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年工作总结及 2021 年 工作计划 一、2020 年工作情况 2019 年,xx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 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标准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 活动,全面履职尽责,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 (一)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 ——企业开办退出更加便利。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 平台,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时限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内。推出“秒批” 服务,个体户设立、注销以及自然人有限公司设立申请符合条件 即时审批通过。推出深港通、深澳通“注册易”服务,实现足不 出港澳,一站式注册 xx 企业。联合税务、社保等部门建立“企 业简易注销一窗通”平台,企业注销最快 1 个工作日内办结。在 全市推广运用统一地址库开展商事登记,有效解决虚构地址问题。 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 50.5 万户,累计实有商事主体达 327.7 万户。 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 251.6 户,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 首位。 ——行政审批服务更加高效。整合食品、药品、医疗器械、 化妆品、工业产品等行政审批服务,推进构建“大审批”体系。 实现即来即办事项 82 项、“不见面审批”事项 102 项、“秒批” 事项 14 项,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主题服务 18 项。食品 经营许可“申请人承诺制”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动产抵押登记 改革积极推进,登记业务下放辖区局办理。在全国率先实施商事 主体滚动年报改革试点,创新建立市场监管联系人制度,年报质 量大幅提高。手机查档改革再次入选中国政府网“互联网+政务 服务”典型案例。药品零售许可改革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 施,行政临时禁令、技术调查官制度有效建立,与 32 个部门建 立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首批 8 家知识产权保护机构 入驻中国(xx)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调解队伍顺利组建, “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启动运行。推动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 域新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62 家(累计 76 家),建立保护工作 站联盟,有效对接企业维权需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 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试点,电商专利侵权案件实现 24 小时 内判定。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查处侵权案件 x 件,同比增长 x%。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质量有效提升。出台实施打造国家知 识产权强市工作方案。修订完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政策,共资助 奖励企业 x 万家,金额达 x 亿元。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 保险扶持政策,专利权质押登记金额达 x 亿元,专利投保保障金 额达 x 亿元。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xx 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 产品在深交所正式挂牌。2019 年 1-12 月,全市专利申请量 x 万 件、授权量 x 万件,同比增长 x%和 x%。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 x 万件、授权量 x 万件,同比增长 x%和 x%;PCT 国际专利申请 量 x 万件,占全省申请总量的 x%,连续 16 年居全国第一。全年 商标注册量同比增长 x%,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同比增长 x%。 获中国专利金奖 5 项、广东专利金奖 9 项。 ——清费减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医疗、教育、金融、 房地产等领域涉企收费检查,有效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组织开展 全市转供电环节电价整治,督促 816 家转供电主体退费 5902 万 元,惠及终端用户 8.2 万户。开展中资银行收费和进出口环节收 费专项检查,督促退还多收价款 x 万元。制定计量器具强制检定 管理制度,落实计量器具检定和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费用减免 政策,共减免企业相关费用近 3 亿元。 (二)市场竞争秩序更加规范 ——执法稽查工作成效明显。加大执法力度,全年立案 1.96 万宗、结案 1.72 万宗,罚没款 2.52 亿元,移送公安 210 宗。保 健市场乱象百日联合整治成效突出,共立案 140 宗,总案值超 25 亿元,占全省 80%。圆满完成了文博会、高交会等重大展会 现场执法保障工作。加快智慧执法办案、涉案物品管理系统建设, 完善重大执法活动统一指挥、智能调度机制。“云上稽查”获 2019 年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大要案查办力度有效加大。查办了《流浪地球》网络侵 权案、无合法来源燕窝案、声牙盒子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打击商 标侵权“有为行动”获总局甘霖副局长批示肯定。扫黑除恶专项 斗争持续深入,共摸排涉恶涉乱线索 587 条,移送公安 280 条, 联合公安打掉团伙 17 个、窝点 41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469 人。 ——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深入推进。严格执行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市、区政府及各部门文件 264 份,开展 第三方审查评估,有效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 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违法 行为,查处了近年来全省系统首宗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案。 ——消费维权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实施促进消费 35 条举 措。首次发布各区消费环境指数及重点行业指数。推进消费领域 信用体系建设,对 8752 家企业开展消费评价指数测评、绘制指 数地图,有效引导消费,倒逼企业优化服务。建立“比较试验+ 团体标准+标准实施+社会监督”维权新模式。与香港、澳门消委 会建立异地消费维权合作机制,促进大湾区消费维权一体化。全 年处理消费纠纷 34.51 万件,同比增长 13%。 ——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更加有力。深入推进限塑专项整治, 大力推广使用塑料购物袋替代品,查处限塑违法案件 367 宗。与 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建立政企协作监管机制,针对重点产品、重 点时段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查处网络违法案件 2704 宗。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xx)中心获批建设,全年查处违法广 告案件 2400 件,同比增加 55%,罚没 2680 万元。文明城市创建 工作圆满达标,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三)民生安全更有保障 ——食品安全战略实施步伐加快。近 1.2 万家 200 平方米以 上餐饮单位和 2600 多家学校食堂全面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智慧监管,建成“熟食中心”14 家,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85 家, 全市公办学校食堂 A 级率达到 100%。“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 地”作用有效发挥,完成快检 160 万批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3700 场。食品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追溯系统覆盖全市学校食 堂和 500 平方米以上商场超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市 长担任市食药安委主任。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 食安办现场验收。成功举办首届 xx 食品安全美食节。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食品从农 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制定发布小作坊生产加工团体标准。开展 特殊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创新餐饮服务监管方式,在全国首创实 施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完善食品抽检制度,全年抽检食品和 食用农产品 13.6 万批次,抽检合格率 98.3%,抽检覆盖率达到 9.06 批次/千人,居全国首位。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微商、 酒类、水产品等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食药志愿服务模式获总 局孙梅君副局长批示肯定,志愿者人数超过一万名。 ——药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xx 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 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市委常委会审议。建立疫苗管理工作联 席会议制度,组建疫苗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联合卫健部门对全 市疫苗配送企业和接种点实施全覆盖检查。推动市政府与赛诺菲 集团签订中法疫苗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展执业药师“挂证”、 医疗器械“清网”、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 完成医院机构 62 个品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提升工作。成立全国 首家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研究院,处理药械风险信号 1162 个。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稳步推进,15 个品种通过评 价,居全省前列。建成 xx 市中药科普基地。全年抽检药品 5124 批次,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达到 99.9%。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特区电梯使用安全若干规 定通过市政府审议。率先强制开展电梯载荷试验,全口径抽检电 梯 12471 台。大力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更新改造大修 601 台。 完成特种设备法定检验 29.7 万台次,全市电梯定检率达 99.3%。 推动实施气瓶信息化管理,气瓶电子标签装配及信息录入率达到 99%。96333 应急处置平台有效处置电梯困人 10261 宗。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开展民生消费类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 4650 批次,同比增长 5.3%。组织实施家用净水器产品 质量比对提升,开展 1075 家企业产品质量“问诊治病”和问题 产品“清零”行动。狠抓电动自行车、学生用品等重点产品质量 安全整治。加强质量安全科普宣传。 (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xx 市推 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2019—2020 年)》,会同相关单位印 发 x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3”方案,推动市委成立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立足全市农业农村实际,以深汕特别合作区 为主战场,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农业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加 快,发布供深食品标准 300 个、配套评价细则 100 余项,通过评 价的 80 个“圳品”贴标上市。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全面深化,推 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 xx 市政府签署全面深化农业科技领域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国际食品谷建设正式启动。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 育力度,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1 家、市级“菜篮子”基地 24 个。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全市 7 个“大棚房”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生猪肉品市场平稳供应。完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设立 疫情检测预检点,在全省率先实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 100%自检, 有效防控疫情传入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 创新猪肉市场流通机制,组织生猪供应商到生猪产区开展产销对 接,推行生猪“点对点”调运,有效保障 xx 肉品市场平稳供应。 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有效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 共卫生安全。 (五)质量标准水平显著提升 ——质量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中国质量(xx)大 会,王勇国务委员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全球 51 个国家 和组织的 1000 余名嘉宾出席。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 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 部署 23 个方面 141 项重点项目。改革创新市长质量奖,率先分 类设奖,引领全领域全方位质量提升。2019 年 5 月,我市因推 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标准建设成果丰硕。“标准+”战略向纵深推进,对标达 标提标行动完成对标企业 322 家,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新入选 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企业 153 家、年度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企业 21 家。全市共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44 项,累 计 2170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57 项,累计 4643 项。推进中 药质量标准建设,起草中药质量标准 70 个,被《中国药典》收 载 19 个。新增落户我市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TC/SC/WG) 3 个,累计 76 个。两名本土专家分别荣获 2019 年度 ISO 卓越贡 献奖、IEC 1906 奖,为我市专家首次获得该国际奖项。我市成功 创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计量检测认证工作有效加强。组织开展全市珠宝首饰、 眼镜制配、3C 认证等领域监督检查 1252 家,责令整改 130 家、 立案查处 118 家。建设农贸市场智能计量监管系统,在 21 家农 贸市场成功试点应用。组织计量标准器具考核 387 项,核准 307 项。顺利承接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办理 CCC 免办证书 1651 份。推进“xx 标准”认证,全市 37 家企业 52 个产品和服 务通过认证,颁发首张地方性、自愿性物业服务认证证书。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 创新研究院落户 xx 并加快筹建,着力构建以量子计量基/标准等 为核心的先进测量体系。全国唯一国家级核电运营产业计量测试 中心获批筹建。仿制药评价生物等效性研究和化妆品监测评价 2 个实验室获评国家药监局首批重点实验室。xx 市瑞康药物临床试 验与评价研究院揭牌,为全国首家独立从事 BE 临床试验的机构。 xx 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挂牌成立,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数 字电子、体育用品、营养食品、车联网产品等国检中心,以及国 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xx 医疗器械审评认证中心、市药检院 光明分院、市检测院光明实验室、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 全评价中心建设加快推进。xx 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测试基地开工 建设。市检测院组建第一届理事会,法定机构改革扎实推进。 (六)监管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机构改革高质高效完成。完善机构设置,突出智慧监管 和业务统筹,强化稽查执法力量,厘清划转职能职责边界,科学 划分内部事权,机构运行更加顺畅。积极争取机构编制资源,在 职责增加的基础上,公务员及事业编制增加 347 名。顺利承接市、 区两级农业、畜牧业管理职能,完成 269 名在编人员转隶。做好 全系统 3000 余名干部职工定岗任职工作,实现各项业务工作平 稳过渡、新划入职责无缝衔接。 ——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加快推进。三级智能指挥体系架构基 本形成,完成 1 个市级指挥中心、10 个区级分中心、72 个监管 所节点建设。全视通系统初步建成,全局业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实 现一屏总览。政务通 APP 上线试运行,日常政务和监管业务实现 一屏操控。建设市场通 APP 和“ixx”APP 市场监管专区,在全市 率先实现法人事项移动办理,公众服务初步实现一屏通办。强化 大数据应用,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智 慧监管成效明显提升。强化信息技术保障,信息系统问题减少 80%,网络安全保障有效加强。 ——指挥协调机制有效优化。加强智慧市场监管指挥协调机 制顶层设计,“信息接收、信息处置、任务分派、信息反馈、数 据分析、通报考核”六统一运行模式加快形成。统筹专项执法任 务管理,实现全局专项执法任务统一归口、闭环管理。建立重大 突发事件处置“四个一”机制和“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应急 管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实施各类投诉举报线索统一登记分派, 全年接收各类咨询投诉举报工单 183.74 万件,同比增长 26.08%。 建立工单高效处理机制,职业索偿人投诉举报件拦截率 41.62%, 基层处理职业索偿工单同比减少 81.96%。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完成系统内双随机 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升级改造抽查平台,实现双随机检查全流程移动办理。建立检查、 对象、人员、表格、结果、数据“六融合”检查模式,相关业务 领域检查量减少约 50%,有效降低对企业干扰。制定部门联合监 管实施意见,全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部门达到 27 个,有效规范监管行为。 ——信用监管不断加强。信用数据归集范围不断扩大,78 家单位 7355 个数据项、513 万家商事主体(含注、吊销)1.02 亿条数据纳入征信范围。信用信息披露力度持续加大,行政许可 和行政处罚双公示率达 100%。商事信用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系 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联合奖惩功能嵌入全市 12 个部门的工 作流程,累计实施激励措施 737 次,限制“老赖”任职 1.3 万人, 限制企业登记备案 54 万家次。全国率先制定多版本企业公共信 用信息报告标准。深信 APP 在全国信用 APP 观摩大赛中获全国 示范推广项目奖。承接牵头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职责。 ——社会共治开创新局面。“星期三查餐厅”“九号查酒”“农 产品任你查”“星期一查电梯”“街坊察市场”等系列新闻媒体主 题宣传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成功举办“3·15 国际消费者权 益日”、诚信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活动,开展世 界知识产权日、计量日、认可日、标准日等主题活动。社区食品 安全社会共治、药品安全社区服务网、“食事街知”基层调研等 活动深入推进,“食事药闻”“知保中心大讲堂”“质慧说”以及 保健食品“五进”等活动有声有色。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 14 场, “xx 市场监管”公众号蝉联全国系统微信影响力市级榜第一,粉 丝数超过 100 万,舆情应对工作连续三年获评全市先进。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把学习教 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局党 组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17 次、深入基层调研 98 人次,编发理论学 习摘要 153 期,完成立行立改任务 43 项,围绕 15 个专项集中治 理任务确定 154 个整治事项,圆满完成阶段整治任务,我局在全 市第一批主题教育推进会上介绍经验。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开展 改革创新研讨会、执法办案机制辩论赛、“改革创新我建言我实 践”征文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方灿宇 同志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受到习近平总 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两个单位和两名个人获评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双先”“双优”,一批优秀干部和组织在全国 系统法律知识竞赛、执法电子取证技能大比武、全市党建演讲比 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改进机关作风,整治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问题,组织开展作风纪律督察 196 次、第三方明察暗访 4 次,发出督察通报 5 份。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推广应用视频 会议,以市局名义发文和召开会议的数量同比减少 52%和 31%。 强化廉政教育,上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学习教育平台”,编发党 风廉政风险警示 4 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风政纪案件线索处 理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成全系统所有基层党支部换届,对支部 书记实施全覆盖轮训。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41 个。 ——干部选拔和队伍建设成效突出。始终把好干部标准挺在 前面,旗帜鲜明地提出“四个导向”“八条原则”,大力选配德才 兼优干部。推动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发挥职务职级“双通 道”“立交桥”作用,完成 2358 名公务员职级套转、1158 名公 务员职级晋升,较好地解决干部积压问题,营造了崇尚实干、敢 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法制建设有效加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立法项目加快 推进。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咨询、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 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 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 规范。探索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机制,制定了第一批轻微违法行为 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清单。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全年受理 复议案件 351 件、答复 647 件、应诉 274 件。政务公开工作进一 步规范。 ——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根据机构调整,及时修订完善 政务、行政、财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制度。政务信息质量进一 步提升,多篇信息获国家总局领导和市领导批示。加强督查督办, 形成“月度公示、季度通报”制度。严格执行接待、物业管理、 公车使用等制度,积极处理物业历史遗留问题,机关事务管理进 一步规范化、精细化。 二、2020 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0 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广东、xx 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 上级工作部署,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保稳定,抢抓粵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进一步推 进改革创新,加快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效能, 为我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做出 市场监管部门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 xx 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 年。在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的同时,着力抓好以下 9 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保障民生安全 1.深入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 安全责任清单和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推进落实党政同责。 全面完成食品安全战略 13 项工程、60 个项目建设,制定食品安 全战略工作方案 2.0 版。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进度,完成全市 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改造和软件管理升级。全市民办学校食堂 A 级 率达到 60%,累计建成熟食中心 20 家以上。完成国家食品安全 示范城市创建验收工作。组织编制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 规划。 2.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追溯体系 建设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认证。婴幼儿食品、 大型肉制品企业自查报告率率先实现 100%。开展餐饮质量提升 行动,落实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加强网络订餐监管,提升餐 饮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守护行动,强化校园及周边 200 米食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管。推进食品抽检工作改革,提升抽 检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全年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达到 13.5 万批次,抽检覆盖率保持 9 批次/千人以上,抽检合格率保 持 98%以上。 3.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推进落实《xx 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 安全工作若干意见》,加快药品监管八大体系建设。加强疫苗、 血液制品、特殊药品以及植介入、无菌等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经营 使用监管,强化祛痘、面膜、祛斑等高风险和特殊用途化妆品质 量监管。开展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加 强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开展疫苗等生物制品风险监测。高质量 完成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 4.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动出台特区电梯使用安全若干 规定。加强电梯、涉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监督抽查易发故障场所电 梯 6000 台以上。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开展安全评估 600 台以 上。建立气瓶安全溯源制度,全面推行气瓶信息化管理。建立电 梯智慧监管平台,完善 96333 应急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电梯监 管效能和应急处置水平。 5.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比对提升 和“问诊治病”行动,指导和督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集中 开展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家 居用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以及舆论关注的热点产品,强 化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加强环保产品监督,大力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任务清单和落实台账制度。建立完善考核评价 制度,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工 作。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高标准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样板村。 2.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设立农业食品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建一批产业 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 进农业总部经济建设,全市认定农业龙头企业总数不少于 120 家。 加快建设国际食品谷。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利用模式,组织开展“美丽田园”建设。推进“菜篮子”基 地认定工作,认定市级“菜篮子”基地总数达 140 个。推进供深 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供深食品标准 170 个,新推出“圳品” 不少于 400 个。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和生物育种高科技企业,办好 2020 年第 27 届亚洲种子大会(xx)。 3.抓好生猪屠宰及肉品保供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 生猪屠宰监测,严防非洲猪瘟疫情。探索建立供深生猪长效机制, 出台屠宰场应急运行补贴政策,推进供深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保 障我市生猪和猪肉市场平稳供应。稳妥做好市内家禽屠宰场关停 工作。加强饲料和兽药管理。 (三)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修订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照后减证”。升级“开办 企业一窗通”平台,将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员 工参保登记、公积金开户整合为一个流程办理,将开办企业时间 压缩至 1 天。探索商事登记行政确认制,推进简化境外投资人办 理商事登记的身份证明材料。畅通企业退出渠道,完善“企业注 销一窗通”服务,探索商事主体除名制度。加强运用统一地址库, 加大虚构地址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高商事登记质量。推广应用 电子营业执照,提高网上全流程办理比例。 2.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市场监管“大审批”体系, 进一步整合许可和服务事项 15 个以上。持续开展“减材料、减 环节、减时间、减跑腿”行动,大力推广“秒批”“不见面审批” “全城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主题服务,扩大告知承诺 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适用范围。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推 进食品经营许可远程视频核查试点和电子证书管理。推进优化港 澳中药产品进入内地审批流程,争取特定区域或机构临床急需药 品和医疗器械进口政策在深落地。对标获得信贷指标及合法权利 力度指数世界最高标准,深化动产抵押登记改革研究。加快企业 档案查询共享“无纸化”进程。 (四)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合规性承诺、临时 行政禁令、技术调查官等制度落地实施。探索建立惩罚性赔偿制 度。加快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建设,完善纠纷多元 化解决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 法力度。推动建立海外维权平台和数据库,完善海外维权法律援 助机制和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试点工作。 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联盟和工作站网络作用,健全信息沟通 机制,有效对接企业诉求,提升维权服务水平。 2.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环境。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 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 30 个以上。 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若干措施,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新模式。 启动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推动设立知识产权金融联盟。探索建设 xx 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标 准化工作力度,推动形成标准研制与专利布局有效衔接机制。争 取试点放宽境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准入条件。大力培育商标品牌 示范基地,推进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建设。加快知识产权智库 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积极配合推进 xx 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五)着力提升质量标准水平 1.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制定全市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年度 计划,加强督查考核,推进“质量提升十个专项行动”等各项任 务落实。健全质量激励机制,引导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加强质量人才培育,推动大中型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支持 xx 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建设。开展质量指数评价,研究建立 行业标杆企业数据库,引导行业、企业对标赶超。 2.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xx 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实施“标准 +”战略,出台对标达标工作指南。出台《xx 市地方标准管理办 法》,研制地方标准 50 项以上。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快 在新兴产业领域建设 xx 标准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在生命科技、 智慧城市等领域组建标准联盟,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联盟。 发挥 xx 标准促进会作用,推动发布团体标准 100 项以上。培育 20 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或成为企业标准“领跑者”。 扩大“xx 标准”认证范围,涵盖产品和服务 15 类以上。 3.夯实质量基础设施。争取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 务试点。推动国家药监局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 心落户 xx。加快推进无人机产品等三个国家质检中心、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 价中心等重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六)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1.加强稽查执法。进一步理顺三级执法办案机制,推进智慧 执法办案系统建设。建立稽查情报中心,加大情报研判和线索摸 排,着力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型案件、大案要案。紧盯民生热 点难点和市场投诉焦点,聚焦市场突出风险隐患,坚持系统治理、 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电子产品、虚假 广告等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及时整顿行业乱象。加 大涉黑涉恶线索的深挖摸排力度,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向纵深开展。 2.加大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消费维权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支持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出台全市消费评价指数,大力推 进消费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活禽、限塑、野生动物、文物市场 等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市场经营秩序。高标准推进全国互联 网广告监测(xx)中心建设,持续强化广告导向监管,筹办第一 届互联网广告峰会并争取永久落户 xx。深入贯彻实施电子商务法, 规范网络交易市场。强化计量检测认证机构监管,推动完善绿色 产品标准认证体系,提升计量认证服务水平。加强价格执法,组 织开展水电气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价格收费检查,切实减轻企 业和群众负担。 3.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探索制定公平竞争审查规章。推 动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探索将地方立法等纳入公 平竞争审查范围。试点实施独立审查制度,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委 员会,推动审查方式从自我审查向相对集中审查转变。建立公平 竞争审查公示制度及统一公示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置限制竞争行 为,修改、废止一批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争取国家市场 监管总局授予 xx 反垄断执法权限。 4.加强市场监管法制建设。加快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制修订工作。加强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 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行政复议诉讼事中事后指导 机制,解决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平等问题。完善执法公示 平台,进一步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公示。创新普法方式,努力 营造全系统懂法用法、全社会学法守法氛围。 (七)着力完善新型监管机制 1.加快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推进智 慧市场监管“1234 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点、线、面和社会监 督“四位一体”智慧市场监管新机制。加强各级指挥中心建设, 完善“1+11+78+N”三级智能指挥体系,加快建设“监督网、检 测网、执法网”,实现全局监管执法任务优化、一体联动和协同 处置。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建立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 系,完成与上级“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对接。持续完善政务 通、市场通,强化区块链、人工智能、5G 等技术应用,进一步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 2.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双随机抽查与信 用监管等方式有效结合,持续深化本系统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 和全覆盖、常态化监管。加快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 建设,建立完善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健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 事项清单,推动部门间抽查结果共享交换和互通互认。探索“互 联网+双随机监管”,实现全市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 3.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建立更具弹性的 审慎包容监管制度,在新经济领域建立实施准入许可容缺登记、 行政检查“包容”、行政处罚“容错”、信用惩戒“宽容”监管机 制。推行柔性执法,动态更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 清单。研究制定规范和监管措施,加强对社交电商、网红电商、 抖商等新兴电商领域监管,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探索建立“试 点容错”扶持机制,推动市相关部门定期编制重点新技术新产品 推广应用目录。 (八)着力打造诚信 xx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协 调机制,加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统筹组织力度。加快启动 特区社会信用条例立法,制定完善全市失信记录信用修复规范和 联合奖惩机制。积极争取入选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努力 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 2.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应用。深化与国家、省信用平台数据共 享合作,扩大信用数据归集范围,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打造成全 市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构建“信用+”应用体系,推动“信用+ 许可”“信用+资金资助”,因地制宜试点打造“信用+产业园”, 探索开展“信易贷”“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系列项目。 积极推广“企信惠”。 3.健全商事信用监管机制。在许可登记、信用修复、经营异 常名录移出等业务中推行信用承诺。制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企 业个性化信用信息档案,实施分级分类和差异化监管。完善市场 监管领域红黑名单的认定标准和奖惩规则,推动信用奖惩措施应 用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领域及事中事后监管等环节。 (九)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和深化主 题教育成果,加快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持续推动基层 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打造集政治、文化、服务功能为一体 的机关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加强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 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民满意机关。 全面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2.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进一步细化明确职责事权 划分,推进部门机构职能优化、运转协同高效。强化干部能力培 养和业务培训,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市场 监管队伍建设。坚持“四个导向”,探索知事识人的干部考核评 价新机制,构建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旗帜鲜明鼓励担当作为。完 善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推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入常态 化管理阶段。加大基层支持力度,最大程度补充人员缺口,推动 人财物向基层一线倾斜。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 任”,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发挥依法行 政廉洁从政学习教育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干部廉政风险警示教育 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降低 廉政风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 防各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准确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 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