D. 若A∈l,B∈l且A∈α,B∈α,则l⊂α ‎【答案】B ‎【解析】根据公理‎2,‎ 若P∈α∩β,且是α、β的交线,则P∈l,A正确;当A,B,C三点共线时不能确定一个平面,B错误;根据推论‎2,‎若直线a∩b=A,则直线a与b能够确定一个平面,C正确;根据公理‎1,‎若A∈l,B∈l且A∈α,B∈α,则l⊂α,D正确,故选B.‎ ‎【1-2】【江西卷】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CD,则直线EF与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的平面个数为________.‎ ‎【答案】4‎ ‎【1-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A1C与平面BDC1交于点O,AC,BD交于点M,求证:点C1,O,M共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所示,∵A1A∥C1C,‎ ‎∴A1A,C1C确定平面A1C.‎ ‎∵A1C⊂平面A1C,O∈A1C,‎ ‎∴O∈平面A1C,而O=平面BDC1∩线A1C,∴O∈平面BDC1,‎ ‎∴O在平面BDC1与平面A1C的交线上.‎ ‎∵AC∩BD=M,‎ ‎∴M∈平面BDC1,且M∈平面A1C,‎ ‎∴平面BDC1∩平面A1C=C1M,‎ ‎∴O∈C1M,即C1,O,M三点共线.‎ ‎【1-4】如图,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点,画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很明显,点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一个公共点,即点S在交线上.由于AB>CD,则分别延长AC和BD交于点E,如图所示.‎ ‎∵E∈AC,AC⊂平面SAC,‎ ‎∴E∈平面SAC.‎ 同理,可证E∈平面SBD.‎ ‎∴点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则连接SE,直线SE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 ‎【领悟技法】‎ 公理1是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某个平面的依据;公理2及其推论是判断或证明点、线共面的依据;公理3是证明三线共点或三点共线的依据.要能够熟练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表示公理.‎ 画几何体的截面,关键是画截面与几何体各面的交线,此交线只需两个公共点即可确定,作图时充分利用几何体本身提供的面面平行等条件,可以更快地确定交线的位置.‎ 证明四点共面的基本思路:一是直接证明,即利用公理或推论来直接证明;二是先由其中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再证第四个点也在这个平面内即可.‎ 要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问题,关键是转化为证明点在直线上,也就是利用公理3,即证点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或者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直线,然后证明另一点也在直线上.‎ ‎【触类旁通】‎ ‎【变式1】如果平面外有两点、,它们到平面的距离都是,则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平行或相交 D. ‎【答案】C ‎【解析】若两点在平面同侧,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若在异侧,则直线与平面相交,‎ 故选.‎ ‎【变式2】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H分别在BC,CD上,且BG∶GC=DH∶HC=1∶2.‎ ‎(Ⅰ)求证:E,F,G,H四点共面;‎ ‎(Ⅱ)设EG与FH交于点P,求证:P,A,C三点共线.‎ ‎【答案】见解析.‎ ‎【变式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 ,E,G分别为BC,AB的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有DF∶FC=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 ‎【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连接GE,FH.‎ 因为E,G分别为BC,AB的中点,‎ 所以GE∥AC.‎ 又因为DF∶FC=DH∶HA=2∶3,‎ 所以FH∥AC.‎ 所以FH∥GE,GH,EF不平行.‎ 所以E,F,H,G四点共面.‎ 所以四边形EFHG是一个梯形.‎ 设GH和EF交于一点O.‎ 因为O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CD内,‎ 所以O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因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BD,且交线只有这一条,‎ 所以点O在直线BD上.‎ 这就证明了GH和EF的交点也在BD上,‎ 所以EF,GH,BD交于一点.‎ 综合点评:(1)要证明“线共面”或“点共面”可先由部分直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余直线或点也在这个平面内(即“纳入法”).‎ ‎(2)要证明“点共线”可将线看作两个平面的交线,只要证明这些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根据公理3可知这些点在交线上或选择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考点二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1】已知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b,b∥α,则a∥α B. a,b⊂α,a∥β,b∥β,则α∥β C. a⊥α,b∥α,则a⊥b D. 当a⊂α,且b⊄α时,若b∥α,则a∥b ‎【答案】C ‎【解析】A中,a可能在面α上,错误;‎ B中,a,b可能都平行于α、β相交的直线,错误;‎ C中,正确;‎ D中,直线a和直线b可能异面,错误.‎ 故选C.‎ ‎【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C‎1‎D‎1‎‎⊥B‎1‎C B. BD‎1‎⊥AC C. BD‎1‎∥B‎1‎C D. ‎‎∠ACB‎1‎=60°‎ ‎【答案】C ‎【解析】BD‎1‎与B‎1‎C是两条异面直线.所以不可能平行,选C.‎ ‎【2-3】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G,H,M,N分别为DE,BE,EF,EC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 ‎①GH与EF平行;‎ ‎②BD与MN为异面直线;‎ ‎③GH与MN成60°角;‎ ‎④DE与M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 ‎【解析】把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如图所示,GH与EF为异 面直线,BD与MN为异面直线,‎ GH与MN成60°角,DE⊥MN.‎ ‎【2-4】如图,三棱柱中,侧棱底面,底面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是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是异面直线 B.平面 C. D.平面 ‎【答案】C ‎【领悟技法】‎ 空间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主要是异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对于异面直线,可采用直接法或反证法;对于平行直线,可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及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对于垂直关系,往往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来解决.‎ ‎【触类旁通】‎ ‎【变式1】若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异面 C.相交 D.平行、异面或相交 ‎【答案】D ‎【解析】当平行、异面或相交时,均有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的情况出现,故选D.‎ ‎【变式】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与BM成‎60°‎角;④DM与BN是异面直线.‎ 以上四个结论中,正确的序号是( ).‎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画出题目中的正方体,‎ 由图可知①BM与ED是异面直线,错误;‎ ‎②CN∥BE,错误;‎ ‎③CN与BM成‎60°‎角,正确;‎ ‎④DM与BN是异面直线,正确;‎ 正确的选项为③④.故选A.‎ ‎【变式3】【广东卷】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答案】D ‎【解析】 如图1,l1与l2是异面直线,l1与l平行,l2与l相交,故A,B不正确;如图2,l1与l2是异面直线,l1,l2都与l相交,故C不正确,选D.‎ ‎【变式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C1D1、C1C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 ‎①直线AM与CC1是相交直线;‎ ‎②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 ‎③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 ‎④直线AM与DD1是异面直线.‎ 其中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③④‎ 综合点评:判定空间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1)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A与平面内一点B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B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2)反证法:证明两线不可能平行、相交或证明两线不可能共面,从而可得两线异面.‎ 考点3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1】在正方体中,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 A. 90° B. 60° C. 45° D. 30°‎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 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综上可得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45°.‎ 本题选择C选项.‎ ‎【3-2】【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面体ABCD中,E是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E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取AD的中点F,连EF,CF,则EF∥BD,∴异面直线CE与BD所成的角即为CE与EF所成的角∠CEF. 由题知,△ABC,△ADC为正三角形,设AB=2,则CE=CF=,EF=BD=1.‎ ‎∴在△CEF中,由余弦定理,得cos∠CEF ‎===,故选B.‎ ‎【3-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则异面直线直线与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作b的平行线b′,交a于O点, 所有与a垂直的直线平移到O点组成一个与直线a垂直的平面α, O点是直线a与平面α的交点, 在直线b′上取一点P,作垂线PP'⊥平面α,交平面α于P', ∠POP'是b′与面α的夹角为,在平面α中,所有与OP'平行的线与b′的夹角都是,由于PP'垂直于平面α,所以该线垂直与PP′,则该线垂直于平面OPP',所以该线垂直与b', 故在平面α所有与OP'垂直的线与b'的夹角为,与OP'夹角大于0,小于,的线,与b'的夹角为锐角且大于,‎ 故选B.‎ ‎【领悟技法】‎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采用“平移线段法”,平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补形平移.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常放在三角形中进行.‎ 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特别注意异面直线之间所成角的范围.‎ ‎【触类旁通】‎ ‎【变式1】【2016高考新课标1卷】平面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平面CB1D1,平面ABCD=m,平面AB 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答案】A ‎【变式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1B1,A1D1的中点,则A1B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连接B1D1,D1C,B1C.由题意知EF是△A1B1D1的中位线,所以EF∥B1D1.‎ 又A1B∥D1C,所以A1B与EF所成的角等 于B1D1与D1C所成的角.‎ 因为△D1B1C为正三角形,所以∠B1D1C=.‎ 故A1B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 ‎【变式3】【2017课标3,理16】a,b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C所在直线与a,b都垂直,斜边AB以直线AC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30°角;‎ ‎②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60°角;‎ ‎③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小值为60°.‎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②③‎ ‎【解析】‎ ‎【变式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已知AB=2,AD=2,PA=2.求:‎ ‎ ‎ ‎(Ⅰ)三角形PCD的面积;‎ ‎(Ⅱ)异面直线BC与AE所成的角的大小.‎ ‎【答案】(1)2;(2).‎ ‎【解析】(Ⅰ)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CD.‎ 又AD⊥CD,PA∩AD=A,所以CD⊥平面PAD,‎ 从而CD⊥PD.‎ 因为PD==2,CD=2,‎ 所以三角形PCD的面积为×2×2=2.‎ ‎(Ⅱ)如图,取PB的中点F,连接EF,AF,则EF∥BC,从而∠AEF(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BC与AE所成的角.‎ 在△AEF中,由EF=,AF=,AE=2知△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EF=.‎ 因此,异面直线BC与AE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综合点评: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方法是平移法,平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补形平移.‎ ‎【易错试题常警惕】‎ 易错典例: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错解:A 错因:受平面几何知识限制,未能全面考虑空间中的情况.‎ 正解: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故A错;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第三条直线,B正确;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不一定共面,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故C错;共点的三条直线不一定共面,如三棱锥的三条侧棱,故D错.‎ 温馨提醒:1.正确理解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含义,不要理解成“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 ‎2. 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一定不能丢掉“不共线”条件.‎ ‎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 ‎4.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归结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时,容易忽视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可能等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能等于其补角. ‎ ‎【学科素养提升之思想方法篇】‎ 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在解答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中,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有图考图”,二是 “无图考图”,如:‎ ‎【典例1】已知三棱锥A-BCD中,AB=CD,且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60°,点M,N分别是BC,AD的中点,则直线AB和MN所成的角为________.‎ ‎【答案】60°或30°‎ ‎【解析】‎ 解析 方法一 如图,取AC的中点P,连接PM,PN,则PM∥AB,且PM=12AB,PN∥CD,且PN=12CD,所以∠MPN(或其补角)为AB与CD所成的角.‎ 方法二 由AB=CD,可以把该三棱锥放在长方体AA1BB1-C1CD1D中进行考虑,如图,由M,N分别是BC,AD的中点,‎ 所以MN∥AA1,即∠BAA1(或其补角)为AB与MN所成的角. 连接A1B1交AB于O,‎ 所以A1B1∥CD,即∠AOA1(或其补角)为AB与CD所成的角.所以∠AOA1=60°或120°,由矩形AA1BB1的性质可得∠BAA1=60°或30°.所以直线AB和MN所成的角为60°或30°.‎ ‎【典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AB的中点为M,DD′的中点为N,则异面直线B′M与CN所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90°‎ ‎【解析】‎ 取AA′的中点Q,连接QN,BQ,且BQ与B′M相交于点H,则QN綉AD綉BC,从而有四边形NQB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NC∥QB,则有∠B′HB为异面直线B′M与CN所成的角. ‎ 又∵B′B=BA,∠B′BM=∠BAQ=90°,BM=AQ,∴△B′BM≌△BAQ,‎ ‎∴∠MB′B=∠QBM.‎ 而∠B′MB+∠MB′B=90°,‎ 从而∠B′MB+∠QBM=90°,‎ ‎∴∠MHB=90°.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