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数学论文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把信 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 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 手段,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 递信息。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 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而且作为教学信息的传输渠道与载体,其容量 大、效率高、节省教育投资,使其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主流的原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 的现代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民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的 教育更是应该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如今,我们又迎来了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来,让 数学课更加生动,有趣、有效,这是课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下面就数 学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谈谈自己的粗略的看法。   一、换位教与学   我们知道,所谓的学科有机“整合”,其核心就是要我们把现 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的运用 信息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 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 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所谓的学科整合,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信息技 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更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 灯片,用一用事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 的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环境的时代化,全球化。   课堂上,学生面对电脑,在强化了演示作用的同时,更加大了 互动作用的发挥,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在教与学双边的活动。在这一 互动中,又涵盖了以下三方面的互动:   1、师与生之间的互动。   由于有了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 流,变得简洁明快,如:教师希望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过程,教师用学具演示时,强调学生不要讲话,仔细看老师动手操作的 演示,可是课堂上还是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可当老师说, 看电脑时,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电脑屏幕上,认真看课件的演示, 从而明白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在结合教师说明 的同时,使学生很快找到了感觉,快乐的情绪自然表现出来。   2、师与电脑的互动。   教师在操作电脑时,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操作起来轻车 熟技,而电脑教学程序的设计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 指导。老师在操作过程中的自信、自如,更是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 发展。   3、是生与电脑之间的互动。   学生从电脑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能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 得以运用和展示,促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课堂上,教师设计的 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选做,答题完毕后,可以看看自己的成绩。当 成绩单跳出后,可以从中看到相关信息:有对、有错,还有错的原因, 有对高分数成绩的表扬,也有对低分数成绩的鼓励。这样有效得促进了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思考热情。   二、高效运用信息技术,生活中感悟数学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 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兴趣。比如教学 《年,月,日》教学中,首先应该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利用课件中的时 间小精灵来引出时间的重要性,引发小学生的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 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为突破教学由于地域、时空等因素的局限,利用课件把相关的 影视资料、动画、图像巧妙的加以组合,在教学中播放,有利于学生跳 出书本的局限,拓宽知识面。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 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创设一 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 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 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 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 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 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 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 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我《数字与编码》一活 动课时,从网络上搜集的有关编码的图片制作成一段影片,再加上效果 和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数字 与编码之间的联系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1、让信息技术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对数学的认识仅 仅停留于乏味的计算,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 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 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 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媒体 让学生从书本上学习数学知识扩展到从生活中获取相关信息。网络资源 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获取信息便捷快速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能有 效的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乐于去 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带领学生进入轴对称图 形的专题教学网站,专题网站里含有丰富的资源,轴对称的建筑物、植 物、动物、工具还有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剪纸、窗花,学生们被这些信息 所吸引,不仅对轴对称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轴对称图形产生了进一步 探究的欲望。网页中把实物图抽象成数学图形,配合一些揭示轴对称的 图形本质的动画演示,学生学习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 识轴对称的相关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拓宽了视野,了解了 社会,了解了自然,更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搜索,发现了轴对称图形在人们生活中美 妙的作用,了解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知道 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而且通过搜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适当的选择适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的内容,不能什么都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注意信息技术在数学 教学中的有效性,有时教师可以适当搜索好内容,以便学生在有限的时 间内更好的学习,避免无效地收集信息和受到无意义的信息的干扰。   2、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催化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 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 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 价与反思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从以 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 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 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 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创新 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教学《年、月、日》,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 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知道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 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日闰年的方法。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计 算机呈现的日历来探究每个月可能有多少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选 取不同年份来发现探索出大月、小月的天数,并且由此认识平年和闰年 的概念,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查找资料了解为什么要设立闰年和平年,并 且由此在小组内来归纳判断闰年的规律,全班交流,并且全体学生可以 通过网上万年历这个小程序举例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最后在了解了 年、月、日之后,学生可以自由地上网查找各种历史资料,结合所学知 识,小组内用 ppt 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发送给每位同学进行交流。这 是一节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活动课,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只 告诉学生一些平年、闰年等名词,没有告诉学生一个概念的内涵,更没 有告诉学生一条规律。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激发了思维,有助于学生探索 发现,合作交流,在整个过程中自主地完成信息的收集,转化和发布。 这一探索过程是常态教学所实现不了的。课堂由贫乏无味的概念课程转 化为有趣的探索过程,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每个人都俨然一个小数学家, 在介绍自己的新发现,或倾听或参与探讨。思维的丰富性导致了方法的 多样性和创新性,最终促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知识,促进了创新能力的 发展。学生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勇于创新,学生自己找到 的方法,无比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数学教学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延伸到课外,利用信息技术进 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比如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 数学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或者演示文 稿在网上发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 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 探究的乐趣。   3、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助推器   数学教学中,巩固性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重 要保证。练习既要讲究精练,又要有一定的量,同时要及时反馈,帮助 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目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 形象生动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口算除法》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按照过去 的常规教学方法,在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我还要安排学生做课本上的 习题,或者再布置一定数量的卷面作业,要求学生同一时间完成,从大 多数学生出发这自然是合理的,但是,怎么同时解决理解能力较强的学 生个体需求和关注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呢?传统方法往往只能限制发 展快的,牺牲发展慢的,采取所谓“一刀切”的办法。利用计算机网络 进行学习就不一样了,学生利用计算机随机习题库,进行了 5 分钟的练 习。结果是做了 8-20 题的有 4 人,21-35 题的有 8 人,36-60 题的 有 27 人,61-74 题的有 7 人,平均每人做 30 题。可以看出,反应快和 反应慢的学生做题速度相差是 10 倍,这种练习形式,题目随机出示, 相邻的计算机出题均不相同。学生每做完一题,计算机紧接着出下一题, 这样有了竞赛的意味。学生做正确了,计算机作出“正确”的反馈,做 到一定数量的就播放几帧动画以示鼓励。做错了,计算机又做出提示纠 正的反馈,遇到障碍还以查询相应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自主进 行的,做 8 道题的学生没有压力,觉得轻松愉快,做了 74 道题的同学 意犹未尽,全体学生兴致勃勃,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的提高。同 一目标段的学习内容,学生还可以多次重复选择,由于系统设置是随机 出题,学生面对的是知识难度相当的不同题目,这既避免了学生学习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厌倦情绪,又可以使学生对已经获得的内部经验性信息 进行有益的复读,从而促进他们将知识内化为技能。数学巩固中借助信 息技术的手段为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为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提供不 同素材,不同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了因材 施教。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充分展示学生 品质的时代,数学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 把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通过电脑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传授知识与自我 探索知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未来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给课堂教学带来从形式、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只要适时、适度、 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媒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 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