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梁梦迪 审题人:胡和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话出自于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4、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5、“有人说船山(王夫之)是民主主义者,依我看,他并没有离开儒家仁政思想的传统。有人说船山是代表市民的思想家,依我看他所代表的还是地主,虽然是开明的地主。”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王船山是一位非常复杂的思想家 B.王船山的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C.对人物的评价和看法很难统一 D.王船山的思想具有近代民主色彩 ‎6、“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8、图6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 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9、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 B.阴险狡诈 C.凶狠残暴 D.刚烈正直 ‎10、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11、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该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3、 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 ‎①好看的毛笔、纸张 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14、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 D.唐代流行“长短句”‎ ‎15、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B.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C.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D.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1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17、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或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D.比种粮成本低,经济效益会更好 ‎1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冲破了“个人崇拜 ” D.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19、下列歌曲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历史的是 A.“工友农友真英雄,走上雄伟的井冈山” B.“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C.“一道道的那个山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哦红军到陕北”‎ D.“建设的时候跟着毛主席,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20、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1、“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观点属于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 ‎22、康有为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主张“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图是 A.彻底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 ‎ B.完善“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体制 C.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 D.以“中西会通”传播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23、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中眷恋帝制的老先生和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5、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以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易服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6、1919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7、“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推断,下列评述正确的 A.它主要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B.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是指政府滥发纸币,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它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D.它出现的背景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8、梁启超说:“共和政治的土台,全在国民。非国民经过一番大觉悟大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发生;非继续的觉悟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维持。”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9、“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言论可能出自于 A.洋务派 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C.马克思主义学者 D.康梁维新派 ‎30、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32、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33、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图10报纸说法正确的有 ‎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撰文宣传变法图存 ‎ ‎②《新青年》创造的时代是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 ‎③《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二字为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 ‎ ‎④都创办于19世纪末,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元曲 D.唐诗、宋词、楚辞 ‎3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 D.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36、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37、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如图)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但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38、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9、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0、江泽民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邓小平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B.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 C.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邓小平开创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第Ⅱ卷(本卷共2大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41题20分,42题20分,共40分。)‎ ‎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孔子的家乡曲阜举办了隆重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同时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的开幕式也在此举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以人为本,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注重开放性与国际化,突出东方文化特色,与时代发展同步。主要活动有,纪 念孔子诞辰祭祀大典,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启动等。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系列庆祝活动有,圣地之旅首游式、明代古城开城仪式、国际儒学文化交流会等。‎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该奖项每年一届,每届突出一个主题,获奖者或主要代表在每年9月8日赴曲阜参加会议,并领取曲阜市市长颁发的《曲阜市荣誉市民证书》。(记者 邢兆远) 请回答:(1)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8分)儒家学说是怎样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4分)‎ ‎▲‎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竖起了什么大旗?(2分)你如何评价这一文化现象?(4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谈谈孔子思想及传统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2分)‎ ‎▲‎ ‎42、 (20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编号 人物 速写 ‎①‎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②‎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 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 ‎④‎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⑤‎ ‎《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6分)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4分)‎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10分)‎ ‎▲‎ 历史参考答案 1、 D。解析:此题要结合儒、墨、道、法各家的主张及特征来判断,道家“无为”符合“隐士派”的特征;法家主张变革,加强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采用,所以可称之为“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所以,符合“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的特征;儒家强调“仁”“ 仁爱”,所以可称之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故选D。‎ 2、 B。解析: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兴之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70余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新儒学体系处于独尊地位。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适应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即从立邦安国到皇权专制的变化。故选B。‎ 3、 A。解析:从题干“仁”“礼”可以看出这是儒家思想主张.《庄子》和老子的《道德经》属道家.《韩非子》是法家。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4、 D。解析:题干的大意是那些所谓被束缚的心灵,肮脏的地方,其实是人心中所认为的,心若是觉得干净则净,心里认定肮脏便是肮脏。这与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相似。故选D。‎ 5、 B。解析:王船山即王夫之,是生活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就像他生活的时代一样具有过渡性和继承性,题干的评价主要说明了王船山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B与题意相符。A、C、D均不是对材料的全面准确理解。故选B。‎ 6、 B。解析:①项,材料中强调人欲中自有天理,并没有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故①项错误。②、③项,材料以饮食来阐述理学,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认为“人欲中自有天理”,表达了“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故②、③项正确。④项,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与朱熹的论述存在差别。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B。‎ ‎7、B。解析:宋明理学家热衷于心性之学,朱熹虽然也发表过关于对自然科学的知识的见解,又为《大学》的《格物致知》章作补传,但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理学家的目标主要不在于求知识之真;而在于求道德之善.材料以否定疑问句的形式,强调“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因此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故选B。‎ ‎8、C。解析:从“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可以判断此项发明为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故A错误; 经蔡伦改进,故B错误; 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印刷术,故D错误.。故选C。‎ ‎9、D。解析: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黑色脸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刚烈正直,如包拯;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曹操。故选D。‎ ‎10、D。解析:A项,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的背景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与城市的发展状况无关。故A项错误。B项,唐代时诗歌繁盛的背景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和民族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等,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的背景是南宋偏安一方,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感叹国破家亡,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元代杂剧的兴盛是由于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故D项正确。故选D。‎ ‎11、A。‎ ‎12、C。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B项错误。C项,唐朝首先将火药用于军事。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应该始于宋代。故D项错误。故选C。‎ ‎13、D。解析:①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纸张;②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③中国东晋顾恺之代表作;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故选D。‎ ‎14、D。解析:词别名长短句,在宋朝时更为流行。‎ ‎15、D。‎ ‎16、D。‎ ‎17、B。解析:A、C、D项,材料中没有提到种植粮食和防治自然灾害的内容。故A、C、D项错误。B项,材料的大致意思是:种植树木的话,没有旱涝的忧虑,树木提供的果实和木材可以自己用,也可以交换其他的生活用品,能够提供长久的利益。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一致。故选B。‎ ‎18、D。解析:材料强调共同点,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体制改革,A、B项仅涉及了“南方谈话”。C项仅涉及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都促进了思想大解放。故选D。‎ ‎19、A。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说明毛泽东思想上的形成.题中四个选项描述土地革命时期的是A选项; B选项是红军长征时期; C选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D选项是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故选A。‎ ‎20、B。解析:双百方针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题干中“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可知周恩来反对将学术问题政治化,强调对待学术问题应实事求是;1956年1月,中国已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故选B。‎ ‎21、A。‎ ‎22、D。解析:A项,从材料中“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可知,康有为并没有直接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故A项错误。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期望通过变法效仿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打破传统君主专制体制。故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故C项错误。D项,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为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曾依托孔子托古改制,材料中康有为赞同“中体西用”,主张“中西会通”,是为了促进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传播,实现其政治主张。故选D。‎ ‎23、D。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D。‎ ‎24、D。解析:本题关键在于抓住“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三个时间,然后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对应的重要事件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且随着这三次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从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变法运动的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A项,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是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的主题,没有贯穿三个历史环节。故A项错误。B项,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与三个历史环节无关。故B项错误。C项,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时期的主题,没有贯穿三个历史环。故C项错误。D项,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成为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故选D。‎ ‎25、B。‎ ‎26、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整理国故”运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C项,据材料可知,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的目的在于:要通过“整理国故”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去芜取菁,再造新的文明。这一思路有存有去,有舍有取,重视传统,却意在创新,力图转变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故C项正确。A项、B项、D项,三项均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没有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项、B项、D项错误。故选C。‎ ‎2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依据所学及材料的关键词:“辛亥革命后”、“ 文化传统”、“ 总体性的理性批判”可知“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分析选项,A、B、D与题意不符;C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C。‎ ‎28、B。解析:“共和政治的土台,全在国民”,指的是国民的民主共和思想对于共和政治十分重要。“非继续的觉悟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维持”,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众的觉悟不够,因此需要新文化运动继续促进民众的共和思想。简而言之,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有其必然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从未取得民众的普遍支持。故选B。‎ ‎29、B。解析:新文化运动。从材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可以看出这是反对儒家伦理纲常,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观点,故选B。‎ ‎30、B。解析:材料中鲁迅认为权势者为了自己的目的抬高孔子.袁世凯夺取政权后,为了恢复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运动,B选项是正确的;AC两项的朱熹、康有为并没有什么权势,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与材料信息矛盾,排除。故选B。‎ ‎31、C。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32、D。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 根据题干“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关于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主张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B。考生可能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含义,材料实际是主张通过限制独占性质的企业(包括本国和外国企业)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家生计,这并不代表他反对自由竞争,也不代表其要求扩张国营经济。‎ ‎33、B。解析: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末。《民报》是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机关报,《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的主要思想阵地。故④错误。‎ ‎34、D。‎ ‎35、D。‎ ‎36、D。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思想与维新思想。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其观点可概括为“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而不学习西方制度。维新思想在此基础想推进到了制度层面,试图变革中国的旧制度。A、B项,“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早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这一观点出现于洋务运动之前,并启发了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故A、B项错误。C项,“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是顽固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 D项,提出“变官制”说明涉及到制度变革,这突破了张之洞学习器物技术的观点。故选D。‎ ‎37、A。‎ ‎38、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流思潮。由题干可知,这段时期“共和”是中国社会主要思潮。①项,‎ ‎ 维新变法思想主要是在19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末占据社会主流思潮,主张君主立宪,兴民权。故①项错误。②项,1905年孙中山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共和”思想得到极大传播。故②项正确。③项,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是在1915年,与题干不符。故③项错误。④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39、B。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①反映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会议内容;②出现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③应该出现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共十一届大会上;④把邓小平理论摆在了突出位置,反映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②①④,故B项正确.故选B。‎ ‎40、D。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A、C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一系列理论,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故A、C项说法正确。B项,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故B项说法正确。D项,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因此不可以说邓小平创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D。‎ ‎41、(20分)(1)提出“仁”学,“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8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4分)‎ ‎(2)大旗:“打倒孔家店”。(2分)‎ 评价:它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为后来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价值:只要围绕着扬弃糟粕、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述即可。(2分)‎ 42. ‎(1)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地主阶级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90年代以后以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20世纪初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2)①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分)‎ ‎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4分)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一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