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五十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兰州市五十三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 地理学科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中,不填在答题卡中的不得分)(每小题2分,总计60分) 读“非洲部分地区图”,完成第1题。 1.2013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2.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在太平洋海域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的远望号测量船,2011年11月17日圆满完成了为期17天对“神舟八号”飞船的跟踪、测控任务。据此完成第3题。 3.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并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主要应用( )。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与数字地球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4题。 4.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 提高运营成本 C.降低能耗 D.合理分配车辆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A.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B.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6.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7~8题。 7.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新技术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耗能工业 8.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 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 A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10.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消费市场狭小 D.水资源短缺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11题。 1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 )。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C.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13.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4.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D.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下图是兰州至黄河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和流量变化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河段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河段总长度之比。读图,回答第15题。 15.图中龙门至旧孟津段兴修了多个水利工程,其首要功能是( )。 A.防洪 B.发电 C.引水灌溉 D.航运 读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6题。 耕地 草地 荒地 林地 其他 1980年 55.0% 4.9% 15.4% 19.8% 4.9% 2010年 40.2% 6.2% 1.3% 44.1% 8.2% 16.该表表明1980~2010年X河流域( )。 A.下游泥沙淤积严重 B.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层变薄 17.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a河干流两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梯级开发中共建有19个水坝,其中18个为低坝。与高坝相比,低坝的优点有( )。 ①淹没农田少 ②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 ③鱼类洄游的困难较小 ④溃坝的威胁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8~20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 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18.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19.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20.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 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据此回答第21题。 21.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质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气候条件 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2题。 22.A处森林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主要体现了森林的功能是( )。 A.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第23~24题。 2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25~27题。 25.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污染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26.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量引水灌溉 B.过度砍伐森林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27.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28.下图是北京沙尘传输示意图。关于沙源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沙源地的地表均为荒漠 B.第二条路径的沙源主要来源于蒙古国 C.干旱、缺水是沙源地的共同特征 D.第一条路径对北京的影响最大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30.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D.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 (2)上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8)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 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主要环境问题?(4) 32.读美国图,回答下列问题(20)。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河,B________河,C________湖,D________山脉,。(8) (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易洪水泛滥的原因。(6) (3)试分析B河水能丰富的原因。(6) 兰州五十三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 地理学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A B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C A C B A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C D B D C D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