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培训总结学习心得
教师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培训总结学习心得 教师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培训总结学习心得 这次培训,意义重大,收获匪浅。此次学习内容聚焦“校本与网 络研修整合” 的学习项目, 应该说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一种有效研修。 中国教师研修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使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 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研修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以往的研修, 老师们都 认为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 甚至无关。 所以在网络 远程培训过程中出现挂机、应付等现象,收益不大。这次的项目学习 让我们耳目一新,因为“校本研修”是接地气的研修项目,也是我们 一直苦苦追求又始终没有突破瓶颈的校本研修管理, 校本与网络研修 的整合更能拓展教师研修的眼界、 海量的资源分享和丰富飞教育教学 经验的借鉴。 中国教师研修社区此次开发的平台从 __ 门的角度来说, 则搭建了校本研修与教研管理的平台, 是一个好帮手; 从区域培训机 构来说,为我们破解校本研修管理难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势在必行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实践”这一专题学习中,吉林省 教育学院的宋海英老师以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为例给 我们分享了经验和做法。宋海英老师认为,理念达成是关键。的确, 一个人要改变行为, 首先要改变观念, 而观念的改变在于理念的达成。 尽管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如时间空间的制约; 异校交流和 专业引领的障碍; 校本研修管理手段滞后; 缺乏对教师持续性支持平 台等。但长春市对这个项目研修工作开展始终持之以恒,终有成效。 基于教师研修为核心, 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对教师专业 成长真正有效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上网下结合, 通过主题活动给予落 实;围绕课堂教学,整合远程学习与教学研修;做与学思研结合,着 力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长春市宽城区中储粮吉林希望小学校长马巧 燕给我们分享了该校“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和成果, 对此深感钦佩。“蓝裙子”的故事引发的“蓝裙子效应”,从备课教 案—同伴意见修改教案集体备课上课教学, 形成了网上网下研修一条 龙,她把本校的校本研修概括了几点收获: 研修形式的转变激活教师 成长愿景; 研究内容的草根铺设教师成长之路; 研修平台的搭建助推 教师高速发展; 研修团队的互助助力教师整体提升。 有了成效自然要 有所辐射、分享经验。显然,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模式的新思路 在“ __ 关于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思路介绍和 ?三同三案 ?网络校本研 修模式介绍”环节中,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廖玉萍从 __ 教师培训改 革方向; 校本研修研什么?网络带给我们什么支持?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实施设计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的发展趋 势。我们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在融合, 变革教育 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 2020 年总体目标是“三基本两显著”。所谓“三基本”是基本建成人人可 享有优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 体系; 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所谓 “两显著” 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 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国家“中国数字教育 2020 行动计划”着重解 决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 关键在于营造网络学习环境, 推中国教师研 修社区平台设计理念: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打造教师学习共 同体;以学校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能够支持学校 的日常管理工作, 教师备课工作减轻工作负担; 利用网络工具促进教 师养成专业交流的习惯,深度思考的习惯,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从教 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 三、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的基本条件 李荣辉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中国教师研修社区的 “平台功能操作” 。 主要从教师备课室和教学管理室两个环节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引用。 比 如教师可以在平台的 word 文档里书写学案、教案、目标等,也可以 在网页上书写听课的感受、建议等。我国预计在 xx 年要求全国教师 要具 有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操作。显然网上网下的研修形式已走进我们 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不得不改变观念,创新理念,逐步发展。 其实“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在于推动网络研 修与校本研修整合, 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 切实发挥校本研修 的基础作用。 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是使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 细致化 和可持续化。 关键在于这种模式和平台根植教育教学一线土壤, 接地 气。也许开始会很难适应, 俗话说 “熟能生巧” ,如果我们持之以恒, 不厌其烦,不断创新,进步。把每个细节做好,就是把质量做好,而 质量则成就发展。最让我启发很大的是“三备两打磨”这样的备课模 式。平时我们备课并没有意识到备课对上好一节课尤其重要, 一般依 靠一本教材和教参, 按照教案的三维模式进行备课, 在许多反面没有 做到细致而灵活。这种“三备两打磨”的模式让我们更为细致:首先 选择课例,自主备课,通过网络上传,在网上与同行或资深的专家教 师进行互动互评修改,确定主讲后,修改教案,实践教学,研讨,对 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然后磨课。这样的模式将挑战我们的行为、理 念和设计。 因为它的难度在将教师的学习行为改变。 从接受培训到参 与研修, 从课程中心模式到网络学习社区模式—交互在线学习 (基于 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问题的) +现场研讨、时间;从十天半个月到常 态化。 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 竟是什么等一系列的细节都要细致化、 常态化, 的确需要一定坚持力。 这些能力的操作实际上已经明示了未来中国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技 术能力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时代所需能力,不断创新,才能起航远 行,杨帆万里。 网络与校本整合学习心得 参加这次的乡村新任教师网络与校本整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上网下结合,困惑得以解决 网络校本研训构建“网下”与“网上”结合的框架。“网上”交 流、探讨困惑,“网下”实践、反思、自主学习、行为跟进。 二、整合远程学习与教学研修 网络研修平台在培训课程建设上,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网上通过 网络平台实现对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实践环节的跟踪指导,促进 学科同伴的互助合作。 三、做与学的相辅相成 网络校本研修的起点是教学问题。其目标指向新课程课堂教学现 实问题的解决, 将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和实践研修的情况下, 发挥教 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主体作用, 将“做”与 “学”与 “思”结合, 与 “研” 结合,诊断问题,研讨方法,课堂实施,改进策略。 通过网络平台的研训课和研修资源,在反复的行为跟进中,不断 设计、行动、反思改进、实现在“做中学”。并且还可以向专家和同 伴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懂 网络和信息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网络以及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学服务, 充分整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 不然,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被社会所 淘汰。 总之,我希望这样的培训学习多多益善。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能参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我很 欣慰。本学期, 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 反思的习惯。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网络研修与 校本研修整合”的学习项目,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我明确了新 形势下,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研修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往的研修, 老师们都认为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 甚至无关。 所 以在网络远程培训过程中出现挂机、应付等现象,收益不大。这次的 项目学习让我耳目一新,因为“校本研修”是接地气的研修项目,也 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又始终没有突破瓶颈的校本研修管理, 网络研修 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更能拓展教师研修的眼界, 继续海量的资源分享和 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借鉴。 北大给我们搭建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 平台,为我们破解了校本研修管理难题;从学校的校本研修来说,则 是突破校本研修管理瓶颈的好方式和好方法。 一、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势在必行 在一系列的专题学习中, 我懂得了理念达成是关键的道理。 的确, 一个人要改变行为, 首先要改变观念, 而观念的改变在于理念的达成。 尽管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如时间空间的制约; 异校交流和 专业引领的障碍; 校本研修管理手段滞后; 缺乏对教师持续性支持平 台等。 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 终有成效。基于教师研修为核心, 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真正有效的角度 出发,通过网上网下结合,通过主题活动给予落实;围绕课堂教学, 整合远程学习与教学研修; 做与学思研结合, 着力教学问题的有效解 决。从备课教案到同伴意见修改教案集体备课上课教学, 形成了网上 网下研修一条龙, 在本次的校本研修中我概括了几点收获: 研修形式 的转变激活教师成长愿景; 研究内容的草根铺设教师成长之路; 研修 平台的搭建助推教师高速发展;研修团队的互助助力教师整体提升。 有了成效自然要有所辐射、分享经验。显然,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 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模式的新思路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设计明确了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的 发展趋势。 我们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在融合, 变 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的 2020 年总体目标是“三基本两显著”。所谓“三基本”是基本建 成人人可享有优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 支撑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 盖。所谓“两显著”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和信息技术与 教育融合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 国家 “中国数字教育 2020 行动计划” 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 关键在于营造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研 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学校为单位,整体设 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教师备课工 作减轻工作负担; 利用网络工具促进教师养成专业交流的习惯, 深度 思考的习惯,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 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 三、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的基本条件 平台功能的操作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比如教师可以在平台的 word 文档里书写学案、教案、目标等,也可以在网页上书写听课的感受、 建议等。我国预计在 xx 年要求全国教师要具有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操 作。 显然网上网下的研修形式已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 我们不得 不改变观念,创新理念,逐步发展。其实“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 教师终身学习” 在于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 建立校本研修良 性运行机制, 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 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是 使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 细致化和可持续化。 关键在于这种模式和平 台根植教育教学一线土壤, 接地气。 也许开始会很难适应, 俗话说 “熟 能生巧”,如果我们持之以恒,不厌其烦,不断创新,进步。把每个 细节做好,就是把质量做好,而质量 则成就发展。最让我启发很大的是“三备两打磨”这样的备课模 式。平时我们备课并没有意识到备课对上好一节课尤其重要, 一般依 靠一本教材和教参, 按照教案的三维模式进行备课, 在许多反面没有 做到细致而灵活。这种“三备两打磨”的模式让我们更为细致:首先 选择课例,自主备课,通过网络上传,在网上与同行或资深的专家教 师进行互动互评修改,确定主讲后,修改教案,实践教学,研讨,对 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然后磨课。这样的模式将挑战我们的行为、理 念和设计。 因为它的难度在将教师的学习行为改变。 从接受培训到参 与研修, 从课程中心模式到网络学习社区模式—交互在线学习 (基于 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问题的) +现场研讨、时间;从十天半个月到常 态化。 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 是什么等一系列的细节都要细致化、常态化,的确需要一定坚持力。 这些能力的操作实际上已经明示了未来中国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技 术能力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时代所需能力,不断创新,才能起航远 行,扬帆万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中,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 恼。 我将把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让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盛 开出绚丽的鲜花。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