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个小题2分)‎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发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2. 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A.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 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3. 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 )‎ A. 坚持以建设为中心 B.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 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本题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为背景,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9 -‎ ‎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中“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决定意识,A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正确但不适合题意;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 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这是因为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D符合题意;A、B、C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遵循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4.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神?有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有人说“鬼在心中”。这种观点()‎ A. 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B .实际上否认了鬼神的存在 C.实际上是有神论 D.是一种不可知论 ‎“信则有,不信则无”指出“鬼神”的存在以人的意识为前提,即意识决定物质,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心诚则灵”指出对待“鬼神”的态度,侧面肯定了“鬼神”的存在。“鬼在心中”也肯定了“鬼”的存在。因此题干中的观点属于有神论,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B .实际上否认了鬼神的存在 C.实际上是有神论 ‎ D.是一种不可知论 ‎5. “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 ‎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 19 -‎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②;“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排除③;材料两种观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①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6. 2004年3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有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脱离实际,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投资增速过猛、规模偏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述做法( ) ‎ ‎①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③使主观与客观相脱节,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危害 ‎ ‎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7. 《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矣。”意思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身体里已完全具备了。这一哲学命题属于( )的观点。‎ A. 唯心主义 B. 朴素唯物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 ‎【答案】A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万物皆备于我”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适合题意;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排除B、C;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D不适合题意。‎ ‎8.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 - 19 -‎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这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故②入选。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表明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故④入选。①③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选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改革任务繁重,越是需要加强学习,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时代精神的精华 ‎ - 19 -‎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探究世界本质与规律的学说 ‎④真正的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人类智慧的结晶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①是不科学的,排除;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探究世界本质与规律的学说,故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看家本领,②③适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是不科学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5年世界哲学日致辞中指出,世界哲学日的核心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可以为造福人类、推动和平、解决复杂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曾经笑谈:“哲学,就是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他们都强调哲学的作用在于(  )‎ ‎①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精神以变革社会 ‎ ‎②推动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以造福人类 ‎ ‎③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 ‎ ‎④提供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的力量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都强调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④适合题意;本题不是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排除②;哲学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是基本的科学方法,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1.‎ - 19 -‎ ‎ 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②是错误的;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材料中主人公人物的做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说明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③适合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2. 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 A.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观点一认为环境决定事物变化,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13.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19 -‎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体现类的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科学家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地点、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低最低程度,并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科学家准确预测台风地点和路线,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14. 漫画《自降一辈》中的观点,从哲学基本派别上看属于(  )‎ A. 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答案】A ‎...........................‎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观点(  )‎ A. 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19 -‎ D. 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唯意志论的观点,A适合题意。‎ ‎【考点定位】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 ‎【名师点睛】理解规律的含义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1)哲学上的规律和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不同于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规律和规律性现象。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相对稳定、深刻的本质联系,需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性现象是浮于外表的联系,形式多样且多变易逝,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虽然规律总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的背后也总会隐藏着规律,但规律不等于规律性现象。‎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 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 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但是这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其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并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故B正确;ACD不是科学的根本原因,排除ACD。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7.‎ - 19 -‎ ‎ 针对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有专家指出,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被某些国家“唱衰”。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被某些国家“唱衰”,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①社会经济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 ‎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 ‎③人的意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起作用 ‎ ‎④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被某些国家“唱衰”,从哲学上讲是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客观性,社会经济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①②适合题意;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18.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华严经》中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心灵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都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与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不选;“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 19 -‎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方法指导】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9. 一本《论语》 ,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复述出来。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人们能获得这一发现是因为(   )‎ ‎①记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新的手段 ‎ ‎③创新推动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人们能获得这一发现是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同时是因为创新推动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0.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21.‎ - 19 -‎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引用了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名言,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④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习近平同志引用了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名言,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①②适合题意;③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不适合题意,排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22. 台风,不请而来,这一自然现象近年却因环境破坏、海平面频频上升成为沿海城市的“危机制造者”。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③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④在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是渺小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 19 -‎ ‎【解析】台风,不请而来,这一自然现象近年却因环境破坏、海平面频频上升成为沿海城市的“危机制造者”。这说明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①②适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是错误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23.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因为他懂得             (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动与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状态,其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题干中的后一位画家采用动静相衬、均衡相宜的方式作画,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适合题意;②③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4. 2016年10月5日,巴西某基金会公布了塞卡病毒研究新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对塞卡病毒基因排序分析发现,塞卡病毒能够抑制患者免疫系统的激活,且抑制能力比同类病毒更强。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通过干扰病毒中抑制免疫系统的因子,用减弱病毒能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新方式。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人为地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新进展的必要条件 ‎ ‎③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和把握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 ‎④离开了对规律客观性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B - 19 -‎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材料正确的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②③适合题意;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排除;离开了对规律客观性的尊重,主观能动性能发挥作用,但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5. 下表主要说明(  )‎ A国 ‎60%的人拥有90%的财富 B国 ‎3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人均收入(美元)‎ 人均住房面积(m2)‎ 人均电脑拥有量(台)‎ 拥有郊外别墅的家庭比例 每年出国旅游人数 A国 ‎28 640‎ ‎80‎ ‎0.75‎ ‎50%‎ ‎70%‎ B国 ‎35 060‎ ‎64‎ ‎0.4‎ ‎35%‎ ‎12%‎ A. 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B. 收入预期影响人们当前的消费 C. 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 消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我们从本题图表“A国50%的人拥有60%的财富,B国20%的人拥有50%的财富”中可以看出,A国的收入差距小于B国;从本题图表A、B两国在人均收入、人均住房、人均电脑拥有量、拥有郊外别墅的家庭比例以及每年出国旅游人数的对比上,可以看出A国的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于B国。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不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26. (2017·洛阳模拟)以前人们购物要去商场、集贸市场,大包小裹拿回家,如今购物,在家里上网动动手指就解决问题了;30多年前,人们主要考虑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娱乐、文化和旅游。上述变化(  )‎ ‎①是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的体现 ‎ - 19 -‎ ‎②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 ‎③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超前性 ‎ ‎④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②④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消费方式的变化并不能表明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超前性,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7.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一项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压力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70%以上。这(  )‎ ‎①说明政府应承担更多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②体现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 ‎④目的是为了树立政府的权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70%以上,说明我国人民民主有物质保障,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②适合题意;我国政府加强民主保障建设,增进人民福祉,说明我国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为人民服务,③适合题意;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是要承担更多职能,①说法错误;我国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切实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④说法错误;故选C。‎ - 19 -‎ 考点:民主的真实性、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8. 2016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对新制定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逐件进行主动审查研究,有重点地探索开展对地方性法规的主动审查,认真做好对各方面提出的审查建议的研究处理、反馈等工作。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宪法法律权威 ‎②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监督 ‎③与时俱进,加强立法,优化职能 ‎ ‎④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宪法法律权威,①正确;②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监督;⑧不选,材料不涉及与时俱进,加强立法,优化职能;④不选,材料说明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 ‎【考点定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决定因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和反映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体现和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3)地位: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与其他制度只是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局部或侧面相比,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够体现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4)与西方议会制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些区别体现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行使权力的主体以及组织和活动原则的不同上,因此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29.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法律制度,其中包括修改证券法等。修改证券法要经历下列程序(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证券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初审 ‎②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19 -‎ ‎③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证券法修正案草案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证券法的决定 A. ④→②→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推导型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故国务院常务会议先讨论通过证券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证券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初审,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后作出关于修改证券法的决定,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③→①→②→④,本题答案选C。‎ ‎【点睛】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30.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 ‎①选举制度,保障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 ‎②监管机制,加大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 ‎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和形式 ‎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错在保障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在我国公民主要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②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无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和形式,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 考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 - 19 -‎ ‎31. 材料一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它们是自己时代的、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材料二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 (2)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答案】(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我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解析】本题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理解好材料,找准知识点回答问题。注意“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说的是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精髓指的是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和脉搏,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说的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 ‎(2)本题考查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 ‎ ‎32. ‎ - 19 -‎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如果说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是城市的肌体,那么,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精气神。肌体和精神交融汇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谈谈对“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 ‎【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办事。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要认真研究、科学对待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健康运行。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 ‎【解析】本题以城市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原理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原理,设问指向对“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角度分析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然后结合材料中进行具体阐释,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民教授撰写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一书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 运用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 -‎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并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它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解析】本题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理论,设问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其次理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再次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它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