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7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建筑史技术木构架形式剖面
第二节 木构架形式 —— 剖面 一、抬梁式和穿斗式构架 二、斗栱 三、雀替(绰幕枋)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1 抬梁式: 梁柱 结构体系 梁是受弯构件 用材较大 空间可做得大 空间相对灵活 2 穿斗式: 檩柱 结构体系 以小材代替了大材 简化了屋面用材 增加了构造的灵活性 整体刚性好 (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柱、梁、檩、枋 大木 :是建筑物一切骨干木架的总称。包括结构的三大部分,竖向的支撑部分──柱,横向的被支撑部分──梁、桁(檩)、椽,及两者间的过渡部分── 斗栱 。 有大小式两种形制,有斗 栱 的称大式,无斗 栱 的称小式,也有无斗 栱 的称大式; 柱 即古文 “ 楹 ” 字, “ 孤立独处能 胜任上重 也 ” ;宋多园柱,有 梭柱法 , 柱高等分为三,上段收杀 ,中、下二段平直; “ 凡用柱之制,若殿间,即径两材两契至三材 ;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契;余屋即一材一契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 不越间广 。) 平面的柱有五种:中国建筑中的主要承重构件。⑴〖 檐柱 〗:檐下最外一列都是;但在四角上的称【 角柱 】;⑵〖 金柱 〗:在檐柱以内、除纵向中轴线上的都是; 离檐柱近的叫【 外金柱 】; 离檐柱远的叫【 里金柱 】; 在重檐殿中支撑上檐的叫【 重檐金柱 】; ⑶〖 中柱 〗:在建筑纵向中轴线上而不在山墙上的是中柱; ⑷〖 山柱 〗:在建筑纵向中轴线上的山墙的就是; ⑸〖 童柱 〗:在横梁上的柱子。 檐柱 金柱 角柱 廊墙 脊瓜柱 短柱 短柱 脊瓜柱 檐柱 老檐柱 金柱 (外金柱) 清式柱名、位置 短柱 短柱 柁墩 ⒊ 柱的升起与侧脚 : 朱儒柱 ( 蜀柱 ), 造蜀柱之制 , 于平梁上 , 长随举势高下 ; 殿阁径一材半 ; 余屋量袱厚加减 ; 两面各顺平袱 , 随举势斜安叉手。造叉手之制,若殿阁广一材一契;余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厚取广三分之一。 蜀柱、叉手 托 脚 〖梭柱〗:在柱 上端1/3处收杀 。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圆弧形。 〖 梭柱 〗 :在柱 上端 1/3 处收杀 。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园弧形。 4份 4份 1/9 柱高 4份 4份 1/9 柱高 2.梁,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n 架梁 —— n-1 步架 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 ( 一步架 ) 称搭牵(单步梁),长两椽的称乳伏(双步梁),长四椽的称四椽伏(五架梁),乃至长八椽的称八椽伏(九架梁)。最上一梁称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椽(脊桁)。 平梁 四椽栿 六椽栿 八椽栿 3. 檩 : 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 位三架梁上之正中谓脊檩;位于三架梁两端谓上金檩;位于五架梁两端谓中金檩;位于七架梁两端谓下金檩。 檐檩 脊檩 上金檩 中金檩 下金檩 挑檐檩 五、七、九架可不设廊,七、九架可设前后廊, 六、八架可设单面廊,四、六、八架为卷棚顶。 屋架构造 ( 七架前后廊大木为例 ) 檩三件 檩 檩垫板 随檩坊 扶脊木断面 扶脊木 脊桩 脑椽 脊桁 脊垫板 脊瓜柱 脊桩 扶脊木 脑椽 脊桁 脊垫板 脊瓜柱 脊枋 角背 三架梁 上金桁 脑椽 上金桁 垫板 上金枋 三架梁 五架梁 随梁枋 角背 短柱 椽子 下金桁 垫板 下金枋 抱头梁 金柱 下金桁 垫板 上金枋 抱头梁 金柱 椽子 五架梁 随梁枋 檐柱 正心桁 挑檐桁 檐椽 飞檐椽 无翘双昂 大斗 平板枋 额枋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大木 : 是建筑物一切骨干木架的总称。有大小式两种形制,有斗 栱 的称大式,无斗 栱 的称小式,也有无斗 栱 的称大式; 1. 大式做法 2. 小式做法 ①出廊 四种情况均可 无周围廊 5-11 开间 3-5 间 ②屋架: 5-11 檩 3-7 檩 ③斗拱 可有可无 无斗拱 构架 有飞檐 无飞椽 有扶脊木 无扶脊木 ④细部 有随梁枋 无随梁枋 有角背 无角背 ⑤屋顶 可用琉璃瓦* 不能用琉璃瓦 二、斗栱 (一)斗栱的作用 1.增加承托的作用 2.出跳形成悬臂梁 支撑挑檐檩 3.联结柱网:均匀传递荷载 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5.减震:吸收震波 6.装饰作用 7.等级标志 8.模数作用 (二)斗栱的组成 1.斗 2.栱 卷杀 对木构件 曲线轮廓 艺术加工 的方法。 3.昂 (三)斗栱的出跳 1.铺作:指一层层的小木块叠加起来,形象地表示斗拱 的层次。 出一跳 —— 四铺作 出二跳 —— 五铺作 出三跳 —— 六铺作 出四跳 —— 七铺作 出五跳 —— 八铺作 栌斗、耍头、衬方头为常数 —“ 3 ” 出一跳即加一华拱可数得4铺作 或加一昂头也可数得4铺作 宋 《 营造法式 》 中称一组斗栱为一朵 ; 每朵斗栱最下边的大垫块称 栌斗 ; 向前后 ( 内外 ) 挑出的栱称 华栱 ,每挑出一个华 栱 称一 ( 单 ) 抄 ; 从袱或抟下平行于屋面向斜下方出挑的是下昂 ,“ X抄X下昂”是 度量铺作单位之一 ; 〖 抄 〗: 华 栱 出挑称“抄”;有“ 单抄 ”、“ 双抄 ”的说法。 双抄双下昂 单抄单昂 单抄 度量斗 栱 大小的单位之一 : 在宋 《 营造法式 》 的“总铺作次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四铺作, 出两跳为之五铺作,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作 ”;一朵最小的斗栱应挑出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 ( 常数项 ), 即 栌斗、栱、耍头、衬方头 。 即 每一朵斗栱的计数方法是:斗栱的 计数单位 是“ 铺作 ”,如一朵单抄 ( 或单昂 ) 斗栱有:一 栌斗 ,一个 华拱 ( 或 昂 ) ,一个 耍头 ,一个 衬方头 , 计四铺作 。每增加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推。双抄双下昂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为八铺作,等等。 (四)斗栱的类别 清代 柱头科 —— 柱头铺作 宋代 平身科 —— 补间铺作 角 科 —— 转角铺作 柱头科:承托梁,受力斗拱 平身科:没有梁架,间接受力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 x9 寸 八等材3寸 x4.5 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42分 … 45分之间 (五)斗栱中的模数 宋代 材分( f è n) 制: 斗栱或素方用料的 断面尺寸为一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清代 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 材分十一等 1-4 等:没用过 5-6 等:大殿 7-8 等:厅堂 8-9 等:亭、榭 等:给装修用 柱头科 平身科 转角科 柱头科 平身科 转角科 额枋 平板枋 檐柱 角柱 挑檐桁 檐柱 额枋 平板枋 大斗(坐斗) 翘 昂 挑尖梁头 挑檐桁 清式柱头科主要构件名 〖 平身科 坐斗 ( 大斗 ) 〗 :在整攒斗 栱 最下层,在翘与 栱 之下的斗形木块。 斗口分十一等,列表如下: 鼻子 耳 底 腰 斗口 斗口材制表 斗口 :平身科坐斗上有个十字形的卯口,以承受 斗 栱 中头层的翘或昂。 【 斗口 】 :是清式大式建筑 ( 有斗栱的建筑 ) 部件尺寸的基本 度量单位 。 1.4:1 为 材 ( 亦称 单材 ) , 2:1 则为 足材 。 清式斗口 足材 2 1 2 0.6 材 1.4 踩 , 翘、昂的长短,以支出的远近而定;在下层的支出最少,近;越往上支出的越远;每支出一层, 在里面和外面各加一排 栱 ,叫 【 一踩 】 。 三、雀替 (一)作用 ①增加挤压面。 ②减少净距。 ③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 (二)雀替随开间的变化而变 长=1/4净开间,但宽度不变 雀替的设计随材料、形式的变化而变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木构架是梁柱框架体系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1. 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 (宫殿、亭子都可) 2. 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3. 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墙体) 4. 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 可轻巧也可雄厚 (二)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 1.优点: 易设计、易建造、易备料 易雇工、易普及 、水平有保证 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结合的理性 2.缺点: 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 发展迟缓 ,当发展成熟的时候 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 3.木构架的 技术局限: ①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 ②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榀与榀之间)。 ③梁架和基础结合得不密切 —— 浅基础。 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