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数学(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观察下面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圆台 B. ②是圆台 C. ③是圆锥 D. ④是圆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圆台的概念可得选项. 【详解】图①不是由圆锥截得的,所以①不是圆台; 图②上下两个面不平行,所以②不是圆台; 图④不是由圆锥截得的,所以④不是圆台;很明显③是圆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概念,牢记几何体的概念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2.过点A(﹣3,2)与B(﹣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45° B. 135° C. 45°或135°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两点的斜率公式可得选项. 【详解】设经过点A,B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斜率为,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属于基础题. 3.过,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接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求直线过点,, 所以,即.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直线的方程,熟记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4.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0cm,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圆锥的高为( ) A. B. C. 20cm D. 10cm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几何特征,母线、轴、底面半径可围成直角三角形,母线为斜边,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解三角形即可得到高. 【详解】如图所示,在中,,, 所以(cm). 所以圆锥的高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结构特征,根据底面半径、高、母线围成直角三角形,利用解三角形求解未知量是常用方法,属于基础题. 5.经过点,倾斜角是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倾斜角求出直线斜率,再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直线的倾斜角是,所以其斜率为, 又直线经过点, 所以,直线方程为:,即.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直线的方程,熟记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以及直线斜率的定义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6.与直线平行,且过点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先确定直线斜率,再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斜率为, 又直线过点,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直线的方程,熟记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7.已知m,n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 m∥α,m∥n,则 n∥α B. 若 m⊥α,n⊥α,则 n⊥m C. 若 m⊥α,m∥β,则α⊥β D. 若α⊥β,m⊂α,则 m⊥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A中,n∥α或n⊂α;在B中,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n∥m;在C中,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在D中,m与β相交、平行或m⊂β. 【详解】由 m , n 是不同的直线, α , β 是不重合的平面,知: 在 A 中 , 若 m ∥ α,m ∥ n, 则 n ∥ α 或 n⊂α ,故 A 错误; 在 B 中 , 若 m⊥α,n⊥α, 则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 n ∥ m ,故 B 错误; 在 C 中 , 若 m⊥α,m ∥ β ,则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 α⊥β ,故 C 正确; 在 D 中,若 α⊥β , m⊂α ,则 m 与 β 相交、平行或 m⊂β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里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关键在于熟知空间里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以及他们的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属于基础题. 8.直线3x+2y+6=0的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有( ) A. k,b=3 B. k,b=﹣2 C. k,b=3 D. k,b=﹣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为斜截式方程,即可找出直线的斜率k及与y轴的截距b即可. 【详解】方程变形为:,所以此直线的斜率,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为斜截式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9.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3+a4+a5=20,那么a3=( ) A. 4 B. 5 C. 6 D. 7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代入可得选项. 【详解】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关键在于观察数列的项的脚标的特殊关系,属于基础题. 10.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1,1,其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即得外接球的直径,再求球的表面积得解. 【详解】由题得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 11.在△ABC中,已知a2+b2-c2=ab,则C=( ) A. 60° B. 120° C. 30° D. 45°或13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又,所以. 考点:1.余弦定理; 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1C⊥面AB1D1 B. A1C⊥面AB1C1D C. A1B⊥面AB1D1 D. A1B⊥AD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已知证明A1C⊥B1D1,A1C⊥AB1,得A1C⊥平面AB1D1,说明A正确,B不正确,再求出A1B与AD1 所成角为60°,说明C,D错误. 【详解】解: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B1D1, 又CC1⊥B1D1,且A1C1∩CC1=C1,∴B1D1⊥平面A1C1C,则A1C⊥B1D1, 同理A1C⊥AB1,则A1C⊥平面AB1D1,故A正确,B不正确; 连接D1C,AC,则∠AD1C为A1B与AD1 所成角,为60°,故C、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过点A(1,4)且在x、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共有_____条. 【答案】2 【解析】 【分析】 分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两种情况求出直线方程,则答案可求. 【详解】当直线过坐标原点时,方程为,符合题意;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代入A的坐标得.直线方程为. 所以过点且在x、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共有2条.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截距式方程,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14.若直线l:x+ay+2=0平行于直线2x﹣y+3=0,则a=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解之即可. 【详解】因为直线l:x+ay+2=0平行于直线2x﹣y+3=0,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直线的平行关系, 求解直线的平行关系的相关问题时,注意直线的和一般方程中的系数是否为0,属于基础题. 15.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面ABCD,则平面PBD与面PAC的关系是_____. 【答案】平面PBD⊥平面PAC 【解析】 【分析】 连接BD,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PA⊥BD,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结论. 【详解】连接BD,在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中,,又PA⊥面ABCD, 面ABCD,所以PA⊥BD,又, 所以BD⊥面PAC,又面PBD,所以平面PBD⊥平面PAC, 故答案为:平面PBD⊥平面PAC.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16.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是_____. ①AC∥面PQMN;②AC=BD;③BD∥面PQMN;④AC⊥BD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判断. 【详解】①项,截面为正方形,则有且,所以平面,又面ABC,面ABC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①项正确; ②项,由④项得出AC⊥BD,但不能得出AC=BD,故②项是错误的; ③项,截面为正方形,则有,所以平面,又面ABD,面ABD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③项正确; ④项,由①,③可得,,又,所以AC⊥BD,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线面位置关系,需熟悉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0分) 17.ABC的三个顶点A(-3,0),B(2,1),C(-2,3).求: (Ⅰ)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Ⅱ)BC边上高线AH所在直线的方程. 【答案】(Ⅰ)2x-3y+6=0;(Ⅱ)2x-y+6=0. 【解析】 【分析】 (Ⅰ)先求得BC的中点坐标,利用点斜式即可求得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Ⅱ)可求得BC的斜率,继而可求得BC边上高线AH所在直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即可求得AH所在直线的方程. 【详解】(Ⅰ)∵A(﹣3,0),B(2,1),C(﹣2,3),∴BC的中点M(0,2), ∴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2=(x﹣0),∴2x﹣3y+6=0; (Ⅱ)∵BC的斜率kBC=﹣,∴BC边上高线AH所在直线的斜率kAH=2, ∴由点斜式得AH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2(x+3),即2x﹣y+6=0.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直线垂直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8.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菱形,E为DD1中点. (1)求证:BD1∥平面ACE; (2)求证:BD1⊥AC.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AC与BD交于点O,连接OE,根据菱形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OE∥D1B,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证;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DD1⊥A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证. 【详解】(1)设AC与BD交于点O,连接OE,∵底面ABCD是菱形,∴O为DB中点,又因为E是DD1的中点,∴OE∥D1B, ∵OE⊂面AEC,BD1⊄平面AEC,∴BD1∥平面ACE (2)∵底面ABCD是菱形,∴AC⊥BD,∵DD1⊥底面ABCD,∴DD1⊥AC,且DB∩DD1=D, ∴AC⊥平面BDB1D1.∵BD1⊂平面BDD1B1,∴AC⊥BD1.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关键在于运用空间里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属于中档题. 19.已知直线经过(-2, 2),且垂直于直线. (1)求直线的方程; (2)求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1)直线的方程为;(2)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得K,代入点斜式可得. (2)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截距,求出面积. 试题解析:(1)由于点P的坐标是(,2).则所求直线与垂直, 可设直线的方程为.把点P的坐标代入得, 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2)由直线的方程知它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所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考点:直线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算法. 20.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与平行. (1)求;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结合正弦定理边角互化思想可求得的值,再结合角的取值范围,可得出角的值; (2)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的面积. 【详解】(1)因为,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2)由余弦定理得,即, 整理得,,解得. 因此,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边角互化的应用、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平面ABCD,O为棱AD的中点. (1)求证:PO⊥平面ABCD; (2)求三棱锥C﹣PDB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PO⊥AD,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证得线面垂直. (2)先求得,再求出正△PAD的高,运用三棱锥的等体积法可求得体积. 【详解】(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O是AD中点,∴PO⊥AD, ∵平面PAD⊥平面ABCD,PO⊂平面PA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O⊥平面ABCD; (2)∵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等边三角形PAD中, PO, ∴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三棱锥的体积的计算,关键在于运用三棱锥的等体积法,转化三棱锥的顶点,属于中档题. 22.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a2+4.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 【答案】(Ⅰ)an=2×2n﹣1=2n(Ⅱ)2n﹣1 2n+1﹣2+n2=2n+1+n2﹣2 【解析】 试题分析:(Ⅰ)由{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设其公比,然后利用a1=2,a3=a2+4可求得q,即可求得{an}的通项公式 (Ⅱ)由{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可求得bn=1+(n﹣1)×2=2n﹣1,然后利用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求得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 解:(Ⅰ)∵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设其公比为q,q>0 ∵a3=a2+4,a1=2 ∴2×q2="2×q+4" 解得q=2或q=﹣1 ∵q>0 ∴q="2" ∴{an}的通项公式为an=2×2n﹣1=2n (Ⅱ)∵{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n=1+(n﹣1)×2=2n﹣1 ∴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2n+1﹣2+n2=2n+1+n2﹣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求和,注意题目条件的应用.在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注意辨析q是否为1,只要简单数字运算时不出错,问题可解,是个基础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