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课宣讲稿精选二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课宣讲稿精选二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宣讲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些体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100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眼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清晰的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一份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下面我从10个方面介绍一下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些体会。‎ 一、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和人民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有力有序有效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2%左右,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将会突破100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67%上升到70%。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都在答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事实胜于雄辩,我国抗击疫情和经济恢复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高超的判断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出席五中全会的代表发出由衷的赞叹,发自内心的表示:由总书记领航掌舵,我们一定能够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一定能够闯过惊涛骇浪,达到辉煌的彼岸。经过这次抗疫斗争的洗礼,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人民更加团结奋进,全党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25项主要指标,目前进展顺利,其中13项约束性的指标可以基本按期完成。12项预期性指标当中,绝大多数可以顺利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民生福祉各项指标预计全面实现,尤其是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那么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这在全球减贫史上树立了榜样。‎ 同时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转折性变化。2015年到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8%。北京由原来的80.6微克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今年进一步降到40微克以下,降幅48%。处置金融风险是以低调但是坚定有序的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进行,实施了精准拆弹,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累计估计可以完成大约97%,可以说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GDP相关联的个别的指标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无可置疑,这5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明年的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目前我们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行时,《建议》并没有宣布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是表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明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再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上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比原来预期的还要好,成色十足,分量很重,一定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十四五规划建议是总书记亲自领导,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 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编制实施了5个5年计划,这对于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5年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在行政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的依据,这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文件起草组。7个月来,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文件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的讲话,作出了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总书记亲力亲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就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关于文件的框架结构怎么样来定?起草组最初提出了两个方案,一种是串糖葫芦似的,条状或者说拉条子的结构。另一种是集装箱式的块状结构。比如,大家记得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时候,用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块状结构,那么这两种结构可以说是各有短长。经过充分的讨论,总书记决策采纳多数同志的意见,用条状结构,同时还要求要吸纳块状结构的一些长处。再如,总书记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中国的现代化新征程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所以这一次规划建议对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举措也都做了明确的部署。制定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测及思广义。去年的时候,总书记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前期的研究。中央财办和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高端智库等等60多家研究机构和有关的部门,就37个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了130多份研究报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也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的调研报告。‎ 党中央于今年3月份和8月份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第一次的时候还没有形成初稿,第二次有一个初稿或者说征求意见稿。‎ 今年8月初,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的吸收进来,齐心协力把实施规划编制好。‎ ‎8月16号到29号,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人民群众踊跃的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当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 今年7月到9月,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7场座谈会,包括党外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每一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和发言的代表亲切的互动,比如今年9月17号在湖南长沙举行了基层代表座谈会,会上衡阳市塔山瑶族乡的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他就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当面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他当时就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做了发言,总书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和参会的其他代表,包括像村支书、农民工、餐馆的老板、快递小哥、退伍兵等等,都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总的来看,这次规划建议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规划建议制定过程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的体现。‎ 三、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 我们党在做决策做规划的时候,历来重视对发展环境,特别是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判断。大家记得在2002年的时候,党的十六大就提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成就。现在20年过去了,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又作出新的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特点之一,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的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可以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明显。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改革发展稳定等等各方面任务都十分的艰巨繁重。这其中有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要辩证的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既要善于顺势而为,会开顺风船,又要勇于逆势而上,会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这一次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应对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就为发展赢得了先机,占有了主动。这也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危中有机克服了危就是机。那么在整个十四五乃至更长的时期,我们都要增强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在应对风险挑战当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要确保实现转为危机的话,我认为关键是要练好内功,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尤其是要做好改革、开放、创新这样三篇大文章。‎ 综合起来看,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定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特别是我们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更好的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四、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 我理解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当中,也就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也就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从我国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100多年的历史当中来加以理解。实现现代化是各国都在追求的目标。我们中国发展历程走到这一步,可以说很不容易很不寻常,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鸦片战争以后,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和无数的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中国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被称为是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之下,当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56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也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就是说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从第三个5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分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一贯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实际做出战略谋划。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三步走战略,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在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我们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呢?‎ 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到现在为止,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是10亿,我国有十四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种规模将会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的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的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走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的资源消耗不能像某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浪费,否则的话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的。第五,我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大家知道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年走的都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说中国式的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的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发展理念,也就是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总书记多次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那么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已经有5年,可以说深入人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历史的实践的逻辑的必然性。‎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国内循环为主,具有较为明显的封闭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循环,2001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加入WTO以后,利用当时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国际产业分工加快调整的有利的机遇,积极的参与国际大循环,有力的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 ‎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经济年均增长1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又是一个转折点。此后我国经济逐步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中国经济再平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大约10%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外贸依存度也就是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6年的64.5%,下降到2019年的35.7%。经济增长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等要素成本上升,同时在国际上我们也面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原来那种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传统国际经济循环动能明显的减弱,而我国内需的潜力却在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的增强,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大国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内需为主导,国内可循环,大小国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比如说新加坡外贸依存度多少呢,319%。荷兰154%,美国是多少?它是大国,外贸依存度26.4%,它比我国还低了9个百分点,但是这并不妨碍美国在国际上是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大国。美国的农业在整个经济当中占比不到1%,但美国的大豆等等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其他的大国经济是一样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对经济循环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因此我们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基本的路径。‎ 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可以说包含国内循环国际循环这样两个循环。‎ 经济循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从国内来看,我们要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等诸多环节的堵点,比如说像生产环节,就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业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分配环节,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也要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的结构。在流通环节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货畅其流。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已经由1991年23.7%下降到目前十四.7%,但是还是高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水平。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等等,要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在消费环节要优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我们还要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畅通国际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 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要把握新发展格局是什么?我觉得有三点。第一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的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它不是被动的应对和权宜之计。第二点,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国内大循环是基础是主体,参与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的必然要求。在国际循环出现不畅的情况下,我们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也有利于带动和激活国际循环,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从而使得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第三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层层要搞什么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在简称上,我觉得最好不要单纯使用内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方保护和小而全。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之后,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的响应,这个要充分的肯定,但我认为地方要找准在新发展格局当中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同时还要向交通上打通断头路,包括省界市界县界断头路那样,要撤出有无形的市场分割的壁垒,共同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五、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 建议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描绘,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的元素,这一段表述当中,8次使用了基本两个字,比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等。这表明2035年目标和2050年目标在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同时相对于我们原来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我国将于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提前15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6个“新”‎ 在每一条实际上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2035年目标和十四五目标都是以定性描述为主,这其中也蕴含着定量的要求。我们知道中央规划建议主要是管大方向、大战略的,他可以提出个别关键的量化指标,也可以不提出量化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从八五计划建议到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些建议多数提出了GDP增速的量化目标。但是十二五规划没有提出建议量化目标,这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没有明确量化目标,但是在起草文件过程当中,文件起草组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的部门,以及一些国家高端智库,其实在背后都做了大量的测算,心中是有数的。比如2035年远景目标,测算结果表明今后15年经济翻一番,年均需要增长4.73%,略低于我们测算的潜在增长率。目前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门槛是12,535美元。我国在2019年已经达到人均1万美元。所以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致相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增大,那么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也是一个客观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我们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5%的速度,远远的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年均3.6%的增长速度,我们的经济总量由原来世界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上升到16%左右,可以说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比十三五平均水平可能会有所降低,不少专家预测这个期间实现5-6%这样的增长是有可能的。‎ 其实在规划建议当中也暗含着关于经济增速的表述,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等等。总书记在全会讲话当中的要求,国务院在编制规划纲要的时候,要依据规划建议的精神,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利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之一,我们过去通常用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我们依然使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表述,但是内容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他的三个全面不变。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坚持系统观念的表述,也是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布局、新方略。在这个过程当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等,都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来加以谋划和解决。‎ 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规划建议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展开,有很多创新的思想和重大的举措。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议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当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所以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实践表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他即使卖给你,也可能会漫天要价,或者一旦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就给你断供,让你休克。因此作为一个大国,科技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永远不会成为强国。所以自立自强是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然自立自强,开放合作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其中应有之义,自立自强,是能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规划建议明确了科技创新的4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其中前面三个“面向”是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及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来的。第4个“面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总书记在2020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践当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想。这4个“面向”可以说为科技创新明确了主攻方向,或者说主战场。规划建议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个使我们想起了两弹一星科技攻关。现在我们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同时,时代发展了新型举国体制,并不是要简单的复制过去、回到过去,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企业在创新当中挑大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大家知道市场是技术迭代创新的重要的依托,我们过去实际上大量进口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比如2019年中国进口芯片是3055亿美元,可以说好多跨国公司,比如说像高通、英特尔等等发展壮大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离不开中国市场需求的培育。现在美国实行断供,但是我们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给我们国内芯片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用中国的市场需求培育壮大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我们相信中国的企业既有志气又有智慧,一定能够拿出硬科技,一定能够把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下来。规划建议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个是有具体的含义的。最近我们也在陆续的组建首批的国家实验室,要充分发挥这些科技创新航母的作用。同时我们国家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500余家,下一步要重组整合优化,我们还有很多综合性区域性的创新平台。建议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这是整个创新链的源头和前端。现在我们国家科技资源规模巨大,研发投入已经达到2.2万亿元,即世界第二位。而且今后还要继续的增加。现在全时研究开发人员有438万人,人财物可以说是具备的,关键是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力,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中国的科学家是聪明睿智的,只要落实好规划建议部署和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励志十年磨一剑,一定能够涌现出更多诺奖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宏观的资源配置结构上面要处理好金融、房地产和实体产业的关系,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能只是搞内部循环,不能形成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产业基础是指工业的4G,搞工业的老人很多都非常的熟悉,包括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现在好多人也讲,技术软件也是重要的基础。这里并不是讲基础产业,不是说像能源原材料等等基础产业,那么规划建议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同时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有所指的。前些年我们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等领域曾经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现在芯片等行业也出现一些盲目投资和烂尾项目,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平台经济、线上经济、共享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可以说是先进生产力的一个代表,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一些垄断现象,也容易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这方面社会上担忧和投诉其实还是很多的。我们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决不能野蛮生长。‎ 规划建议提出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就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句话看似很普通,但是有些同志还是担心,能不能做得到。这种担心,有道理的。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比重下降,也有它的客观规律性。我国制造业比重2006年达到32.45%的高峰,随后出现波动下降。去年2019年的时候降到了27.17%。我们对照一下,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如此,制造业比重美国1953年曾经高达28.3%,现在持续回落到10.9%。从奥巴马当政的时候,呼吁制造业回归,特朗普党政这几年也是不遗余力,但是收效很小,我们应当吸取一些国家产业空心化的教训,借鉴像德国、日本以及包括瑞士等等国家,始终重视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努力做大做强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本和根。‎ 以数字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一个大趋势。规划建议,特别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包括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我国的武器技术和应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位置,在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当中,我国的企业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今年以来已经建设了5G基站超过69万个,实现地级市5G网络全覆盖。像有些企业,百度、滴滴等等,已经在北京上海试开行无人驾驶汽车,乘客可以预约试乘体验,这也证明数字化发展,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也证明了去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数据列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并列在一起,可以说是富有远见卓识。‎ 回想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前几次工业革命时期,我国由于内忧外患都错失了良机,导致落后被动挨打。那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蓬勃兴起。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够踏上、一定能够搭上第4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巩固和扩大5G以及数字化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关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建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环顾全球,市场需求是稀缺的资源,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2019年的时候,我国的商品零售额相当于美国的97%,有很多机构预测,今年我们就可以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规划建议要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出了很多重要的举措。比如其中提到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现在我们有一些城市还在对汽车住房等等,有限购的政策,摇号的政策等等做法,将来要按照规划建议的精神,完善政策,来促进消费。我国假日经济十分的火爆,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也有人提出建议,说五一假期是不是可以改为5天,这样的话既不长也不短,如果出国的话可能是要嫌紧张,正好适合在国内旅游消费。‎ 在拓展投资空间方面,规划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扩大投资的领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等等。‎ 这里简要给大家介绍两个重大工程,一个就是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设计全长是1838公里,投资很大,周期也很长,其中成都到雅安已经于2018年12月开通运营。林芝到拉萨段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剩下的施工难度最大的就是雅安到林芝段,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有的专家形容就好像是在豆腐上打洞,因为铁路要穿过很多隧道,今年底开工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2030年才能竣工,但是我国的铁路建设施工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像青藏铁路建设等等,我们完全有能力建成川藏铁路,创造铁路建设史上新的世界奇迹。到那个时候,大家乘坐火车从四川到西藏将会是一道极为美丽的风景线。再一个项目,建议提到北斗产业化。我们知道总书记已经宣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正式的开通,目前全球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产业化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说是几千亿,甚至将来很可能是上万亿的大市场。‎ 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供农户处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农业农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十四五开局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规划建议也做了部署,主要就是明确后续的一些帮扶的机制,包括在政策上、资金上、机制上继续给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支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返贫。比如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我们知道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又叫做闽宁镇,是总书记担任福建省长的时候东西部协作的一个典型。如今这种东西部协作还在继续开展。规划建议提出一个新的举措。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主要是为了增强这些西部地区脱贫县,它的内生发展的能力。规划建议还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其中特别强调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我理解这里头两个问题很关键,一个是种子问题,就是粮种——‎ 农业的芯片,当然从全球来看的话,也基本上都控制在跨国公司的手里。美国的杜邦,孟山都,瑞士的先正达,三家跨国公司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种子市场。当然先正达在2017年由我们中化集团收购了,美国杜邦是世界最大的种业公司,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0%以上,所以我们在优良品种的培育方面,将来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再一个就是要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粮化、非农化。这次规划建议还特别提到要保护黑土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包括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等。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等这些在最近几年都已经制定了规划和政策措施。下一步关键是要落地落细、落实。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面规划,建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包括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等。‎ 这次规划建议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那么海绵城市建设大家已经比较熟悉,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今年一些地方汛期应对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书记对此充分肯定。任性城市是一个更宽的概念,主要就是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抵御重大灾害的冲击,包括像洪涝、地震、疫情等的冲击,减轻灾害损失,从灾害中迅速恢复,这就要求城市要提高建设标准,提高储备能力,优化空间布局,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来建设智慧城市。规划建议一方面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方面在农业农村部分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可以相信在十四五时期,随着这样两大行动的展开,我国城乡面貌和宜居宜业水平将会有一个新的大提升。规划建议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其中对租赁住房做了强调,比如说坚持租购并举,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实际上开辟了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的新途径。再如规划建议提出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现在我们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城市的外来人员等等新市民,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上广深等等,购房可以说面临很大的困难,需要寻找有效的增加住房供给的新模式,新途径。这几年长租房扩张的很快,也有一些存在过度金融化、存在暴雷风险,我们要推动长租房规范健康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市场化和保障性的住房租赁市场都要搞好,使人民群众特别是新市民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关于建成文化强国,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做了规划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建议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思路和任务。一个就是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求推动形成新时代,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此要抓住首要,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要抓住根本,就是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抓住重点,就是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等。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着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议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占GDP的比重现在已经达到4.5%,其中北京最高9.6%,湖南也相当高6.4%。按照建议的部署,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也需要数字赋能,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我们可以相信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这方面建议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举措,比如要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落实三大空间管控的边界,也就是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 规划建议对于碳排放达峰碳排放达到峰值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降低碳排放强度,也就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太阳排放达峰以后,稳中有降。十四五前4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了18.2%,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碳排放总量,现在在世界上还是最大的。总书记2014年11月宣布我国将于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在今年9月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们要力争于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个就是通过节能减排和植树造林等等,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0。当然这是2060年的目标要求了。考虑到今后相当时期之内,我们国家既要持续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又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要求是很高的,也非常的迫切。像北京、上海、深圳等等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城市,可以率先达峰、转向。规划建议,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要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实际上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近年来通过艰苦的努力,pm2.5浓度明显下降了,但是臭氧含量上升了,两者之间好像是具有一定的跷跷板的效应。当然它的形成的机理和有效的治理办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搞清楚。再如建议提出实施好长江10年禁渔,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涉及到长江大约28万渔民的转业安置,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稳妥的来推进,确保实现这个目标。‎ 建议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它的本质我理解就是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几年好像北京和河北的张家口承德之间,在水资源保护等等方面有生态补偿机制。浙江和安徽之间生态补偿也形成了新安江模式,在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能够顺畅的实现生态产品应有的价值,起到了对生态保护强大的激励作用。回想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在为了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当时严格的控制污染排放,形成了几天的“欧佩克”蓝,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将来“欧佩克蓝”一定能够成为新常态。‎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 改革方面规划建议提出的总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这两个“有”也是一个新的很重要提法。这儿简单讲几点,关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2019年底,我们中国共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我们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等市场主体,都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也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主体。规划建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又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也就是所谓“两个健康”‎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己人,我们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要求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今年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都有系统的阐述。回想2001年的时候,我们刚加入WTO,在全球500强当中,我国只有12家上榜,目前已经增加到133家,总数超过了美国居于世界首位,其中国有企业95家,民营企业38家。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建议的要求,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成为既大又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次规划建议也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文件当中提出对个体工商户要给予支持,因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这次疫情当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我们要通过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解决融资、租金、税费、社保等难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关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统一国内市场。要构建统一的国内市场,今年3月中央出台了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分领域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等市场化改革。比如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强调,要增强土地计划管理灵活性,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劳动力要素方面,明确全面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之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数据要素方面提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建议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建设行动,建立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放方面,建议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这些也都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贷款规模也比较大。近年来有少量个别的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上疫情冲击之下,国际上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减免债务的呼声也比较高,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导向,谁投资谁负责。要强化债务约束,同时我们要加强与世界银行等等国际组织的互动,积极的引入第三方国家企业来参与,形成决策共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为致远。‎ 建议还提出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比的话,我们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整体的竞争力也弱一些。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货物贸易长期保持大量的顺差,而服务贸易长期存在大量的异常。比如说2019年货物贸易顺差是502亿的5002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逆差是2594亿美元。前不久,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明确的提出,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我们也正在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在外资独资医院等服务业开放方面迈出重要的步伐。‎ 那么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发挥好这些高水平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的功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要求和重大举措。建议明确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次规划建议明确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十四五重大举措当中也提出了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当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我们每年都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建议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进行了系统的部署。一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为劳动报酬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当中的比重,这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也有利于激发人们通过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讲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那么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体。建议特别强调要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二是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这次建议当中特别提到了一个新的举措,就是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还有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我们国家现在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比较大,基尼系数现在大约是比0.46略多一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建议强调要完善再分配机制,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十四五时期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方面的任务还是很重的。这个在建议的前面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等等部分,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举措,包括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比重等等,实际上是相互呼应的。四是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我们现在中等收入的标准是家庭每年可支配收入10万到50万之间,有车中等收入群体生活通常比较宽裕,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比较强,是我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的支撑。目前我们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有4亿多人在世界上规模是最大的。展望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低收入群体上升为中等收入,那么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分配结构。‎ 建议还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因为我们国家有十四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议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现在实际上招工难,就业难也是并存的现象,根源在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不够匹配。为此建议提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在专门讲教育的那一部分,也特别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样的话就能更好的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我们相信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上,19世纪一定能够继续解决好就业最大的民生问题。‎ 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是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基础和关键。建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基础教育方面,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的人才。在终身学习方面,强调要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现在网络时代教育也正在深刻的转型。这次疫情也催生甚至引爆了网络教育,我们要利用好。‎ 同时对于学生的视力和身心健康也要保护好。总书记在这方面是特别的关心,建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有很多创新性的举措,包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等,这些都和我们老百姓利益切身相关。目前我国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那么由于有一些省份财力比较弱,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有时候会出现缺口。前几年也曾经出现养老金发放困难的一些情况,那么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就会有更好的保障。‎ 从退休年龄来讲,现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通常是在60岁以上,比如说德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它实际上有个计划还在逐步的延长。我们国家男的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方面实际上做过很多的论证和研究,可以早点提出这个方案,给人们一个适应过度的时期,将会更为稳妥。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养老保险。那么我们国家现在第三支柱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还是一个短板。将来要规范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健康,更可持续。‎ 建议还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特别是深刻总结新冠分研疫情防控的经验,提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法,防护网的重大任务。一是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强化它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等方面的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落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的责任,创新依法协同机制。二是要完善指挥调度,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三是要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可以说人人有责,也是人人受益。‎ 建议首次明确了实施积极应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可以说未富先老,少子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13%提高到现在的18%,而人口出生率由10%千分之11.9降到千分之10.5,实行二胎政策之后,曾经出现很短暂的生育小高峰,比如说2016年出生率达到千分之12.9,但是目前又出现了生育率的降低,现在大约是一点,就是说妇女总和生育率现在是1.6左右,明显的低于2.1人口平衡的生育率水平。所以建议提出,一是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运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说要通过降低这3亿成本,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优先落实好现行的二胎政策。考虑到计划生育长期以来是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如果调整起来的话,那么事关重大事关长远。所以建议并没有提出实行家庭自主生育政策,但是我们要优先落实好现有的二胎政策,同时还指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可以说为将来是留有余地和空间的。二是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那么许多退休老人身体实际上还很健康,经验也很丰富,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让他们发挥余热,继续创造社会价值。三是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建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安排,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好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市级层面要发挥前线指挥部的功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要发挥桥头堡功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议设立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对于在复杂环境下,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重大指导意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处于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的更加深入一些。要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的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建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其中有许多重要的举措,比如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制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类活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增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像我们现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还是比较高的,不论是大豆、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等。还要维护金融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的安全,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提防和和蓄滞洪区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等等。‎ 建议提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贯彻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也是第一次提出来,是重要的前瞻性的部署。建议围绕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提出了重要举措。包括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发展先进作战理论,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壮大战略力量和心意心智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型领域协调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 建议在这方面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真抓实干,来解民忧,疏民怨,暖民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要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要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练和斗争。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我们既要敢于斗争,敢于碰硬,又要善于斗争,讲究斗争艺术和策略,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团结大多数,搞好大联合,不要四面出击,不搞关门主义。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善于利用多边机制,更好利用国际体系的力量,遏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要做好宣传,特别是外宣工作,树立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最广泛的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同志们!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研究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文秀同志为我们做了一场权威准确的辅导报告,包括紧紧围绕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回顾了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深入分析了是事务站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或事物,或是四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深入解读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课宣讲提纲 ‎  同志们:‎ ‎  大家都知道,每到关键节点,我们党总会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把脉定向、规划未来、开启新程。2020年10月29日,在举国关注和世人瞩目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根据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今天由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一次集中宣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本情况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8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科学提出“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重要举措,聚焦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描绘了未来5年乃至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折不扣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部署。‎ ‎  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  (一)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  全会一致认为,一年来,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  (二)充分肯定了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 ‎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  (三)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 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  (四)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  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  (五)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9个方面远景目标 ‎  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  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  3.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4.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  5.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6.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  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  8.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9.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六)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  全会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  (七)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6个方面主要目标 ‎  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  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  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  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  (八)提出12个方面重点工作方向 ‎  1.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2.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  3.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  4.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5.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6.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7.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8.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9.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  10.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11.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  1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  三、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几点意见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推动X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  (一)充分认识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调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乘势而上、奋力前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二)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的内涵 ‎  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要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上下功夫,以此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动工作。一要准确理解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新进步新成就,深刻认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政治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要准确理解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着力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三要准确理解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势,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发展着力点,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四要准确理解把握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到实处。‎ ‎  (三)紧密结合实际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要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来X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作出的各项部署结合起来,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全力实现“六稳”“六保”,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告知高质快速发展。当前,要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做好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对接工作,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充分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内涵,科学确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坚持开门搞规划,多形式、多渠道征求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变成汇聚社会智慧、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加紧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兑现为民惠民承诺,落实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措施,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  (四)切实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 ‎  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推动本部门本单位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市委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要把全会精神纳入各类班次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阐释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一系列重大论述,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及时报道全省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的实际行动和成效。由宣传部会同省有关部门组成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赴各地开展宣讲活动,以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感受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全面宣传“十三五”时期我国和我市发展的重大成就,大力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凝聚起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  我就宣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