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计划总结之《平面镜成像》教后感
物理计划总结之《平面镜成像》教后感 在上《平面镜成像》一课时,我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在实验室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使这节课的氛围营造、节奏调节和重难点的突破上比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回顾教学过程,有一些可喜的变化,也有诸多不足,现在小结如下。 一、变化 1、变“填鸭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前上《平面镜成像》时,都是我通过演示平面镜成象,再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这样做虽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但却不利于对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采用“分组探究式实验”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平面镜成像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观察现象到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能自主地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他们通过对平面镜规律的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知道该怎样去研究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变“重结果,轻过程”为“过程与结果并重”。 以前上课,我较多地把眼光放在学生掌握内容的多少、学生解答习题的能力的提高上,很多时候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过程及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启发,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实验活动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的探究实践获得知识,对知识要点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因而他们对知识的消化掌握就比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要牢固的多,从而也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 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让学生阅读书本,自行设计实验,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引导,在实验设计方面学生动手能力还欠缺,以至有些同学做实验的方法不正确。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很多学生刻度尺与玻璃板的位置放置不准确,使测量的物距和像距不够准确,造成错误结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