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2021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5 篇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 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概括提炼并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把良好的 精神文明建设态势带入新时代,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书写精神文明建设新辉煌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 5 次提到“精神文明”,3 次提到“精神文明创建”。这体现在涵盖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内容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足以彰显出 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总体工作布局中的分量。那么,如何开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局 面、书写精神文明建设新辉煌,认真提炼概括、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 想是关键。这是我们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又如何认识和把握呢?下面,笔者就此 问题谈几点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亲切会见第 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及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第 五届、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 员代表大会贺信,等等。在这些重要讲话、批示、指示、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以思 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内容, 是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 1.关于地位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都对精神文明 建设的地位作用作过重要论述。习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 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 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 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等等。在关 于精神文明建设地位作用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8 月 19 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议上讲话的概括代表性,那就是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 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 能顺利向前推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的思想。 2.关于根本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 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体现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精神文明建 设的核心和精髓。我们不仅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来引导、促进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 步形成,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这实际上与党的 十二届六中全会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这里要强调一下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社会做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 等重点人群。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 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明确要求,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 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育新人”,就是要坚持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 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培养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关于方针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把精 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这是与改革 开放伊始我们党就确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是一致的。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 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创新 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4.关于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 败”四种危险,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并多次对坚定共产主义 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理 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人民心中闪亮;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 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要深入开展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 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想信念 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 设工程,倡导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 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5.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 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 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总书记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阐释 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 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 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 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近 平总书记要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 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 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等。 6.关于德法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 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 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 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 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 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 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 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 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 7.关于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精神文 明建设各项工作。各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 使命,强化领导责任,统筹有序推进,创新方法载体,注重实际成效,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 设工作水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 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和抵 制“四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中华民族诚、勤、俭、廉、容等优秀 文化传统,带头养成良好家风,带动形成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良好社会 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极推进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 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问题 意识,紧扣转型期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主线,确立了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方向,体现 了党治国理政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四个伟大”的四梁八柱,是新时 代治国理政的主要方略和顶层设计。 1.精神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是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成立 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1978 年召开的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 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 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很大程度上反映出 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正确方向,但受实践和时代的局限,其内涵还不够科学全面完善。因 此,在改革开放之初当“四个现代化”成为时代强音和一个鲜明时代符号的时候,我们党就 已经开始认识到“四个现代化”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内容。1979 年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 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 “四个现代化”虽然字面上包含了四个方面,但其内涵实质上就是单一的以物质文明为取向 的一维现代化。 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邓 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两手抓” 思想,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 1996 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从适应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 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目标等,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的二维逻辑框架,相对于“四个现代化”的单一的物质文明取向的现代化概念,是一个重大 进步。 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 马克思早在 1844 年就使用过,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文明体系作过经 典阐释,从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政治与法律)和社会意识三个层面构建了分析框架。需要特 别强调的是,曾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就够 了,因为“精神文明”已经包含了政治领域,没有必要把“政治文明”单独提出来。实际上, 精神文明并不能完全涵盖或替代政治文明。这是因为,政治文明既有价值形态,也有制度形 态。如果说其价值形态基本可以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的话,那么其制度形态则很难由精神文 明来涵盖。2007 年党的十七大又把“社会建设”写入报告之中,并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判断,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上议事日程,由此正式确立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布局。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把 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 程”。这一理论概括,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由此也完成了“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的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日臻完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实现了从“一维”到“五维”量的增加, 关键是对“中国道路”进行了质的规定,要义就在于一体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 文明”正式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范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 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提高保障 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贵 在统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大战 略和大逻辑。“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 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 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精神文明建设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13 年 3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 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 13 亿人口,治理不易,切 忌“盲人摸象”。避免“盲人摸象”,关键是要以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面对新的 世情、国情和党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在新时 代谋篇布局,砥砺奋进,形成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配套的、总揽全局的战略抓手。在 此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应运而生。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要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 上是抓住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动力、保障、领导这四根支柱,成为新时 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平衡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国家建设与党的建设、物质文明与精 神文明等不同领域,综合了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当前与长远、应然与实然各个层面, 构成了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总纲。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弄清“四个全面”内部各个“全面” 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了解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 ‘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是对“四个全面”内在逻辑关系的阐述,概 括地说就是“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说:“要让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由此 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 轮子,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带动两翼、拉动两轮的关键所在。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能把其中一 个“全面”与其他“全面”对立起来。首先,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战略目标, 现阶段所有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不能有任何偏离;其次,要以自我革命的精 神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释放改革的动力,收到牵一发而动全 身之效;第三,切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使经济基础和政治上 层建筑更加匹配,从而化解政治风险,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后,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 关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保证。“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样,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的整 体,必须加以协调推进。离开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就失去方向;离开了改革创 新的动力,发展会面临阻碍;离开了法治环境的保障,发展将陷入混乱;离开了从严治党,发 展的领导力会遭遇动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义就在于全面性,不能以偏概 全,而是要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虽然字面上并没有直接讲精神文明,但每一个“全面”里面 都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因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就包含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时就强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 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 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些都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也包含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强调,要“紧紧围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此同时,《决定》还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 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 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任务和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其中同样包含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讲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的原则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很显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离不开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紧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总结大会上讲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时,明确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 紧密结合”,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认真学习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 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 制度治党的过程”等等,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 3.精神文明建设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 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入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展开,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 从阶段性目标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经济上达到全面小 康,而且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也达到全面小康。这就需要首先讲物质变精神,推动精神文 明与物质文明同向同行,通过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带动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实现人们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全面小康。同时还要讲精神变物质,讲精神、精神文明的反作用,努力 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势、长项,发挥精神对物质的强大推动和保障作 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思想道德以及教育科学文化的有力支撑。 从战略举措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向全面深化改革寻求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这就 需要从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上顺应全面改革要求,着力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的工作,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自身改革创新, 从而获得精神文明建设的持久动力和旺盛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向全面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寻求坚实巩固的制度支撑。这就需要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还要强化规则 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善 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化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向全面从严治党寻求战略保证。这就需要以党政政风引领民风社风,为进一步改善民风社 风作出垂范表率、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党内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道德上下力气, 在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力气,以党员文明素质和全党文明程度的提高,来带动 和促进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3 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以基层青年集体为基本单位,在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以 弘扬职业文明、创造一流业绩为基本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共 青团组织实施的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其 旨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1994 年 4 月 1 日,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青年文明号”。 十二年多来,青年文明号活动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现代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开 展创先争优、建设有形载体、加强监督管理等切实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参与职业道德 建设的积极性,开辟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成为当代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 效实践形式,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自 1994 年活动启动以来,已经在窗口行业、工 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开展,广大青年参与这项活动,涌现出全国级青年文明号各级 青年文明号无数个。 一、青年文明号活动重在精神文明建设 青年文明号活动始终贯彻“重在建设精神文明”的方针,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在岗位 上实践职业文明。 1、精神文明建设是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的。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 情入手,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深入群众,青年文明号活动 正是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抓起。 2、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有形、具体的载体。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虚功实做”,以办事业、抓工程的方式积极 推进,必须以具体、有形的载体作为依托。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明朗化,构建起 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 3、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 先进人物是实践精神文明的榜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榜样的力量 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青年文明号活动从一开始就注重发现、培育、宣传不同行业的典型, 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以此激励青年,影响社会,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4、精神文明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 青年文明号活动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效益作为考评基层青年集体的综合 指标,始终坚持以效益论英雄,以贡献论优劣,形成了积极的导向。 5、精神文明建设有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的生动实践 十几年来,这项活动从现场挂牌示范,到推行服务卡,到助万家,再向创建示范城试点 工作迈进,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团组织动员 广大青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的新路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百花园中一 朵绚丽的花朵。 1、青年文明号活动适应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争取了部委支持,借助了社会力 量,形成了团组织与行业部门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青年文明号活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开展优质 服务,扩大服务性消费,开拓了服务群众的新路子业。 青年文明号活动正是从服务入手,在服务上做文章,以优质服务赢得顾客,以优质服务 来扩大服务性消费。 2、青年文明号活动狠抓优质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形成了以服 务扩大消费,以服务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 青年文明号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新挑战,帮助企业增强信誉,改善服务,加 强管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青年文明号活动从服务入手,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首先,青年文明号活动推进着企业加强管理。 第二,青年文明号活动调动了人的积极性。青年文明号是优秀青年集体,其先进性的重 要表现就是职工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青年文明号活动帮助企业塑造良好形象,赢得良好信誉。 第四,青年文明号活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强化形象, 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4、青年文明号活动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反过来,企业又对这项活动 倾注更大热情,这就形成了持续发动的良性循环。 青年文明号活动适应广大青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成才的强烈需求,开展岗位训练,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了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青年文明号活动始终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多方面为青年成长成才创 造条件。首先是训练青年的综合素质。青年文明号争创单位组织青年进行岗位训练,在实践 中提高青年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然后是激励青年成才。争创青年文明号就是 争创先进,造成积极氛围,使青年具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同时,不同青年集体在争创中开展 竞争,强化青年的成就感和事业心,引导青年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另外,通过推行服务卡、 开展助万家等方式也激励青年以一流的素质来保证承诺的兑现,更好地服务群众。还有是示 范带动青年成才。几年来,青年文明号活动培养出一批文明服务的典型,有的在全国都响当 当。这些典型以现实的具体的榜样来激发青年的学习热情,推动青年建功成才。 青年文明号活动,几年来产生了明显的人才效益。这既表现在树立了一大批青年人才群 体,也表现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既表现在提高了青年职业道德,也表现在提高了青 年职业技能。可以说,一个个青年文明号,成为一个个培养青年人才的基地,成为轮番培养 人才的学校,从青年文明号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4 党的十六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髓、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 通过平时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党校的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十六大的报 告,学习了新党章,深刻地了解到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也 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 的大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这一主题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 十六大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著做出全面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十六大的精神,是新世纪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 是实现新世纪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学习中,我 认识到十六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十六大精神展开的,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 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这个中心环节,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 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也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通过学习把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工作之中,要把"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勤奋工作,努力开创人才市场工作的新局 面。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世纪 宏伟奋斗目标,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步伐。进一步明确了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以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发展满足人民的需求,以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运用一切资源,使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繁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 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通过学习, 我进一步了解到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第一生产 力,要靠人才。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同样要靠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因此, 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才市场建设也将 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今后人才市场建设 csc:pagelist]}要紧密围绕十六大精神,服从 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新思路,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坚持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 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入 实施人才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公务员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广纳群贤、人尽其才、 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着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提供人事人才保证。 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也是现代化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就要不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 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 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通过理论创新推 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 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 的新途径。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在工作中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视野、拓宽 思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才能加快发展,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跨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21 世纪,中国加入了 WTO,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竞争国际 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态势日趋明显,前进的路上将有许多困难和艰辛。我深信:党的十六大 指明我们胜利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 定能够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在本世纪的中叶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作为人才市场的一员,更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员,年轻是我们的骄傲,与时俱 进,敬业奉献也正是我们爱国、报国的真实体现。我们从事的行业是为人民提供最真诚、热 情的服务,发展和创新也正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我们的 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5 为了进一步落实贯彻党的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不断提高我村村民的 现代文明素质,创造和谐、文明、诚信、法制、稳定的社会环境,我村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活 动,现将半年来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宣传发动 1、为了加强对开展年“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力度,首先成立此项活动的领导小组, 有村两委班子主抓,并召开了村里有名望的人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2、利用宣传栏(报)、黑板报、标语口号等形式,对这项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 广泛宣传发动,使全村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3、通过制发宣传单和倡议书、宣传版面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使群众了解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 强化了我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深入开展千家文明家庭,百佳文明家庭,十优文明家庭标兵评比活动 1、在全村村民组分别进行“千百十”评比活动,通过找典型、树典型、颂典型,以典 型引导,基层带动,全村发动,让身边人、身边事来感动人、教育人,从而弘扬正气,革除 陋习,倡树新风,引导村民成为现代文明人。 2、对文明家庭实行动态化、档案制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高标准、 严要求。 三、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活动 1、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村开展了大型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和 宣誓大会。并组织村内党员、团员走上街头,纠正不文明行为,弘扬正气,倡导文明。 2、构筑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 建设接班人。 四、深入持久搞文民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优美、整洁、舒适、安全、方便、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号 召全民动手,全员参与,唱响“上街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全面实施亮化、美化、 硬化、绿化、净化、工程,全村上下齐行动,打造美好靓丽的城市环境,共同塑造现代文明 上街现象。 2、以“三个光荣”教育活动为主,深入持久地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警民团结。 3、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开展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教育,使他们逐步告别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实现群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理 念向市民的接轨和转变。同时,把这项活动与旧村改造相结合,从大局出发,从广大群众利 益出发,知大局,识大体,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4、为了充分发挥村图书室的作用,营造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一方面是投资 10000 多 元购置配备实用书籍,另一方面是鼓励群众捐书,增加图书数量,目前藏书数量超过 4000 册,内容丰富多样,极大的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村内 30 多人组成的秧歌队、盘鼓队,不仅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演出,而且每天固定 时间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锻炼身体的同时,以休闲娱乐的形式有效抑制了村内的不良习 气。 6、组织召开了春季运动会,结合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身体状况,设置了不同的运动项 目,如全家乐即独生子女家庭三代接力跑,骑慢车,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