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德育工作之感悟 齐抓共管、持之以恒
班主任论文之德育工作之感悟 齐抓共管、持之以恒 德育工作之感悟安溪县蓝溪中学 李城墙 提倡和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人们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心理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个比喻生动说明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给每位教育工作者敲了警钟: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几年的班级、年段德育工作,我感悟颇多,本文从班级、年段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三个方面来浅谈我对德育工作的一些感悟。一、加强班干部建设与改革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对于班主任来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过硬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级集体运作的骨干和核心,是班主任管理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一个班集体的团结与否,与班干部的工作密不可分。但是大多数班级的班干部都是班主任直接任命,挑选一些学习优异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传授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这些班干部不论工作好坏,始终是终身制。久而久之,这些干部们则形成了明显的干部心理,凡事则觉得有优越感,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甚至有的班干部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强权就是硬道理”;而那些从未当过“官” 的学生,则明显地处在被管理和被统治的地位,两者差别很大。有的班主任老师掌握着班级的“生杀大权”,让一些父母有能耐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而不管这个孩子的道德素质怎样。有的班级虽然换了班主任,但新的班主任还是大多延用老的班干部,使这些班干部形成了“娇”、“傲”之气。而大多数同学总认为自己不行,不如那些干部同学,于是他们的自卑心理就更明显了。有的则与班干部形成了对立情绪,造成了开展工作难的局面。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同时也造成了班级工作的被动。在新时代的德育要求下,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功能。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加强班干部思想作风的建设,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求班干部树立服务意识,让干部懂得,当干部是受集体的委托,要对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负责,要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第二:教育干部要处理好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搞好工作的基础,班干部在同学面前不能摆架子,不能强迫命令、简单粗暴,应和同学们打成— 片,积极为大家服务。在工作中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时,班干部要以高的姿态,大的度量影响同学,不能与同学吵骂、甚至动手。第三:班干部在思想上与班主任要高度统一,要领会班主任的指令和意图,如实向班主任汇报情况。凡是为了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在背后散布对班主任非议的干部;凡是在老师面前说假话和出于嫉妒、私愤而说别人坏话的干部,一定要严肃教育,教育不改者,采取必要措施。第四:班干部要有长远眼光,从高一起要有三年的目标,把如何配合班主任建立优良的班风为自己的使命。要敢于制止不良风气,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有临时观点。当班内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可以随时召开班委会,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使班内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使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危害,自觉改正。把不良行为的苗头即使扼制住。在班内设置意见建议箱及时了解学生的呼声。2、积极摸索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并且根据具体班情、学情分别进行班干部改革试验,初期效果良好,具体改革方案如下:第一种改革方案:实行班长、团委书记负责制即首先由全班同学选举产生班长和团委书记,其次由班长和团委书记组阁产生班团干部成员,最后班主任批准正式产生班干部,班长、团委书记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并且实行每月的班干部民主测评。形成全体同学→班长、团委书记→全体班团干部成员→班长、团委书记→班主任→全体同学的班干部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可以比较大的发挥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二种改革方案:实行民主集中制即首先班主任制定班委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其次由班级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推荐人选交由班主任审核,最后班主任将审核通过的侯选人提交班级由同学表决选举产生班团干部。形成班主任→全体同学推荐候选人→班主任审核→ 全体同学选举产生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保证所产生的班干部在班主任的控制之内,可以防止学生的拉帮结派。总之,班干部的改革都要因班情、学情而异,改革的方案有千万种,只要有利于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都是好方案、成功的方案。二、建立健全富有人情味的班级激励机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我们要学会赏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些欣赏赞美。让你的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牢固树立起你在学生心目中的“精神父母”高尚而可亲的形象。这样你的管理就充满了人情味儿,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总结如下几种措施:1、需要激励。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第一个要素。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归属需要、情感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和发展需要,并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2、目标激励。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因此,结合学生实情,创立“名牌”的愿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现念。我们班级提出创建“健康向上”的高一同层次最优集体,这需要全班付出辛勤劳动,以事实、以行动、以成绩来证明。3、参与激励。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如“ 班级公约监督小组”、“班级一对一学习小组”等都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参与了班级管理,强化了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再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4、竞争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强调的是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我要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应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这样,就会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其中较突出的是把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化为重要的激励要素。从而,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5、评价激励。良好的班级形象在年级、学校备受关注,班级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注意,为维护自身良好形象,自身有意或无意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同时,良好的班级形象与班级的正确舆论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享有较高民主,当个别学生做出或将做出有损集体形象的事时必受到其他学生的监督、制约、强大的舆论力量有助于压制不良行为,班级集体良好的风貌得以进一步改善。三、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与心理的教育1、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起模范作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坚决不能做,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使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 。比如,要求学生早上不能迟到,班主任自己要严格做到每天早上预备铃一响,就站在教室门旁,日久天长,学生也就很自觉地克服迟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各种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日常工作当中,有的班主任自己的弊端不是一样很难改正吗?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往往被当作学习榜样,他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有可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学生。有的班主任反映自己的班级越来越难管,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事实也的确如此,试想,自己迟到的班主任如何去教育迟到的学生呢?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有的班级由良性向恶性发展的势头。众所周知,“路长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长期与学生相处,学生自然就会了解班主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学生“看透”班主任时,班主任仅靠“责骂”来管理班级已经是永远不够的了。班主任更多的要以你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和管理你的班级。可以这么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怎样的学生,带出怎样的班风和学风。2、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应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这就要求班主任能从多角度分析,因材施教。如果班主任只是牧羊式管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班级统一管理和个人习惯的矛盾。例如,有的学生散漫,上课总迟到;有的学生活泼,自习课总是影响别人。怎样处理这类事情呢?一些班主任笼统采取了“制止” 的方式。如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违反纪律,决不轻饶。这种方式,减少学生犯错误的可能性,对一定的事情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也有不利的方面。其一,容易使学生成为管理的“对立面”。其二,不利于学生端正对待班级纪律的态度。例如,对待迟到的学生,班主任如果都采用罚扫班级卫生一周的方式,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迟到了大不了罚扫一周的班级卫生。这样并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教育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分析学生的差异,多采用“劝导”的方式,“牵牛术”方法,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材施教。再如,对那些思想行为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自然会爱他们,而对那些“问题学生”,许多班主任则以训斥为主,殊不知,这样便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爱心偏离了轨道。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地贴上“坏学生” 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班主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简单地把他当作坏孩子。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比如我们高一年段的学生,有多少是因为他们家庭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所以孩子们犯错误时,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与帮助,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工作能够用一杆子插到底的方式吗?面对失败或成功,孩子最需要的是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与应有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刚与柔是辩证统一的。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他需要全体德育工作者齐抓共管、持之以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