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语文计划总结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 ‎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基本以安徽省2006年实验区中考题型为主要模式,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适度增加了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基本做到了客观、全面的考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试题满分100分,共分语文积累、阅读、语文综合运用和作文四大板块。其中语文积累20分,阅读32分(包括现代文阅读20分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语文综合运用8分,作文40分。‎ 总体来看,这套试题题型接近中考而又有所创新,难度适宜、结构合理。全面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理念。缺点在于考查内容不全面、题量偏少。‎ 二、具体分析 ‎1、试题难度适宜。‎ 试卷在难度上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使尖子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试题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侧重考查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靠死记硬背来得分的试题较少,主观性试题比例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试卷结构合理。‎ 试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语文积累、阅读、语文综合运用和作文的安排与中考“一卷四块”的设置完全一致。实践证明,这种结构设计简约、科学、合理。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的安排更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考查内容不全。‎ 虽然整体安排合理,但试卷在具体小题目上的设置是有所遗漏的。比如卷面书写、课外古诗词、议论文阅读、口语交际和名著阅读的缺失,其中名著阅读和议论文阅读的缺失无疑是最大的缺憾。无论从中考题型,还是从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来看,名著阅读和议论文阅读都应该作为重要的内容来考查。这样的导向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4、试卷题量偏少。‎ 试卷总共20题,通过考试的具体情况来看,题量是偏少的。大多数学生用了不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即完成了试卷。题量偏少除了上文提到的考查内容的缺失外,更重根据是阅读题本身设计的不合理。‎ 从我们平常考试的经验来看,阅读题以3题为宜,从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内容来看,课文体裁是诗歌(1单元)、议论文(2单元)、小说(2单元)和文言文(1单元)。可见,议论文和小说应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主要内容,而试卷竟忽略了这些。如果能再加一题议论文阅读,题量可能会更适当。‎ ‎5、部分题出得不够严密。‎ 如第6题填关联词语第(2)题:“_____学习_____要靠理解力,____要靠记忆力,____理解力和记忆力____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个过程。”这句话选自《从三到万》,由于命题者删掉了后面的“哪一个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这一表示结果的句子,使这一句的关联词语无法填。按原文意思第一个空应填“因为”,但学生从题目中找不到“因为”后面的结果。‎ 三、几点建议 ‎1、考查内容应更全面。‎ 考查内容应立足于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在内容方面卷面书写(中考是以设置卷面分来体现的)、口语交际、名著阅读和课外古诗词不应遗漏。而阅读题应根据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内容设计。‎ ‎2、题型设计应更灵活。‎ 特别是“语文积累”这一项的题目设计比较呆板,应更灵活一些。第3—6题的设计都不太灵活,特别是诗文名句的考查,仅是写上句或下句,缺乏灵活性强的理解性默写。‎ ‎3、试卷素材应更新颖。‎ 试卷素材的选择应新颖,题目设计应增强时代感,贴近现实,贴近2006年。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