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年高考冲刺模拟试题 语 文 命题教师:刘刚 审题教师:李福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地方。‎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衡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不朽名著的大作家,曾尝试回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写道:“艺术是一个人通过某种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受所感染,也体验到它们。”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关学史都要提到。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与那些职业关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的不一样。作家心中要有理想的读者,将情感诉诸文字,向这些读者倾诉,而接受者以自己的方式,与作者进行沟通,分享这一份情感。‎ 有人指出,文学不过是一种生产活动。这是有道理的,他说出了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存在的状况。文学研究者一般将文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或“经典性”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类型文学”。“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 然而,文学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类型化与内在于文学中的反类型化冲动之间摆动。这种反类型化的内在冲动背后的动力源,在于表现和传达真情实感的需要。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如果没有作者深入人心深处的描写,就只是一个情欲泛滥而自取灭亡的类型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从一个出轨女人最后走投无路自杀的滥俗故事,成为感动世界的杰作,这些都是由于情感溢出了故事本身,点石成金,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并不独占语言。各类人文学科,各类社会和自然科学,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述自身的内容。但是,文学在使用语言时,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只用语言表达意义。比如,科学的语言陈述某种规律和道理;法律的语言为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此相反,文学要用语言凝聚情感。‎ 文学的语言是要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人的体温。文学要把作者的体温传递出来,使接受者感受到其中的炙热或者温暖。托尔斯泰所讲的那种情感,放进文字之中,使接受者也能感受到情感,这就是体温的传递。文学是人学,不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那种将人当作类来研究的人学,不是体现在统计数、一般心理规律、生理解剖学意义上的人学,而是作为个体情感体验,展现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人学。作家写出的作品,是传情达意的,是有温度的作品。‎ ‎(摘编自高建平《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困扰人们许多年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直到托尔斯泰情感“传达说”出现才形成了一致看法。‎ B.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成功地将情感传递给读者,这有助于他对艺术是什么问题的思考。‎ C. 西方职业美学家、学院理论家及批评家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因此没有揭示出艺术的本质问题。‎ D. 与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相比,文学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它才是真正意义上关于人的研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了传情达意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观点。‎ B. 文章以《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的类型化情节为例,意在阐明真情实感对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 C. ‎ 文章将文学语言与其他学科语言进行对比论证,以此突出文学语言在各学科语言中的独特优势。‎ D. 文章主要从类型化文学中的情感传递和文学语言中凝结的情感两个方面,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创作者在创作时必定是情深意长的,接受者则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去体验这种情感。‎ B.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类型化小说由于创作过程相对简单而得以快速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情感的表达。‎ C.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述自身,唯独文学的语言在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还凝聚着人的丰富情感。‎ D. 创作者通过作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传递给接受者,从而完成文学作品的情感传递,形成有温度的作品。‎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才形成了一致看法”说法错误,文中第二段 “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美学史都要提到”,而不是“形成了一致看法”。‎ C项,“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没有揭示出艺术的本质问题”错误,主观臆断,原文第二段“他与那些职业美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的不一样”,可知只是不一样,而不是“西方职业美学家、学院理论家及批评家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 D项,“才是真正意义上关于人的研究”错误,说法有误,最后一段“文学是人学,不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那种将人当作类来研究的人学”,可知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属于对人的研究,与文学相比只是角度有所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 “以此突出文学语言在各学科语言中的独特优势”错误,最后一段“文学的语言是要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人的体温。文学要把作者的体温传递出来,使接受者感受到其中的炙热或者温暖”“作家写出的作品,是传情达意的,是有温度的作品”,可知,“文章将文学语言与其他学科语言进行对比论证”为了突出情感表达在文学语言中的独特地位。‎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错误,于文无据,且“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只是“创作过程相对简单”,原文第三段“‘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可知,“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有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支配、读者需求等原因。‎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及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C. 材料二在材料一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 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 ‎5.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 “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C.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 ‎ “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效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察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6. “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后,都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A ‎ ‎6. ①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②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③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第一步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只限在”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是“重点在”这些专业招生,而不是“只限于”。‎ C项,“完全不同”说法错误。综合材料二可知,强基计划在实施的目标、试点的高校、面向的学生方面存在重合。‎ D项,“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说法错误。材料三的分析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身演进规律,与材料二从“强基计划”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明显不同。‎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指出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本质不同,最能支撑“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B 项,“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指出的是“强基计划”的意义,支撑不了“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C项,“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指出了“强基计划”的目的,支撑不了“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D项,“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效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察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指出了“强基计划”的具体策略,支撑不了“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把握命题角度。非连续性文本的事件、人物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对陈述对象可以先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考查;考查的层面也可以从表面的语句到深层的普适性的意义。其次,要紧扣原文,寻找相关线索。要善于结合文本中的人物描写,包括任务单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特征细节描写,发现人物身上体现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再次,要整体感知,注意抓个性。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善于进行个性化解读。最后,要客观准确,注意委婉性。‎ 本题中,要注意题干中提问的是“积极影响”。根据“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可以概括出,“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根据“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可以概括出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这样的教育发展逻辑,有利于人才成长。根据“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可以概括出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莱。莱分 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地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 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 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大概和他一样。但他对她的一切毫无所知。因为班上一天点一次名,他现在只知道她的名字叫郝红梅。她大概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孙少平吧?‎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立高中学生将学校食堂的主食按颜色戏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虽处在极端艰苦贫穷的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乐观。‎ B. 通过将大多数贫困学生与吃甲菜、戴手表的“洋人”学生进行对比,蕴含着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 C. 孙少平是特定年代农村青年的典型,他连五分钱的菜都吃不起,处境已非“贫困”所能形容,但他并未消沉,敏感而自尊的内心正是向上人生的一种表现。‎ D. 小说语言整体朴实厚重,文中“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烂泥塘般的院坝”“山乡圪”等陕北方言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8.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作为一部在中国当代具有史诗特征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如何做到艺术上的真实的? 请结合节选文本展开分析。‎ ‎【答案】7. B 8. ①开篇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为人物出场、故事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②初春黄土高原雨雪交加、严寒依旧的自然环境描写,营造了阴冷凄清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主人公孙少平的心理和贫寒形象。③开篇环境描写与下文县立高中午饭时热闹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转入下一个画面,引出主要人物和故事。 ‎ ‎9. ①现实主义创作笔法的成功运用,还原了事物的本来状态。文中无论是写早春的黄土高原、县城的环境,或是对县立高中的相关描写,都采用了近乎直录的笔法,写得十分逼真。②生动具体的场面描写增强了现场感真实性。连用动词,结合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学生吃午饭时争先恐后的场景;对孙少平打饭场景的描写,如在眼前。③细节等描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对孙少平的肖像、穿着、动作等细致入微的刻画,与他自尊、敏感,而又勇敢面对贫困的形象相吻合,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蕴含着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错误,没有批评,只是客观叙述学生的生活水平,为孙少平出场做铺垫,更加衬托孙少平上高中时的贫穷。‎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题,“1975年二三月间”“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可知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为人物出场、故事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时令到了惊蛰,但是却仍在下雪,可见“春寒料峭”,“温暖的春天还没来”,为孙少平出场蓄势,烘托孙少平的形象。开篇的冷清和吃饭相成对比,“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此处的“寒冷”还有象征意义,象征社会的寒冬,此处的景物描写也暗示着社会的春天也还没有到来,需要耐心等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艺术特色。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艺术特色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本题,“《平凡的世界》是如何做到艺术上的真实的”,环境方面,“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很真实,还原生活本来的面貌。场面描写,“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敲”“叫叫嚷嚷”“跑”“蜂拥而去”,连用动词,结合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学生吃午饭时争先恐后的场景,孙少平出场画面感很强。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孙少平的样貌、穿着、动作刻画的真实而亲切,一个贫寒穷苦,内心自卑脆弱,自尊好面子,面对穷困的坚强刚毅法人农村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除奉礼郎,时池在杭,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服除,签书武成军判官事,改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兖国公主嫁李玮,不相能,诏出玮卫州,母杨归其兄璋,主入居禁中。光言:“陛下追念章懿太后,故使玮尚主。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李氏恩不衰 ‎。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宣抚使下令分义勇戍边,选诸军骁勇士,募市井恶少年为奇兵;调民造干,悉修城池楼橹,关辅骚然。光极言:“公私困敞,不可举事,而京兆一路皆内郡,缮治非急。宣抚之令,皆未敢从,若乏军兴,臣当任其责。”于是一路独得免。《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哲宗幼冲,太皇太后临政,遣使问所当先,光谓:“开言路。”诏榜朝堂。而大臣有不悦者,设六语云:“若阴有所怀;犯非其分;或扇摇机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以侥幸希进;下以眩惑流俗。若此者,罚无赦。”后复命示光,光曰:“次非求谏,乃拒谏也。人臣惟不言,言则入六事矣。”乃具论其情,改诏行之,于是上封者以千数。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闻之恸,与帝即临其丧,明堂礼成不贺,赠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札。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夫下敬信,陕、洛间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待李氏/恩不衰。‎ B. 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待李氏恩不衰。‎ C. 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待李氏恩不衰。‎ D. 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待李氏恩不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内外艰,文中丁内艰是为父守丧,丁外艰即为母守丧。‎ B.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因不准许人随便进出,故有称。‎ C.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 D. 太师,古代官名,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无实际职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主张休养生息,反对宜抚使征选军士,调遣百姓戍关守边的命令。‎ B. 司马光为政深受爱戴,士兵礼敬,百姓聚集环绕左右,甚至拥立其为相。‎ C. 司马光身后荣宠备至,太皇太后与皇上缺席明堂建成礼,亲行前往吊丧。‎ D. 司马光重礼敬爱兄长,每逢扫墓必拜望关怀,侍兄如严父,护兄似婴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具论其情,改诏书行之,于上封者以千数。‎ ‎(2)陕、洛间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 ‎【答案】10. C 11. A 12. A ‎ ‎13. (1)于是朝廷详细讨论其中的情况,将诏书修改后颁布施行。在当时上书言事的人数以千计。(2)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被司马光的品德感化,如果有人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现在是母子分离,家事零落,皇上难道不能让人感受到一些恩泽吗?李玮已经被罢黜,公主怎么会没有罪呢?”皇帝明白了,下诏让公主到沂国,对待李氏的恩惠也不变。‎ 其中,“独无……乎”是固定句式,“乎”字后应断开,排除A项;“主”是“公主”,是“安得无罪”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帝悟”主谓都全,后面断开;“降主沂国”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丁内艰是为父守丧,丁外艰即为母守丧”错。丁内艰是为母守丧,丁外艰是为父守丧。‎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调遣百姓戍关守边”错。原文中“宣抚使下令……募市井恶少年为奇兵”,可见“市井恶少年”之外的百姓并未被调遣戍关守边。‎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 ‎(1)具,详细;其,其中的;于是,古今异义,在当时;上封,上书;数,计算。(2)化,被……感化;不善,做坏事;得无……乎,怎能不……呢,莫非,该不会……吧。‎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朝廷授予他奉礼郎,因司马池在杭州,司马光便请求任苏州判官以便能侍奉父亲,朝廷答应了。父母亲去逝后,他守丧多年,(以至)容貌憔悴,谨守礼节,守丧期满,负责武成军判官的事务,后改为大理评事,增补为国子监直讲。枢密副使庞籍推荐他为馆阁校勘,负责礼院事务。兖国公主嫁给李玮,李玮不能胜任宰相的职务,皇上下诏调李玮到卫州,李玮的母亲就去归附其兄李璋,公主回到宫中居住。司马光说:“皇帝陛下想念章懿太后,所以让李玮娶了公主。现在是母子分离,家事零落,皇上难道不能让人感受到一些恩泽吗?李玮已经被罢黜,公主怎么会没有罪呢?”皇帝明白了,下诏让公主到沂国,对待李氏的恩惠也不变。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出知永兴军。宣抚使下命令分拨义勇戍守边疆,挑选军队中的骁勇武士,招募市井中那些不怕死的少年为奇兵,并征调百姓制作干粮,全部修筑城池望楼,关辅一带因此而被骚扰,不得安宁。司马光极力呼吁;“国家和人民都困弊疲乏,不可以再生事,京兆一路全部是内郡,修缮并不是当务之急。宣抚的命令,不敢听从,如果说在军事方面缺乏什么,我担负责任。”于是一路独免骚扰。这时《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书写完后,加授他为资政殿学士。皇帝去逝后,司马光赶到宫殿,守卫的士兵望见他,都以手加额说:“这是司马相公呀!”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拦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大家要求说:“你不要回洛阳了,就留下来作宰相,快救活百姓。”继位的哲宗年幼,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派遣使者问司马光当前首要的任务,司马光说:“广开言路。”于是下诏在朝堂公开张帖文书、告示。朝廷针对大臣有意见的,定下了六条,说:“暗中有所怀疑的人;挑拨与自己无关的事的人;或者煽动动摇重要事情;或者迎合王安石的法令;对上想侥幸希望晋升;对下想迷惑流俗。像这些人,坚决惩罚不赦。”然后把它交给司马光,司马光看后说:“这不是请求进谏,而是在拒谏。作臣子的只有不说话,一说话就归入到六条里了。”于是朝廷详细讨论其中的情况,将诏书修改后颁布施行。在当时上书言事的人数以千计。元祐元年,司马光又患病,这年九月,司马光去逝,终年六十八岁。太皇太后听到司马光去逝的消息,非常悲痛,和皇帝立即去吊丧,以至明堂建成的大礼也没有去参加祝贺。赠封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赐碑“忠清粹德”。司马光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慕,一定要经过他的哥哥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都被司马光的品德感化,如果有人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怎能不知道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 送窦七 王昌龄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窦七》中“江边明月为君留”,运用拟人,含蓄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B. 《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一句,富有深意,暗含了与友人心心相通之意。‎ C. 两首诗均写送友人离开,而且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方式均有很多相似之处。‎ D. 两首诗在情感格调上截然不同,《送窦七》悲伤凄切而《送柴侍御》却豁达乐观。‎ ‎15. 《送柴侍御》的三四两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为人激赏,你认为妙在何处?‎ ‎【答案】14. D 15. (1)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2)用丰富想象创造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3)语意新颖, 出人意料,亦在情理之中,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D项,“在情感格调上截然不同”过于绝对。《送柴侍御》也含蓄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立足诗的三四两句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本题,“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意思是,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同受雨露润泽,你看到的那个月亮正是我看到,虽然分隔两地,但“千里共婵娟”,心意是相通的。这句诗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用来寄给远方的好友,以解相思之情,希望远方的朋友不要因为地理原因而对自己的感情有所淡忘,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要“开张圣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以光先帝遗德 (2). 恢弘志士之气 (3). 俄顷风定云墨色 (4). 秋天漠漠向昏黑 (5). 固时俗之工巧兮 (6). 偭规矩而改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默写时应注意以下重点字词:“遗”“弘”“顷”“墨”“漠”“固”“偭”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 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等字眼层出不穷。‎ ‎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毁是野蛮战争的历史伤痕,而巴黎圣母院失火却是和平时期的安全____。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而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的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雨果曾经________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恶行,今天,我们又怎能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口不择言地发泄仇恨?现代社会文明应不断进步,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的____,都是人类历史中________的一部分。‎ 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重蹈覆辙,因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来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作为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巴黎圣母院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 B. 作为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作为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巴黎圣母院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 C.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D.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和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事故 义正辞严 圣地 不可或缺 B. 事故 理直气壮 胜地 不可或缺 C. 世故 义正辞严 圣地 缺一不可 D. 世故 理直气壮 胜地 缺一不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铭记历史正是为了让我们避免不重蹈覆辙,而不能拿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B. 铭记历史正是为了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C. 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避免不重蹈覆辙,因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D. 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因而不能拿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本题中,就句式而言,“作为”开头的句式,意在提前强调紧跟其后的部分,而其后面的部分并非语境特别强调的重点,而从语境来看,后面说“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由此可知,前面应是强调突出巴黎圣母院中的艺术品,而A项、B项使用“作为”的句式,强调的重点偏移到“建筑史”“舞台”等方面,这与后面的内容不连贯,排除A项、B项。‎ 此外,就逻辑而言,巴黎圣母院拥有的三个因素有着必然的时间先后,即先是建筑杰作,再是文艺舞台,后讲收藏的文物,正是因为三个因素才被认定为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排除C项。‎ 故选D。‎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事故”,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世故”指世俗人情习惯,待人处事圆润周到,亦泛指世间一切的事务。和“安全”搭配,选用“事故”。‎ ‎“义正辞严”强调坚持正义严厉措辞。“理直气壮”侧重表述言之有理和语气强硬。结合“雨果”“痛斥”“恶行”等分析,选用“义正言辞”。‎ ‎“圣地”是神圣的地方。“胜地”指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结合“承载文化艺术”分析,应该是强调神圣,选用“圣地”。‎ ‎“不可或缺”强调必不可少。“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如果使用“缺一不可”则与后面的“一部分”重复,应使用“不可或缺”。‎ 故选A。‎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本题中,“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重蹈覆辙……”不合逻辑,“为了”表目的,“为了……重蹈覆辙”显然把意思说反了,应该是“不重蹈覆辙”或“避免重蹈覆辙”,而“不重蹈覆辙”应该是“铭记历史”的目的。‎ A项,不合逻辑,“避免不重蹈覆辙”不合逻辑。‎ C项,语序不当,“铭记历史、避免不重蹈覆辙”不能并列;不合逻辑,“避免不”和“重蹈覆辙”不合逻辑;搭配不当,“为了”与“因而”不能搭配。‎ D项,语序不当,“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不能并列,“避免重蹈覆辙”是“铭记历史”目的;搭配不当,“为了”与“因而”不能搭配。‎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代“画像砖”上所描绘的,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无所不包,宛如一部“百科全书”。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①___________,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②__________,反而集中地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在汉代画像砖里,我们很难看到③_________的作品,运动与多姿多彩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答案】 (1). 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 (2). 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 (3). 完全静止或者格调单一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其次要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再次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最后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本题中,第①空,根据前文给出的原因“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可知这里应填的句子大意和“画面不繁复”相关,后文说“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简洁的造型”,可知此处应填“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第②空,根据“反而集中地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说明此处应填写和“集中地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意思相反的句子,所以此处应填“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第③空,根据后文“运动与多姿多彩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而前文说的是“我们很难看到”,说明此处应填写一个和“运动与多姿多彩”意思相反的内容,所以此处应填“完全静止或者格调单一”。‎ ‎21.按照下文语段的内部层次,结合答题线前面的提示,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 从所关注的主要对象来说,中国古代骈文理论大致经历了“辞章之学—性灵之说—气韵之论”三个阶段的演进。从宋代到明代,骈文理论侧重于讨论裁对、隶事、辞藻及谋篇等形式方面的内容,属于辞章之学阶段。清初以来尤其到了乾嘉时期,随着骈文创作复兴,骈文理论关注的重心转变到“意”“性情”,发展到“性灵之说”阶段。清代后期,文论家选一步将理论发展到“气韵之论”阶段,强调在骈化道路上对作家在气韵运用方面的自觉关注。吴鼒的骈文性灵说影响很大,一是因为以《文钞》这种集文本示范性与理论引导性于一体的选本为载体来宣扬,效果好;二是因为《文钞》刻本、注本繁多,流传广。‎ ‎①提出了 ‎②介绍了 ‎③阐释了 ‎【答案】①中国古代骈文理论经历的三个阶段。②骈文理论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内容。③吴鼒的骈文性灵说影响很大的原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题中,材料按照总分的结构,先是提出了中国古代骈文理论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辞章之学—性灵之说—气韵之论”,然后分别介绍了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和内容。因此,第①空,“提出”的应该是观点,材料中正是论述了“中国古代骈文理论大致经历了‘辞章之学—性灵之说—气韵之论’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个观点。因此此处应填“中国古代骈文理论经历的三个阶段”。第②空,“介绍”的内容对应的是“三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因此,此处应填“骈文理论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内容”。第③空,与“阐释”搭配的一般是“原因”等词,根据材料,“吴鼒的骈文性灵说影响很大,一是因为以《文钞》这种集文本示范性与理论引导性于一体的选本为载体来宣扬,效果好;二是因为《文钞》刻本、注本繁多,流传广”,可知此处应填“吴鼒的骈文性灵说影响很大的原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遍全球,制茶造酒、养蚕缫丝、酿黄豆酱油、做竹子家具、搞活字印刷……她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很多外国网友因此了解并爱上中国。‎ 权威媒体称赞她讲好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也有人批评她总拍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迎合外国人对中国落后的刻板印象,算不上是文化输出。‎ 对此,李子柒说,她只是想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认识和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田园之生活,展中华之文化 年轻的短视频博主火遍全球,让众多外国网友爱上中国。究其根源便是她以中华文化为基,在“鲈鱼莼菜素手调”中,以纤纤玉手,调出百样风味,调出人们向往的生活,亦调出文化“香气”四溢的田园莱肴。‎ 有人说,她向外国展现中国旧式农耕生活,迎合刻板印象,算不得文化输出。‎ 可是,何为“旧式”?何为“刻板印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田间乡里发展进步,在田园阡陌间传送文明薪火。可以说,正是这农耕生活,孕育了一个久经磨难而历久弥新的大国,中华之文化,十之八九诞于其中。倘若此为“旧式”,为“刻板印象”,那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中华文化呢?所以,农耕生活并非过去时,恰恰相反,它正是中华文化之宝库。而李子染,则是执匙者,开启宝库,挖掘内涵,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之多元,于自身传承不竭的文化富矿。‎ 透过李子染的视频,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接续不断的文化。‎ 实际上,虽是“千年变更如走马”,但千年农耕文化却总能为当代中华的多元增彩。我们可以看到,当二十四节气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得以领略中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红高梁》《平凡的世界》中对农耕栩栩如生的描写跃然纸上,世界得以感受中华农耕文明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当一幕幕农耕画面被展示到世界舞台时,拔节而起的,是黄土地厚育的“当惊世界殊”的中华文化之树。‎ 李子柒为继承、弘扬这份宝贵的中华田园文化,在美若幻境的视频背后付出了无数艰辛。‎ 为了做一顿中国莱肴,她可以软磨硬泡国宴师傅几个月;为了做一碗正宗兰州拉面,她可以每天揉面至全身酸痛;为了学会活字印刷术,她可以到处走访探寻传承者。正是有这样一份对向往生活的憧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方有她的火遍全球,方有她让中华文化走入千万外国网友心房的心愿,方有“讲好”中国故事与文化的可能性。我们亦应向她学习,抱持着对传统田园文化的热爱,肩负起讲好中国文化的重任,令世界领略这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所折射出的文化光芒。‎ 查拉曼曾言:“一个忘记自己文化的人是不可饶恕的。”虽然我们在城市中生活,但却不可完全将自身与田园剥离,而应主动接近田园,领略那乡土里升腾的文化因子,在继承中与世界交流共鉴,展中华之大美文化。从而令当代中国,在蝉鸣犬啸中展多元之姿;令自身,如李子柒一般,在文化画卷中着墨留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本次命题属于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指向来立意行文,进行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读懂材料中的“李子柒现象”。2.读懂各方评价,它们代表着立意的方向。本题通过“李子柒现象”,让考生以其为基础写出对于文化自信、文化之美、文化输出、个人与民族精神等的深入思考与阐释。‎ 切题立意:‎ ‎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美丽中国。‎ ‎2.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李子柒。‎ ‎3.对于文化输出,我们要多一些宽容。‎ ‎4.农耕生活也能展现多元美丽的中国。‎ 偏题立意:‎ ‎1.落后与贫穷不是中国之美。(审题偏离材料的价值取向)‎ ‎2.山水田园之美。(偏离材料主体,另起炉灶)‎ ‎3.热爱劳动。(偏离材料主体,另起炉灶)‎ 素材:‎ ‎1、在一期李子柒坐高铁去采长白山蜂蜜的视频下面,有很多外国人自发地给其他人介绍,这是中国的高速铁路,很厉害。让无数外国人,对像这样的中国生活心生向往。在李子柒的笔墨纸砚视频下,外国人说:“她正在教我们,我们不了解的中国。”‎ ‎2、李子柒的视频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和众多精彩纷呈的窗口一起,向世界展现一个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3、12月10日,央视新闻发布了评论文章《我也蛮自豪,因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里的一个点》,文中称: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同样,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如果说她的作品我们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熟悉,那外国人呢?完全都是带着好奇就成就了李子柒的海外传播奇迹吗?不是,不是好奇,而是他们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触动了他们心底里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相通的,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完全没有翻译却依旧不影响这些视频火遍全球。‎ ‎4、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偶尔地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但全世界各地的人,却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不得不说,李子柒是个奇迹,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 ‎5、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6、在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跨越差异、打破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需要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行文结构:‎ 首先,拟一个论点式标题,点明中心论点;然后开头部分先介绍李子柒火遍全球,让众多外国网友爱上中国的原因,点明论点;其次,针对部分网友对李子柒做法的质疑进行反驳,强调农耕生活亦是中华文化之宝库;紧接着论述李子柒传承、弘扬中华田园文化方面的意义以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最后引用名人名言,发出呼吁,照应标题及开头部分。整篇文章结构完整,行文严谨。‎ ‎【点睛】写作口诀:‎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六、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七、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八、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九、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