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讲》学习感悟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十讲》学习感悟三篇

‎《三十讲》学习感悟三篇 本文仅供参考 ‎(篇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出版发行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争相学习领会,了解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并努力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十讲》已经成为指导和引领新时代各项工作实践的有力武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党员干部,深化贯彻《三十讲》学习成果,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一是在加强政治建设上作表率。对党忠诚,是党对每个党员的根本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必须永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对党忠心、对人民忠诚是每个纪检监察干部必有的政治品质。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一是要讲政治。积极践行政治机关干部要求,带头落实“两个维护”,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行职能职责的各方面各环节,时时事事处处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当好风向标、催化剂、把关人、监督员,成为“两个维护”正确信号的重要生成源、发射源。二是要重操守。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持续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尤其是加强对纪检监察篇的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宏大使命情怀,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三是要守底线。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严”字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和自己为人处事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去;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忠实履行职责,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中站稳脚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让党和人民放心。‎ 二是在勇于担当尽责上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一要敢于监督。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勇气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力量之源。凡事要想着职责所在,想着责无旁贷,对待问题,不回避、不推卸、不冷漠,以壮士断腕、猛药去疴的大无畏气概,坚持原则、揭露错误,让每一名党员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要严格按规矩、按程序办事,敢于拉下面子,举起板子,铁面执纪,不当“老好人”。二要善于监督。监督不是走马观花,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对关键环节“瞪大眼睛”盯住不放。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滴水穿石的韧劲,抓住监督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强化源头防控;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抓早抓小,堵住“破纪”走向“破法”的通道,严防小错成大错;要创新方式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工作举措与实践发展同步。三要勤于监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监督执纪问责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站。要有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的责任意识,勤勉干事,尽心履职,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坚持抓细抓常抓长,强化责任担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靠前监督,持续精准发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三是在狠抓自身形象上作表率。只有自身过硬,才有公信力、才有凝聚力、才有感染力。纪检监察干部,决不能在廉洁方面出问题。一定要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觉加强作风修养,增强定力修炼,保持道德操守,“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从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一要严守各项纪律。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纪检监察干部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纪检监察干部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必须自觉做到慎微、慎独、慎权、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仅在公众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是出入“无人之境”时,在舆论监督不到的“盲区”,也应依靠“慎独”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管得住手脚,只有自身过硬了,说话才能底气、干事才有勇气、碰硬才有锐气。二要培养高尚情操。“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自觉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追求健康的生活格调,力保贫寒之节、不求富贵之乐,追寻自由、充实、舒展、节制的生活理念,保持一种积极、热情、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修养品位的重要尺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以此为尚,孜志以求。三要主动接受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主动接受组织及群众的监督,时刻牢记“忠诚卫士”的标准并以之自律,在长期的坚持中使其内化为一种自觉。‎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要坚持做到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怕曲折,不畏艰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靠素质立身,靠品德作人,靠实干创业,靠政绩进步,就能成为新时代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开拓创新、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征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国企改革与发展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并引起深刻的变化。“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时最响亮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实践习近平治企新思想的主力军,“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新时代:国有企业是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标志着我们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走向“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的历史跨越。新时代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是对世界这个空间来说的,民族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时间来说的。目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转型,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头,进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企强,则国家强。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国企要走什么样的强盛之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企?国企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企作为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要做出什么样贡献?同时,又要适应这个新时代,改革和改造自已。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回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论述,集中前五年探索的成果与智慧,高屋建瓴,站在新的历史时空上,总揽全局,面向未来,举旗定向,抓住重点,对国企改革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做出明确表述。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呈现在新时代蓄势待发的新气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学习好、落实好党中央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部署。‎ 新矛盾:国有企业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击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与任务。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需要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国企在化解这个矛盾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发展的矛盾,是经济矛盾。不平衡,包括区域、城乡、经济结构、供给消费、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新制度、新产能、新动力和各种市场要素发挥的“不充分”。特别是国有企业自身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也在这个“不充分”范围。过去,生产力落后与生活资料的极端匮乏在初级阶段的前一时期得到根本转变,现在,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能过剩就是一种典型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够强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充分”。新的矛盾,向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新任务,在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国有企业应当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在今后五年,国有企业要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思想:国有企业是实践习近平治企思想的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 ‎ ,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五年,习近平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包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明确党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任务;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思路;提出“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的要求;提出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的要求;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国企领导干部的标准与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原则、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对于国资监管、混改、重组、国际化与供给侧改革,讲清楚,说到位,也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厚重感,这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国有企业治理思想,国有企业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中,要积极投入、认真学习, 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国有企业实践,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新征程:国有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报告用3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阐明过程。并且指出,一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二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阐明了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做大做强做优”是学者们讨论比较多、争论比较大的焦点问题。“做大”,中间也曾经停了一段。现在“做强做优做大”的看法,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对吉林考察的讲话。紧接着,2016年7月4日的批示内容是: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现在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一目标 ,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这一背景考虑,我们能更好理解总书记提出这一号召的意义。‎ 从十九大报告中,“新社会”是“站起来”的背景与基础,“新时期”是中国逐步“富起来”的过程,而“新时代”则是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富强”是联在一起的,但“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如果说“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那么“新时代”则是高起点的,它站在“新时期”历史成就基础上,从富裕走向强大,实现真正的“富强”。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来讲,大是“强”的基础,“强”是大的结果,而“优”是“强”的提升,也是“大”“强”的结果。‎ 从总的方面看,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搞好国有企业,是我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是其主要形式)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搞好国有经济,是巩固和增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第三,搞好国有企业,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四,搞好国有企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现在,新时代全方位经济转折已出现,并将延续几十年。在2035年直到2049年前,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不变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使命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新任务:国有企业要做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里,把国资国企改革和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强调在新时代继续进行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能够在国际市场和西方大型跨国垄断公司抗衡的,包括少数民营企业,主要还是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培育我国经济的新优势,为了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单独一段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报告中讲了不少新内容。例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的是什么?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也是一个供需动态平衡系统。‎ 十九大报告,对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这是对国企改革发展新的号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出了新的“进军令”。这里,突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两大改革任务。加上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构”三大系统。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该说,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出现,一个新的国企改革的蓝图也在形成。前五年国企改革夯基垒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积厚成势,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一个国有企业高目标、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 ‎(篇三)‎ 党的十九大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总书记在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十讲》即三十个专题,开篇点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接下来分别阐述“中国梦”、“一带一路”等话题,在基层干部读来是学习、是解疑、是顿悟,让干部更加清晰的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系统性的刻画进自己的脑海,为指导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引经据典,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鲜活。《三十讲》充分展现了总书记的语言风格,让干部读物更加鲜活生动。引用《西游记》、《三国志》、《尚书》等古典名句,读起来更会联想到一些中华优秀文化,读到了传承的历史味道、读出了借鉴的深刻用义、读悟了民本的发展内涵。通过学习感悟主要有一下几点:‎ 要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我们必须要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谦虚谨慎、勤奋刻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刻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不断发现工作中可以进步的空间,在勤奋中找到进步的方法,永远保持强大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