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一年级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思想总结【实用】
一年级语文教师个人年终思想总结 xx 年 一、一些做法 1. 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发展。 寒假期间, 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 进行了培训。 培训中, 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 (9 人次 ) 、 论文交流、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实验 工作, 找到经验, 反思不足, 并展望第二学期的工作, 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推动课改的发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发展,只靠几个人来推进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因 此,就必须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研究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 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出于上述考虑,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发 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愿意 在课改中展开研究,就可以报名。结果 70 余名教师报了名,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第二步,让 课题组老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 “情境化课堂教学” ,并配发了一些相 关的资料。课题组老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可以在区内专题下来研究,也可以从自己的实 际教学工作出发,自己来确定专题。现在,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 22 所学校的 23 个,占全部实验校 (35 所 ) 的 63%。 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 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入发展。 ( 因课题组过于庞大, 我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 20 人的课题中心组。 ) 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 ; 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 ; 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 ; 及专题的研究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 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 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 (20 人) ,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 通过听课、 评课, 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 并观摩、 研讨教材的使用 ; 通过自 评、 他评等形式, 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 ; 结合献课活动, 进行短期专题的研究。 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研究上。通过研究,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 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 示。 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研究课、与宣武区交流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 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 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 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 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学校的很多班级中已经绝迹,激励 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 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的关注学生的情况。 绝大多数老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 认知特点出发 (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出发 ) ,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以及本班学生 中的个别学生情况出发 (即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 ) ,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 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 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 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4. 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 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 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 教学 ( 多个情境依次出现, 相对独立 ) ,通过不断变换情境, 吸引学生注意力 ; 而在一些与生活 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 ( 如统计等 ),则采用“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出现是前一情 境的结果 ( 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 ) 。 从设计情境的内容选择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 生活动参与, 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 如一位老师在加法的教学中, 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 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 ) 从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 ; 有的老师创设情境,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 ; 有的老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操 作,获得自我发展⋯⋯ 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 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