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音乐学科德育渗透
音乐论文之音乐学科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对人的审美教育。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是小学音乐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名音乐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实质是应当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只不过是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过分的强调了音乐课中的技能含量,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没有被教师广泛地关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 所以,我自从教小学的音乐教育以来,就十分重视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的正确审美取向入手,提高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的功能渗透。 一、让音乐欣赏流淌出培养高尚情操的甘露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他本人的整个人生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教育应当积极围绕着人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现在的小学生大 多数缺乏情感操行的挫折教育,他们习以为常的是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如何让小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正确判断人世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第一要务。 现在的小学生,爱时尚,爱追星,爱谈论心目中的偶像,喜欢青春派的流行音乐。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真善美,从而辅助性的校正小学生的人生目 标,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以为上好欣赏音乐课是一个极好的载体。通过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包括器乐的实际演奏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沿着正确 的轨迹发展,使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让音乐体验传递出塑造健康人格的力量 音乐体验是对音乐旋律表述的一种心灵拷问,是人们对音乐欣赏的不断理解,不断挖掘精神领域内涵的结果。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不断地对外界体验与 认识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们的对音乐体验的德育信息传递,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比率颇高,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普遍存在着自控能力差,道德概念尚不完整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个性化人格缺陷严 重。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同学,自幼父母离异,跟随姥姥生活,性格孤僻,有严重的自闭心理。有一天,我发现了他很爱唱歌,而且嗓音还很好。针对这个同学 的特殊情况,在组织学校合唱队时,我把他吸收进来,鼓励他让他参加活动。安排他在音乐欣赏课上去讲音乐家贝多芬是如何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的故事。对此,我在上音乐课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个性人格存在严重缺陷的同学,通过体验音乐让学生们学会成长,学会交往,以摆脱自卑孤僻,心神散漫的心理现象。 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参与其中是关键。聆听音乐进行冥思欣赏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前提,学习演唱演奏音乐是体验音乐的载体,而教师语言的磁力性是开启学生体验音乐的接口。所以说,一位语言优美,语音磁性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行走于课桌间进行的语言描述,娓娓叙事地讲解,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凝神聆听,摒注呼吸游走 于音乐课上了。面对每一堂音乐课,我都十分注意声音的柔美性,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从而坚定同学们自我塑造的健康人格。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要改变音乐课仅限于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的小天地,我开发了命题音乐课。如,文学与音乐、今日旅游唱民歌、节日与歌曲、走出国门看谁知道的外国歌曲多等与地理、历史、语文相关学科的互动式音乐课。 1、音乐旅游式。让同学们说出名山大川,指出省份,说出当地的民歌舞曲或唱出民歌,跳起歌舞等。 2、节日与音乐式。让同学们说出民族节日或外国的节日,学唱节日歌曲或跳出节日歌舞等。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端午节等。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是使学生们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们的德育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了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功能。音乐 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在音乐教育中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渗透相结合;是在传授解惑的前提下与培养音乐能力相结合;是在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而 形成的一个侧重点。音乐课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音乐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出一个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可造之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