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动态生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生命活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动态生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生命活力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动态生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生命活力 ‎ ‎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它不仅仅是一门预设课程,更是一门真实的、不断生成的课程。所以品德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世界、生活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就精辟地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那么怎样使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生成性资源,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当中,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呢?‎ ‎  一、关注生成,贵在价值引导。‎ ‎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如我在上《秋天的收获》一课时,在课堂上,介绍家乡果实丰收的学生把一个甜甜的芦柑奖励给了答对题的小朋友。这一场景是我事先预设好的,但没有料想,她兴奋地说:“我想一口把它吃掉。”当听到与我心目中的答案不相一致时,我仅仅考虑了这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应扼杀,而忽视了怎样合理地引导。‎ ‎  这节课上的这一场景,让我真正了解到,如果对“生成性教学资源”‎ 不进行价值引导,它们将只是一些情境或信息而已,毫无价值可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才能有效生成活动,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  二、捕捉生成,贵在善于挖掘 ‎  [案例]《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片段实录 ‎  师:我们先来看小品《盼盼和4个小伙伴上学去》‎ ‎  (5个学生戴上头饰进行小品表演)‎ ‎  师:小朋友,看了小品后,你知道盼盼为什么会迟到呢?‎ ‎  生1:盼盼贪睡不起床,因为他晚上太晚睡了。‎ ‎  生2:盼盼找不到袜子,因为他乱放东西。‎ ‎  生3:盼盼大便时玩小汽车,耽误了时间。‎ ‎  师:小朋友,盼盼迟到了,你迟到过吗?为什么迟到?‎ ‎  生1:我没有迟到过。‎ ‎  生2:我也没有迟到过。‎ ‎  师:小组里讨论一下,你迟到过吗?为什么迟到?‎ ‎  (学生于是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闲聊)‎ ‎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也就是说,教学活动过程不是预设不变而是不断生成的。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从开始的积极参与到后来的不想参与,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按着预设的活动方案进行。她把学生当作了小品中的盼盼,都有迟到过的经历。殊不知,现在的孩子大多很早就上学了。如果上学有迟到过的现象,也是早读时间迟到,离真正上课的时间还早得很,因此学生说没有迟到过是非常自然的事。‎ ‎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材是范例,是活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活的,而不是预设不变的。如果教师只顾按预先设计一步步走下去,而不善于捕捉新的生长点的话,那么活动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当好“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天使”,善于经营活动,用真实的活动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  三、抓住生成,贵在及时评价 ‎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受自己教案的限制,而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通过适时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 ‎  因此,教师不能受自己教案的限制,而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通过适时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 ‎  如一位教师在上《风儿吹呀吹》时,当讲到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时,让学生思考:风的利用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和快乐时?大多数学生答到:电扇产生的风给人们带来了凉爽,风发了电给人们带来了光明,风使风车转起来为我们带来了快乐等。可只有一位学生答到:“我要让风送水给在沙漠里口很渴的人”。教师面对这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没有“稍纵即逝”,而是带头鼓掌表示赞赏,并及时评价到:“你不但是一个爱动脑筋、敢于探索的好孩子,而且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样的赞赏和评价激发和保护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这一生成性资源“熠熠闪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