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中职专业教学计划3篇
2021 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3 篇 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 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施 工员、造价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资料员、测量员、绘图员等 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初步达到助理工程师管理水平。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 1、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建筑业,有法制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 吃苦、务实、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而努力奋斗。 2、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能完成建筑施工基本业务和技能训练,具有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和 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3、具有体育卫生的一般知识和运动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 到中专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能承担基本建设的各项任务。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收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学制为脱产三年。 四、各学期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一)第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使学生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 要的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及综 合职业能力。掌握一些计算知识,学习应用集合、不等式、函数及三角函数等; 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的英语会话;培养学生信息处理核心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和 网络工具,对文稿进行编辑排版等。通过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 要求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有:了解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品种、性能、技术标准和 检验方法,能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和保管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在学习投影原理的 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空间概念,掌握建筑制图标准与绘图技能,初步看懂建筑施 工图。为学生从事材料员、绘图员岗位打基础。 主要支撑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职业道德与法律、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制图 (二)第二学期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培 养个人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推广、普及普通话,增强语言交流能力;学生具备 将来工作中必要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了解数列、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 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能正确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确使用计算机外 部设备;通过普通话测试。 要求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有: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检验校正方法,能进 行简单地形的测量和建筑施工中的定位、放线和抄平等工作;掌握工业与民用建 筑构造原理与方法,能绘制简单的建筑施工图,全面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掌 握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对工程结 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 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可以完成工地施工测量任务,具备 测量员的基本技能。 主要支撑课程:语文、数学、普通话、礼仪、经济政治与社会、工程测量、 房屋构造 (三)第三学期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第三学期依托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为第四学期全面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 础。掌握建筑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与构造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简单 设计计算与规范要求,熟悉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能绘制和识读 一般房屋的结构施工图,了解几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范围及其计算要点。 学会使用 CAD、天正建筑绘图软件进行电脑绘图,掌握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方法,能看懂水、暖、电、卫图纸,掌握施工中水电管线的安装方法, 及与房屋建筑的搭接施工方法,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能确定一般工程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对常见的建筑体系的施工有所了解。掌握常用机械的技术 性能,能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为学生从事绘图员、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等 职业岗位打基础。 主要支撑课程:建筑力学、建筑 CAD、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卫生设备、工程 监理等 (四)第四学期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第四学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工程量清单 的概念、作用、内容及格式,掌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学会编制 工程量清单及电脑套价,掌握利用软件进行电脑算量。掌握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 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原理与计算,能编制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的 施工组织设计,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统一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及不合格的处理;混凝土结构工程、 砌体工程、屋面工程中各分项检验批的验收质量要求、验收方法、检验批验收记 录的填写,熟悉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内容, 能独立正确完成《统一 用表》的填写,能熟练把握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相关内容。了解工程中常见的质 量事故及处理办法。为学生从事资料员、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安全员打下 坚实基础。 主要支撑课程:建筑结构、计价与计量、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资料整理、 质量事故分析等 (五)第五学期依托职业技能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计价与计量实训两周, 要求能独立编制一整套完整图纸的工程量清单,并进行电脑套价,用软件进行计 算,并与手工算量进行比较,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足。测量实训一周,掌握用 全站仪测量放线,用水准仪做水准闭合测量,以及楼层标高引测等技术。建筑 CAD 绘图一周,要求一周时间能绘制出一套完整的框架结构建筑的建筑、结构图 纸,为毕业绘制竣工图打基础。砌筑与抹灰生产实训一周,进一步掌握砌筑与抹 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通病、防治办法以及质量检测方法等。为毕业各 岗位实习提供技术保障,并以综合实训为基础,根据学生特长,帮助学生找准适 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六)第六学期通过毕业实习,强化专业技能,把各科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实 践中,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 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能初步胜任所从事建筑工程岗位的工作任务。 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实施性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与一所学校培养人才规格、质量、层次都有很大的 关系,是一所学校能否把该专业办精、办特、办优、办成市乃至于全省有示范效 应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一、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目的 每所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有自已学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什么还需要开发新 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大都按照 20XX 年教育部颁布的 83 个专业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培养目标发生变 化、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旧的教学指导纲要已很难 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要求,原先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也很难适应当今中等职 业教育发展、变革的需求,更何况教育部已重新发颁布九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 学大纲,机电/数控专业颁布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与实训》、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等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各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以 新颁布的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为依据。 2.20XX 年江苏省颁布了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拉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 程改革序幕,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施,创立“三以一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取 得一定成功经验,20XX 年还组织开发了江苏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 各学校应以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 适应当今职业教育发展、适应各地区专业特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3.近几年随着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内 一些重点学校都各自进行了机电/数控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或多或少地将实 验情况融入各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但是通过实验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 否规范、合理、有效没有评判的标准,随着国家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及省市指导性 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必要两者接合参照,研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适用于各个学校,不同于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及国家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具体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用于具体指导各学校专业实施的教学文件,制定的实施性教 学计划必须详细且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能力要求、到课程设置、 教材的选用、教学时间安排等等涉及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应具体、详细。 2.可行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与国家、省市指导性 课程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求相吻合,还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如项目 化课程、实训课程应与本校机电/数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相符合,与本校师资 力量、教学水平相一致,做到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 100%得到贯 彻和执行。 3.先进性原则 江苏省专业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也已取得一定成效,构建“三以一化”机 电专业课程模式基本成熟,各校开发的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应能充分 吸收近几年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保证其先进性。 4.个性化原则 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出路,才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特 色的专业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机电/数控专业虽然省有 指导性课程方案,也有教育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但就每个地区来讲,机电/数 控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地区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 必须立足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优势,为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培养 高技能型人才,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体现本地区发展要求,在保证本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为地方机电/数控行业服务。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方案 从学校层面出发,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一项较大工程,绝非一两个人随意 拼凑、抄袭而成,学校应从组织机构到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研读、到实施性教学 计划开发及实施、实施后的总结与修订而成。 1.建全组织机构 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当 今重点职业学校都已成立专业部,以机电/数控专业部为核心,集合部分专业教 师成立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小组是很必要的。此外,还需聘请部分企业专家、 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 2.研读省、市指导性教学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应以省、市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不 能脱离或违背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之初,参与开发的 成员应认真阅读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吃透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理解 省指导性课程方案开发的流程和要求,才能保证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规范、合 理。 3.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二次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 (1)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有机电/数控专业参 考的职业岗位群和所需职业能力,但各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机电/ 数控行业发展不平衡,机电/数控产品也各有特色,培养机电/数控专业学生面向 的职业岗位群有各地区特色,适应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有所 不同,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本地区机电/数控工厂、企业进行职业能力 调研,得出本地区所需机电/数控专业人才构成、知识能力要求。当然,职业能 力分析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两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难度较大,调研时 可参考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机电/数控职业能力构成,再进行本地区行业调 查研究,以本地区最需机电/数控职业能力为突破口,减少工作量,也便于得出 符合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结论。 (2)专门化方向的拟定。专门化方向拟定是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 定中新的理念,将职业岗位纳入最后强化培养的一条途径,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岗 位的一种改革和偿试。通过设定一定的专业专门化方向及专门化方向知识与技能 强化训练,使学生更能贴近岗位的要求,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3)课程的设置与选定。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九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 省下发的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都是在近几年各地区、各学校课程改 革的基础上修订、改进而来,是各地课程改革成果体现,但是,各地区课程改革 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没完全形成一定的体系,配套的课程也只是在逐步完善 之中,如教育部也仅仅对机电/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四门课 程组织开发国家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专门化方向核心课程 都没有随之配套,在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课程的设置与选定就至关重要了, 除了选用教育部开发的国规新教材,还要选定与之相配的其他专业核心教材及辅 助选修教材,保证学生达到机电/数控专业知识、能力要求。 课程的设置与教材选定也应符合这样几条:①与新开发的国规新教材相配套, 与省指导性课程方案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及标准为依据。②针对性强,与地区机 电/数控行业相适应。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④与本校实 验、实训设备相配套,便于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4)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教学实施的具体进程表,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 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公共基础课、岗位群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 时间,制定学年制与学分制教学计划安排表,拟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程,人文类 选修及专业选修课程及比例,社会活动与实践体现形式。学分制安排中还需规定 各课程学分、奖励学分及最终达到省有关本专业应修完的学分等。 4.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与修订 一次性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很难完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实施、验证 才能知晓其合理与不足之处,故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 修订才能完善,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需要。 四、几点问题及对策 1.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的贯彻 教育应体现国家意志,从宏观层面讲,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为实现这一国 家战略目标,相关共公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必须得到保证,如德育课程中职业生 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每学期都必须开设并不少于 28 学时/学期。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课程在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也必须开设并满足一定课时。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 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的分配应协调各方面要求,一方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 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保证专业课与专业实践课程时数,让学生掌握本专 业必备知识与技能。 2.“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合理调配 构建“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这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的突破点,也是 区别以前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专业课程中那些课程宜采用项目课程,那些课程 还需要沿用学科体系课程,对一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也起一定制约作用, 所有机电/数控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课程,是否合理,能否实施都是值得认真研 究和探索。个人认为对机电/数控专业而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沿 用学科体系课程比较妥当,机电/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等得到得很好 贯彻和学习,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当然这些学科性课程能否采用 项目教学形式进行开设,能否进行所谓课程的项目化改造是值得各个学校讨论与 实践的命题。 3.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制定 现在中职采用 2+1 模式,即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教学,顶岗实习目的是将两 年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应用于企业实践、体验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做到与企 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就业前有一个适应过程,是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 要的教学环节,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一般只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没有具体 的操作范例,各学校在操作时也就无章可循,故而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学生顶岗实 习都处于放羊状态,负责一点的学校由班主任或委派专职教师对学生在企业顶岗 实习纪律、生活等状况给予一定形式管理,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几乎无从过问, 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几乎没有,各学校要想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在这方面应进行 一定偿试与改革,将顶岗实习要求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教学形式可多种多样, 如将顶岗实习学生固定在某几家企业的某些通用性岗位,然后根据学生工作岗位 制定一些特色的教学实施计划;将一年顶岗实习时间中的前半年分成两段或四段, 分散到每学期去执行,每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一至两个月,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 继续上课等。 以上是我对国家专业目录修改、专业基础课程新大纲颁布实施及省新的机电 /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发布,各学校随之将要进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提出 的一点个人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对全省各职业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 划的开发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 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安排 教学任务、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学院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 评价的基础性文件。为更好地突出我院中职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规范我院 中职教学计划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XX]2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特 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修订和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院中职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我市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1、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要特别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 情况、新特点及技术发展态势,使修订和完善后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 地方、行业特色和中等职业教育特色。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 教学内容。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 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和综 合提高。要注重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身心素质。要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 能力。 3、坚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设置课程。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 容;专门化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必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 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 要,兼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 力的培养,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认真研究各专业在新的形势下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 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重视实训教学的安排与落实。 要有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时间保证,并注重内容和效果。坚持“做 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坚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 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自觉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根据行业、企 业的特点,结合地区、学院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环 节和学时安排等方面注重灵活性、体现职业性,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发挥优势, 形成特色。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 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 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 3 年为主;招收普通高 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 1 年为主。 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尝试学分制等弹性学 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探索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 方式。 四、培养目标与要求 学院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培养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 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 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 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 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 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 养目标。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 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 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 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 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 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 联系。 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或 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 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各专业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 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 动)。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 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 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 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 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 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 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 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 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重视校内 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 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六、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基本内容: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4.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5.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假期 12 周。周学时一 般为 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 1 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 为 3000-3300。 实行学分制的专业,一般16-18 学时为 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 1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 1 周为 1 学分,共 5 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 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 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 一学年,确保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2 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 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各专业可根据 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习实训 累计总学时不少于半学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 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 于 10%。 七、教学计划管理 中职各部应按照本《意见》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根据需要,各专业可制 定年级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技、高技各专业依据有关规定,参照本《意见》执行。 教务处负责对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统筹指导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