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7-12)

秘密★启用前 贵阳市清华中学2018届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戈。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栽着精关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宣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予“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辩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 B.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使它多具动感和韵律,很少有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 ‎ C.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 D.秦瓦兰§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入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瓦当向外的一面上或有图案或有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体现了“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 ‎ ‎ B,从秦代至汉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力的进一步强盛,汉代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 C.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多数刻画只呈现出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这反而成就了其对情绪与气氛的暗示、渲染。‎ ‎ D.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为代表的汉代瓦当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砖汉瓦并没有随着早已不知去向的秦汉宫阚而消失,在后代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 B.对后人而言,汉“画像砖”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构件,它的意义还在于能真实地反映出强调运动与韵律的汉代艺术风格。‎ ‎ C.西汉时期的文字瓦当不仅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又黾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 ‎ D,瓦当的纹饰能够传达很多信息,比如“长生无极”等文字瓦当能直接表达当时统治者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百代过客 ‎ —— 为一个古老的村庄而歌 ‎ 徐成淼 ‎ ①我们到了县城。再从县城又是汽车又是船,才来到这里。为了来看一看这个名叫三门塘的小村。‎ ‎ ②如果是坐了敞篷的木船,让船家摇着橹,一路上晃晃悠悠,看水光山色,听桨声欸乃,情形说不定就会好得多。时间就是金钱,木船装上了柴油机,梆梆梆梆,乘风破浪,快是快多了。不过坐在船舱里,那种“水若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或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类的情韵就大打折扣了。‎ ‎ ③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缓坡路,走进这偏僻的小村,直让人觉得是在走进历史。田间小路上铺着的青石板,已被磨得溜光;那些用原始木料建成的村合,已染上厚厚的旧色;村口一溜石碑,凿纹已经变浅,上面的文字,不少已难以认辨:刘氏宗祠是全村最“宏伟”‎ 的建筑,也已经外皮剥落,斑驳里显出一种无奈的式微来。这得要经历多少时日,得要穿越多少沧桑呢?‎ ‎ ④我们被延至一间堂屋里休息。搬凳子,端水,递毛巾,递香皂,他们兴师动众,连老人和孩子们也都动员起来。看他们那样地忙碌,张罗,不知怎的,我心中掠过了一丝不安,甚至夹杂着一点伤感,是我们给村庄涂上了一笔迥异的色彩.是我们扰动了山村的宁静。‎ ‎ ⑤村民们为我们准备了一台节目。女人们穿上了传统的衣裳,宽宽的腰带捆绑得十分严实,肥褪裤,绣花鞋,发辫中编着颜色鲜艳的腈纶葳。歌声起了,悠长,邈远,有一点感动,又带着点儿苍凉。而后出来一位中年女子,独自儿在那里唱得老长老长;问人她是在唱些啥?说是唱的是一年四季,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又说是在唱女人的一生,生长,成熟,出阁,相夫教子,终至老去,悠长的岁月,劳碌而又匆忙。‎ ‎ ⑥长长的歌,像是从岁月的深处唱出来的,像是从人生的彼岸唱过来的。我独自走在田间的奇石板路上,看远处江水缓缓而流,它总是那样地波澜不惊,那样地维容安详。任两岸丛山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它仍是那样从容地流着,千千万万年。人间的纠葛,世事的嬗变,相对于浩浩江流,琐屑得都不值一提。蓦然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些情调和意境是要在一定的氛围中才能真正体会的,就要在三门塘这样特定的地方,在三门塘这样的山水之间,才能真正感悟茫茫时空的严峻意义。这么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山高水长,一代代人活着,生老病死,绵延不绝,以至今日。那些将姓名留在石碑上的先人们旱已逝去,当年他们也同样生机勃勃过,他们造渡船,掏水井,建学馆……如今他们已经无言,由我们来凭吊,他们已成遗迹。那么今后呢,当我们也成遗迹的时候,又会是谁来凭吊呢?‎ ‎ ⑦接着是用餐。菜肴粗大而丰盛。见我的饭碗已空,守在我身旁的小女孩连忙伸手来抢我的碗。她在那儿守了很久了,就是要等着为我添饭。蓝布衣裤,一条长辫垂于肩后,一脸纯朴。她知道我们是谁?她只晓得村里来了贵客,就得好生招待;这是从来如此的,一代又一代。‎ ‎ ⑧‎ 告别的场面很动人。女人们提着酒壶一直送到船上,不知怎么的,伤感又向我袭来,我转身离开船头,钻进了船舱,我不想直面这样的场景。直到长篙一点,点开了之间的距离。我们将回到都市,回到那片喧嚣的红尘,去继续自寻烦恼或者自寻快乐。我们把他们留在历史里,而且很快就会把他们淡忘。那么他们又会怎样呢?‎ ‎ ⑨我回眸船后,想再看一眼那江岸和岸上送行的人们,然而我看到的只是阳光下的一片烟波,那古老的村庄已杳不可寻。我知道从此一去我将不再复返;这一分手便是永诀。‎ ‎ ⑩哦——‎ ‎ 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 三门塘是地上的一个村,‎ ‎ 而我,只是一名过客。‎ ‎ ——这就是历史。‎ ‎ (原载于《散文》,后入选《中国西部散文精选》,有改动)‎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以“游”为线索,以“悟”见题旨。“到三门塘——游三门塘——离开三门塘”的结构十分清晰,并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表现了丰厚的主题。‎ ‎ B.第三自然段写了三门塘村舍的古朴感和历史感,第四自然段写了三门塘纯朴的民风及我们打扰了他们后自己内心萌生的惶惑。‎ ‎ C.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再写三门塘百姓纯朴的民风,但其中也夹杂着作者对村民的生活状态的鄙夷和对“我们”的生活模式的思考。‎ ‎ D.文章的主旨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有板大的相似,易引起“今之于世者”更多的慨叹。‎ ‎ 5.作者在第六自然段中引用了陈子昂《登瞧州台歌》中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 ‎ ‎ ‎ ‎ 6.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6分)‎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徽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 移动互联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举,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2015年新兴媒介阅读时间 ‎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入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56册、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 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顾图书阅读量为4. 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 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体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周于休闲的时间仅3. 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8个国家平均值5. 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 (摘编自天下趣事《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 B.根据材料一,2015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9.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分)‎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妾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永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截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呆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困之.牺筠至,张设武备,逢辩士厚赍金币抵果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袁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②。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 ‎ 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共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新唐书列传》)‎ ‎ 【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 B.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 C.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学坐贬。‎ ‎ D.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关中,本文所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更丰饶的沃野之地。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 ‎ B.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诸生本指众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 C.优,优等。“以优补长安尉”,是说侯莫陈愆因考核得到优秀等级从而补任长安尉。唐代对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官员的政绩、才干和品德,考核后分出三等九级。‎ ‎ D.赠,赠官,“赠吏部尚书”,即朝廷在李栖筠逝世后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国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碓,大量占用农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碓,为老百姓谋得福利。‎ B.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在任职期间,他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就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在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虽然此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筠仍严查并重罚了买官卖官的徐浩、杜济、薛邕、元载等人。‎ D.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5分)‎ ‎ ‎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 春怨 ‎ 刘方平 ‎ 纱窗日落渐黄昏,盒屋无人见泪痕。‎ ‎ 寂寞空庭誊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 秋夕 ‎ 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漉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燕。‎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两首都是宫怨诗。刘诗(刘方平《春怨》)写出了宫女的孤寂、凄凉和哀伤.杜诗(杜牧《秋夕》)同样写了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 B.刘、杜两诗起句均在写景。刘诗写时间之晚,重在静景描绘,引出宫女之静之悲;杜诗写屋内之冷暗,重在动景描绘,引出宫女之孤冷与索寞。‎ C.刘诗以“夕阳”“春庭”“梨花”等暖色意象,表现宫女内心之悲;而杜诗则以“银烛 “秋光”“凉水”等冷色意象,表现宫女内心之痛。‎ D.刘诗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所采用的表现手法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E.杜诗中“轻罗小扇扑流萤”句,十分含蓄,既言宫女住地之荒凉,还言其生活的寂寞与无聊,而且此处的“小扇”还有象征弃妇之意。‎ ‎15.请从两首诗中选三种表现手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 , 。 ‎ ‎ (1) 《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 ‎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 ‎ 旬: , 。‎ ‎(3)自居易的《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甸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物极必反、盛极必袁,天下事莫不如此,因人、因事、因国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再 的超级霸主亦逃脱不了这一铁律。‎ ‎②有的领导千部到基层去检查指导工作,对下属颐指气使,一副 的架势,到处指画脚,看谁不顺眼就训斥谁,把“领导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③在诺坎普球场,皇马全队站位靠后,可是踢得 ,这样中场球员卡塞米罗需要覆盖的空间相对较小,他只需要去抢断传球,跟巴萨球员进行对抗。‎ A.咄咄逼人 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C.不可一世 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B.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D.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随着2018俄罗斯世界杯分组抽签在12月1日的揭晓,围绕32强签位的讨论将一直延续到明年6月开赛之前。谁能夺冠、谁是黑马、谁遭遇最严酷赛程,诸多悬念等待被揭开可想而知。‎ B.花溪区现在推行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近期,北京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被曝虐童,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这些年频出的幼儿园体罚、虐待儿童事件给我们的幼教行业敲了警钟。‎ ‎19.填入线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 ① 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 ② 要有“才”‎ ‎: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近智,唯有知学,才给力。 ③ 努力忍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 ④ 离“贤:更近一步。 ⑤ 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 ⑥ 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而且 只有 才能 ‎/‎ 都 B 不但 还 只要 ‎/‎ 如果 也 C 不仅 也 只要 就 无论 ‎/‎ D ‎/‎ 也 如果 就能 如果 就 ‎ ‎20.下列列举的是部分产品在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前后的国际市场价格,请根据该表内容,写两条结论。(5分)‎ 品 名 中国参与制造前的价格 中国参与制造后的价格 石墨烯 ‎5000元每克 ‎3元每克 通讯交换机的面板 ‎20万元每块 ‎1万元每块 水泥厂磨机减速机 ‎1000万元每台 ‎300万元每台 ‎15英寸液晶面板 ‎260美元每个 ‎60美元每个 烷烃类气体 ‎45000元每公斤 ‎28000元每公斤 结论:① ‎ ‎ ② ‎ ‎21.高考,无疑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重要而神圣的考试之一。现在的备考不可谓不辛苦,争分抢秒,挑灯夜战,跋涉书山,漫游题海……而参与其中的,除了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家人和老师。现在请你用四句话,表达你对家人或老师的谢意和敬意。要求感情真挚,表达得体,包含排比、比喻两种修辞,不超过80字。(6分)‎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到底中国的教育怎么样,其实有一部来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丹麦拍的纪录片,颠覆了西方人对中国人应试教育的印象。这场比赛是丹麦胡奥斯市9年级z班对阵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初三(13)班,PK项目有五项:阅读理解、数学、创造力、团队合作、英语。中国学生只在英语这一项上落败,另四项基本都是压倒性获胜,之后丹麦狠狠的表扬了中国教育。‎ ‎ 一个参赛的丹麦学生说:“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将来有一天会征服世界!”‎ ‎ 丹麦的老师说:“中国教育并没有那么呆板,也没有那么没人性。我觉得西方的文化有严重的问题。他们已经从我们的手里,抢走了那些研究性的工作岗位,他们其实比我们强,我们未来靠什么生存呢?”‎ ‎ 结合上面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要求观点解明,不能少于800字,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1-4:CDAC ‎5:“如虎添翼”的作用,还可以使你文章更生动。‎ ‎6.:离愁别绪等感情。‎ ‎7.B 8.BC ‎9. 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答出一点2分;建议1分,结合材料阐述1分.如从其他角度作答,且能与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10-12:CAC ‎13:(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饥饿而死在迁移(或: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 ‎(“死徙”的省略“于”:在;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丰收。每点各 1 分。大意 2分)‎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惧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 ‎(相:以……为相;惮:害怕;密访:暗中咨询。每点各 1分。大意 2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14:AE ‎15: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晓,又写落花满地;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了重门深掩,(2分)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境,使宫人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3分)‎ ‎17-19:BBA ‎20:①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后所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②中国自强自立,不断创新,打破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垄断和壁垒,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21:言之有理即可 ‎22: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