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
启用前 ★ 秘密 考试时间:2018年3月30日14:10—15:40 富顺二中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 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4页;答题卷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预计难度系数:0.60。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数据: 第I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 A.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B.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C.x射线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D.x射线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2.有经验的铁路养护人员可以根据火车鸣笛的声音判断火车的行驶方向,他所利用的应是( ) A.声波的反射现象 B.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C.声波的干涉现象 D.声波的衍射现象 3.一个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T,振幅为A,设振子第一次从平衡位置运动到x=A/2处所经最短时间为t1,第一次从最大正位移处运动到x=A/2所经最短时间为t2,关于t1和t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t1< t2 C.t1> t2 D.无法判断 4.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5.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单摆做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0cm C. 单摆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 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向右移动 6.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作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则振动系统在( ) A.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不同的动能和速度 B.t3和t5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动能和速度 C.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 7.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振幅为A。M、N是平衡位置相距2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则 ( ) A.该波的周期为5/3s B.在时,N的速度一定为2m/s C.从t=0到t=1s,M向右移动了2m D.从到,M的动能逐渐增大 8.如图质量为 m 的物体与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组成弹簧振子。B、C 分别为振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O 为平衡位置。振幅为 A,周期为 T,振动到最高点 B 时,弹簧恰好为原长。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振动到最低点 C 时,弹簧弹力为 mg B.从 C 到 B 的过程中,回复力做功大小为2mgA C.振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 g D.振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为 mg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10.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11.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a) 图(b) A.在t=0.25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B.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C.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 10πt(国际单位制) D.此列波传播中遇到宽约8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2、如图甲所示为一根弹性绳O、A、B为绳上三点,OA=2m,OB=5m,t=0时刻O点和B点同时开始向上振动且振动图象相同,如图2-乙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已知振动在绳上传播的速度为5m/s,则( ) A.t=0.6s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负向最大 B.t=0.7s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零,位移为-2A0 C.t=0.75s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零,位移也为零 D.0~0.8s时间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2A0 第Ⅱ卷 三、实验题( 每空3分,共18分) 13. (6分)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沙摆可视为摆长L=1.0m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中,细沙从摆动着的漏斗底部均匀漏出,用手沿与摆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匀速拉动纸板,漏在纸板上的细沙形成了图乙所示的粗细变化的一条曲线。 (1)曲线之所以粗细不均匀,主要是因为沙摆摆动过程中__________ (选填“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大小在变化。 (2)若图乙中AB间距离x=4.0m,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纸 板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 __________cm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 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他以摆长(L)为纵坐标、周期的二次方(T2)为横坐标作出了L-T2图线,由图象测得的图线的斜率 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字母表示即可)。 (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小,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振幅偏小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字和单位) 15.(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m/s.当波传到x=5m处的质点P时,波形如图所示,x=9m处是质点Q.求 (1)波上的质点振动周期 (2)再经过0.4s,质点P的位移和路程. (3)再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16.(12分)所示是在竖直方向上振动并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实线是t=0s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0.2s时刻的波形图. (1)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求它传播的速度.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是25 m/s,求t=0s时刻P点的运动方向 17.(12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着,振幅为2cm.t=0时刻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40m、100m的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cm,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质点Q与之相反.已知P、Q两质点间只有一个波峰,则 (1)这列波的波长为多少?在图上画出包含P、Q在内的半个波形,在图上标出两个位于平衡位置的质点的坐标. (2)从t=0时刻起,如果t1=0.5s时P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那么Q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t2为多少? (3)在满足(2)条件下,这列波的波速为多少? 富顺二中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D B B D A D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 10 11 12 AD BC CD CD 第II卷(选择题 共52分) 三、实验题(共18分) 13、 (6分,每空3分) 速度 ; 1m/s ; 14、(12分,每空3分)(1) 2.990 cm ; (2) 2.25s ; (3) 4π2 k ; (4) BC ; 四、计算题(本题共34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15.(10分) (1)由图象可知,波长为λ=4m,而传播速度v=10m/s,根据(3分) (2) 再经过0.4s,质点P运动一个周期回到平衡位置,则位移x=0,路程s=4A=0.8m(3分) (3)根据题意知,当x=2m处的振动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时间t=.(4分) 16.(12分) (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的时间与周期关系为:△t=(n+)T(n=0,1,2,3,…)(3分) 得(n=0.1,2,3,…) 当n=0时周期最大,即最大为0.8 s(1分) (3) 波在0.2 s内传播的距离△x=v△t=5 m传播的波长数,可见,波形图平移了λ的距离. 由题图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P点在t=0s时刻沿y轴负方向运动。(分析2分,结论2分,共4分 ) 17. (12分) (1) 因简谐横波旳振幅为2 cm,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则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振幅的一半,根据正弦函数的特点知:P、Q两质点与相邻最近位移为0的质点旳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均为,则P、Q两质点相距, 解之得波长:λ=180(m) (2分) 位于左端平衡位置旳坐标:x1=40﹣=25(m)(1分) 位于右端平衡位置旳坐标:x2=100+=115(m)(1分) 图象如图所示 (2分) (2)设质点振动旳周期为T,由t1=0.5 s时P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得: =t1 T=12t1=6 s (2分) [] Q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t2为:t2 = t1+ =2.5 s (2分) (3)波速:v== m/s=30 m/s (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