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心得体会精选合辑【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社区矫正人员心得体会精选合辑【三篇】

【篇一】 20xx 年,我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扎实有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前卫发挥了用心作用。 一、基本状况 我街道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 4 名,其中男性 3 名,女性 1 名;假释 2 名,剥夺政治权 利 1 名,暂予监外执行 1 名。该四名社区矫正对象除刘跃新暂未找到外,其余三名矫正对象 矫正工作进行顺利。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矫正工作基础。我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社区矫正 试点工作,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层层抓落实。 (二)完善工作体系,扎实开展监管教育和帮扶工作。我街道加大衔接管控体系建设, 完善解除矫正与落实安置帮教相衔接等工作机制,及时转发省、市、区有关矫正对象教育管 理工作规定,街道领导小组与社区负责成员用心配合、通力合作,用心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监 管教育帮扶工作,严格执行周报告、月汇报、每月一走访和外出请销假等制度。 (三)加强管控,力促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无缝对接。为使社区矫正工作与安置帮教工 作顺利衔接,保证矫正对象解矫后不脱管、不漏管,我街道用心探索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 作有效结合新思路,落实四个同步,实现社区矫正向安置帮教的无缝对接。一是解除矫正与 签订帮教协议同步。矫正期满之日,即由司法所长向解矫人员当面宣读《社区矫正期满宣告 书》,在办理解矫手续同时,安排安置帮教小组与解矫对象签订《帮教协议书》,直接纳入安 置帮教体系管理。二是个人档案材料移交同步。解矫后,矫正对象身份转变,原有的一套基 本材料随之移交,重新建立归正人员一人一卡一档,经过社区矫正后,这部分人员底子清、 状况明,建档工作十分顺畅。三是矫正帮教人员衔接同步。由街道综治办牵头,建立同一人 矫正、同一人帮教的工作机制,实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与安置帮教职责包办制度,降低帮扶 成本,提高帮扶效果。四是管控教育与帮扶救济同步。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在管理方式方法 上有相互借鉴之处,“管控、教育、帮扶、感化”是两者在管理上共通的四部曲,有效避免了 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多方联动,不断开拓新的就业渠道。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工作是搞好社区矫正工 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此项工作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了 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给社区矫正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结合我街道实际,街道社区矫正 领导小组与各社区进行沟通交流,用心为帮教人员寻找并带给过渡性就业岗位,帮忙他们解 决生活困难,并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帮教管理活动。 三、工作思路 20xx 年下半年我们会继续用心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状况和 动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帮教措施,强化过程管理。认真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新状况、 新问题,用心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作出的努力。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进行。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省、市、 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社区矫正工作者要用心探索积 累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2、夯实工作基础,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监管和帮教工作水平。要用心根据各种 有利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用心构筑较为完善的社区矫正平台,为社区矫正 工作带给良好载体,提高对矫正工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矫正工作办公室内部台帐资料和 矫正对象卷宗资料的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遗失卷宗资料现象的发生。 3、深入拓展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用心主动 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途径,摸索新的管理模式。要针对矫正对象在转入矫正期,心理上都有 一种失落感,认为自我被社会、家庭抛弃,不安心改造的状况。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 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篇二】 做好矫正工作,对于实现“平安南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好处十分重大, 我们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工作,做到管理有序,工作落实力求使每位矫正对象在解除社区矫 正后都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围绕以上目标,我们的措施如下: 一、夯实工作基础 1、我街道总接收 129 名矫正对象,已成功解矫 101 人,此刻册 28 人,全年重新犯罪率 为零。今年新入矫 14 人,已解矫 9 人。根据党政领导、综合牵头、社会参与、分工负责、相 互配合的工作思路,我们认真抓职责落实,建立一套工作机制,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 运行。一是 11 个社区居委会都成立矫正工作站,由社区调解员负责完成社区工作任务。二是 民警、社区主任、调解员及法律工作者、五老人员共组成 39 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 促使矫正对象认罪服法,悔过自新。 2、充分利用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平台,利用社区信息平台及时将矫正对象信息输入平台, 做到“三清”“一迅速”,即人头清、监改类别清、矫正时光清,谈心家访,联系迅速。透过 网络平台有效掌握矫正对象的行踪和思想动态,提高了矫正工作的综合潜力,有效的控制了 重新犯罪率。 3、在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做好矫正对象跟踪管理工作和请销假工作,多次 与矫正对象联系、走访,做到与每个矫正对象月月见面,确保世博会期间无一例违法乱纪现 象发生。 二、因人施矫,抓好六环节 突出重点,抓好六个环节,一是抓好谈话环节,了解矫正对象心理状态,消除他们心理 负担和思想顾虑。二是抓宣传环节,按市区统一程序,准时通知矫正对象,由司法所所长告 知监督人,签订帮教协议。三是抓好走访工作,掌握矫正对象本人和家庭状况,有针对性的 制定方案,确保矫正成效。四是抓好教育环节,组织矫正对象进行矫正知识和矫正须知考试。 五是抓好公益劳动环节,对公益劳动表现定期讲评,作为司法奖惩依据。六是抓好请假审批 环节,对外出务工经商的矫正对象,司法所报请上级给予批准,由司法所进行外出前思想教 育,并提出行为要求和每周电话汇报及思想汇报活动,工作状况。 三、探索四个结合,丰富教育形式 1、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开动脑筋,想办法,改善和丰富教育矫正手段和形式;一是个别 教育与家长监督紧密相结合,家长是青少年矫正对象第一职责人,让家长监督和配合,提高 了效率。二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矫正工作者作为专职矫正人员,对矫正过程进行 统筹规划,制定矫正个案,确定阶段矫正目标。志愿者及调解员则根据矫正办的安排,参与 矫正工作,在一些专业领域带给兼职服务,构成层层管理确保不漏管。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 同时,我们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矫正对象不健康心理倾向,促进其心理尽快回归社会, 如矫正对象柳某入矫谈话中还存在一种想法,认为法院当初判决的较重,认为自我不是盗窃 行为在朋友家发生突发性的行为,我们和她讲你的本质是好的,你不论在犯罪前,还是在监 狱服刑时的表现较好,而且还获得 4 次减刑,减了五年九个月。透过谈话我们了解到她心理 还有一种爱面子思想,不想在登记表上填写判决资料。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期望你在假释期间放下包袱,对自我的犯罪行为真心悔改,努力学习些法律知识,调整好自 我的心态,多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多与志愿者交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四是课堂教育 与互动教育相结合,组织矫正对象每月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参 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去雨花台凭吊烈士,去南京*纪念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等地 方进行爱过主义教育。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透过社会的认同增强其社会职责感,与看守所监 狱服刑人员座谈,提高其遵纪守法和自觉理解矫正意思。 四、加强心理矫治力度 在如何让限度的减少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方面,我们坚持监管、矫正并举的矫正方法, 针对有些矫正对象具有冲动好斗的性格特征,及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重点采取了多帮一的 矫正方式,个别谈心及好友提示交谈来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正面看待社会事务,从 而走上正常的社会轨道。例如:矫正对象叶某是未成年人,又是流动人口,由于其父母没有 什么文化,每一天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平时管教方式简单、粗暴。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相当 严重,有事从不和家人讲,自入矫之后,我们从心理疏导入手,告诉他其父母也不容易,打 工收入不高,要租房还要培养你上学,吃了不少苦,你就应好好改造,来报答父母才对,我 们帮其树立自新意识,要对父母负责,要自尊自信。在公益劳动时表现用心,我们发现其闪 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促其质变。 五、主动想方设法帮困解难 在主动做好矫正对象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作为对矫正对象教育感化的切入点。如:矫 正对象唐某出狱后,剥权 7 年,以前房子拆迁,老婆已离异,无其他亲属,生活住房都成了 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唐某每一天来司法所,站在办公室,只讲一句话:“你们是领导,我就 找你们”。他一站就是一天,司法所针对这种状况多次找民政和有关部门协调,为其办理了低 保,每月 440 元,鼓楼区补贴慈善卷 130 元,另外又帮他办理了无房补贴,每月 300 元,共 870 元,真正解决了生活、住房问题。不但他本人十分感激,就连周围的居民都说司法所救 了他,再不好好改造就对不起政府了,同时,也体现了社区矫正宽容精神和人性 关爱的理念。 在今后的矫正工作中,我们一是探索教育转化工作新路子,帮忙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探 索适合本街道各社区特点和学习其他街道的经验,使我们矫正工作上新台阶。二是强化矫正 工作深度,家庭是矫正对象最贴近生活空间,我们坚持对矫正对象做到“四必访”,重大节日 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有重大变故时必访,不按时报道时必访;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矫 正难度和重点对不一样的矫正对象,还要进入其家庭生活深入细查,透过接触其家人了解并 掌握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就是让我们制定的矫正个案更有成效,促使我们的矫 正工作得以四个加强:一是深入家庭细查,加强个案矫正力度;二是发动各方力量,加强施 实矫正工作的温暖关爱的工程;三是加强矫正工作质量检查;四是加强矫正档案管理。透过 进入家庭深入细查,提高矫正针对性,有效性。以确保重点人员始终在管控监督范围内,防 止重新犯罪,从而不断强化矫正工作的深度。 【篇三】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起源与意义 社区矫正起源于西方国家,其产生与发展深受早期启蒙思想家和近代新派教育刑理论的 影响。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各国都在不断进行刑罚制度的创新,尝试用最有益的方式处 理犯罪和犯罪人,社区矫正就是这样一种刑罚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 看,刑罚制度已经从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进入了以非监禁刑为主的阶段。社区矫正是与监禁 刑罚执行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 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不脱离社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我国,于 2002 年司法部 成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社区矫正的有关经验进行了大量研 究,形成了《关于改进和完善我国是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报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 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2002 年 8 月,上海、北京在全国率先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3 年 7 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东六个省(市)先行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 作,拉开了新世纪我国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帷幕。2005 年我国又新增 12 个省(市、自治 区)作为社区矫正的试点省份,2009 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迅速,覆盖面稳步 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2011 年 2 月 25 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制 度明确的进行了规定,至此实施了八年试点工作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式成为了刑法的法条,为 我国进行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根本上的法律依据,这对我国的社区矫正的发展、完善、成熟 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社区矫正的实践的发展表明,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矫正相对应的刑法执行活动, 相对于监禁刑矫正而言社区矫正对社区服刑人员具有惩罚、教育、塑造、感化、治疗、控制 等多种社会功能。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让明显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安置于 社区范围内,与家庭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经过帮助矫正使其重新悔过,完成在社会化过程, 不仅有效克服了监禁矫正所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与交叉感染。而且体现了党和国家、社会、 家庭等各方面对犯罪的人性关怀,使犯罪对象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改造,顺利回归社会。而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全面规范了社区矫正从适用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到解 除矫正整个工作流程。制定出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 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要求和深化司法体制 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成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格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 管理,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负责部门与适用对象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 矫正日常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 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 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及协作机制,强化了检察监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 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 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 作的顺利开展。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必须依法执行,在社区矫正工作 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 用,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 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共同承担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职能。 社区矫正的对象,是符合社区矫正条件,被置于社区范围内进行教育、矫正的罪犯。在 《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了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实施办法中对于 剥夺政治权利的在社会服刑罪犯执行方式作出了特别规定,由司法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 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而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社区矫 正实施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并作出详细规定,进一步 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三、社区矫正的相关程序 1、法律文书的交接。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对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生效后的 7 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的各类法律文书及有关材料寄送至矫正对象居住地司法所,并要求矫 正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后 7 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 2、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社区矫正对象要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生效后 7 日内, 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办理登记手续,签订社区矫正保证书,接受社区矫正。 3、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过程 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刑罚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 4、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为每个矫正对象建立矫正小组,针对矫正对象犯罪原因、 现实表现、心理特征和矫正期限,制定矫正方案。通过定期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参加公益 劳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社区矫正对象要定期向居所地司法所汇报思 想及工作生活情况。 5、社区矫正对象的帮助服务。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协助矫正对象解决个人 就业、家庭、社交的问题,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的能力,避免 其重新犯罪,为矫正对象正常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6、社区矫正的考核与奖罚。社区矫正对象不服从管理,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违背社会 公德造成恶劣影响的,及时予以警告、治安处罚或提出收监执行、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的建 议。 7、社区矫正的解除。司法所对矫正期限已满,且矫正期间未重新犯罪,遵守监督、考察 规定的矫正对象,应当及时出具书面鉴定材料,报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备案,并 予以宣告。社区矫正对象因重新犯罪或者严重违反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或被收监执 行的,自羁押或收监之日起,自动解除社区矫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