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汇总
【导语】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的所思所感,其实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总结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今天XXX就给您提供了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汇总,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一】 最近,利用空闲时间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收获不小。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 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赏识,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和赏识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教师要有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读着郑杰的这一百条新建议,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人”、“称职的员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职业”教师职业的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二】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一本好书,犹如美酒,犹如清茶,使人回味,心旷神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完成,根据我国国情改编而来。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又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坐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力,娓娓道来。读完这本书,思绪万千,大师为我们指引的教育教学的方向。 一、爱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问题,曾经泻过气,也曾经怀疑自己能否能胜任。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指出: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和少年。 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任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脑子去思考,更要用心灵去体会,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二、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三】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每看到我校记录本上的这句话,我心中都会飘过一缕书香。一本好书,犹如美酒,犹如清茶,使人回味,心旷神怡。翻开《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便看到郑杰校长诚恳而谦逊的书序:“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书有千般,人有万种,古今中外,好书总能给我以启示,以信念,或以激励,以示范。读罢此书,作者真诚坦白、气定神闲的态度和通透细致、娓娓到来的观点引起我极大的共鸣,使人恍然一悟、酣畅淋漓。譬如他提出教育不应以“乖”为准绳,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自然本性;提出教师应该保存柔美,应该有女性之美;提出教师应为当教师寻找充足的理由;提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新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学会倾听和赞美等。以下几点让我最为记忆犹新。 一、让教育回归生活 “做会生活,有情趣,会担当,拥有远大理想与目标,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具有人文气质、山海品格的现代小学生。”这是青岛一所小学教学楼上粘贴的口号,使人耳目一新。无独有偶,这本书中同样有这样地道的观点: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 书中的这一段我印象很深刻:教师要借助生活进行教育,用生活化的方式教育,以及更积极地构建一种有利于情感、道德成长的校园生活。郑校长说,具体到实际:教育要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自发的交往,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教育要抓住生活中的契机,随时进行教育;教育要学会等待,给予学生良好的期待,而后等待生活的转机;教育要靠自然情感流露,要关注每个人的感情生活,让每个人体验到真实的“爱欲情仇”。 这样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也与课程改革、校本班本课程的提出、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平时上课正是缺少这些呀!新时代教育和课程给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回归生活,用自己的体验结合课程暗默地、潜在地和间接地将教学和课程以外的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真正摆脱“教书匠”的身份,成为为“人”而教的教育者,让学生获得除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的,也是更为缺失而重要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 二、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 对于刚刚签完教师和班主任承诺书的我们来说,一些词语立刻在脑海中显现,形成一条“红线”:不能殴打辱骂学生,不得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变相侮辱,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可用冷漠待之。我们深深觉得:教师确实越来越难当,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真是黔驴技穷,可谓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可是,谁都知道,对那些必须管理的学生,教师必须有强而有力的惩戒手段,有效地控制这一小部分“害群之马”的行为,那么最终受伤害的可能是大部分好学生。而且,教师已被请下了神坛,“一日师终身父” 的角色一去不复返了,家长和社会便更加难以倚仗。教师就这样,带着镣铐而无能为力。那怎么办,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呢? 面对如此窘境,新的师生关系呼之欲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不是以血缘,其次不是以感情来维系的,它建立在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且,据郑校长所说,教师对学生也不必如其父母般“恨铁不成钢”,更不必要求每生必成功,只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了。只要不是不作为,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是可以的。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尊重学生人格,惩戒合理并公正,符合相关程序,而且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被惩罚是为孩子长远计,这样的惩罚和教育是有效的,当然也是合法合理的。鉴于此,我的班主任工作“惩戒”这一部分更加有理可依、有的放矢了。 三、再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索然无味、直打瞌睡、牢底坐穿,凝神关注、怦然心动、记忆深刻、让人振奋——这些都是听一堂课过后的感受,我们教师都愿他人听后是后面四个词的感受,可是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有前者的时候。那么,我们的课堂少了什么呢?我们究竟要多带些什么东西进课堂呢? 读到郑校长的观点,深以为然。一堂课,看似什么都已配齐,却乏味无聊,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这堂课没有“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之中,将所有人的心紧紧地抓在了一起,令人无力挣脱,只有驯服,直到下课,尚意犹未尽。一名好教师,自踏入课堂的一刻起,带到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是课堂的组织程序,同时还有精气神——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亮相,每一个细微的神态,每一句话语,其背后的神妙的东西,都是那么重要,以至于决定了一堂课的吸引力。 那要怎么做才能具备这种“精气神”呢?我幸运地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如果日常练好两个功夫,则经年必成:一是每堂课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驱壳,忘了“我”的身份,忘了年龄,忘了功与利。让去了尘埃的一颗心充满魅力、超凡脱俗起来,学生便会随着我们遨游天外。二是平日里不断学习与感悟。学问通达、为人练达,厚实的个性汇聚真善美,从此我们与课堂一道“形神兼备”,闪耀魅人光彩。 教育的力量就取之于这奇妙的精气神啊!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必修的功课便多了读书这浓墨重彩的一章。正所谓:一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还有人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坚持与《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样的好书为友,对教师而言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让你的心是宁静的,又不是死气沉沉的,像秋天里的树林,树林里有鸟,还有微风,天气也很爽朗;它使你多了自己都未曾觉察到的亲切,使你内心厚实,永葆魅力,精彩无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