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区委双轮驱动战略调研报告
区委双轮驱动战略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年初,区委书记蔡洪在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政府全体会议上基于新区建设中客观实际,提出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结合近期全省开展的“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海洋海岛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这一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通过对相关乡镇、企业的走访调研,从具体如何实施、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进行了研究思考。 一、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的意义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阶段看,可以大致的分为三大阶段:“八五”之前的渔业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八五”至“九五”期间旅游占主导的阶段,“九五”之后工业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呈现“渔”、“景”、“港”三个阶段演变前进的特点。这三个阶段的产业一直处于全市引领地位。但是,他们都是属于资源消耗型发展,随着岸线、土地等资源的消耗,的发展优势、后劲在逐步下降,而其他一些与资源条件相近、产业结构类似的海岛县区,具有后发优势,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海洋海岛开发建设方面的工作都在加速推进,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态势。但是我们拥有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成熟的产业基础,有着一支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未来发展大有空间。随着新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既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的任务。蔡书记正是基于对发展形势的客观把握,从加快新区建设整体推进的战略高度,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途径,提出了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战略。 1、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是顺应新区建设分工的客观选择。 国务院对新区的批复中确定了未来主要就是要构建大物流、大能源,作为我国战略物资储备、配送、交易基地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成为继深圳、浦东、滨海新区之后,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发展,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明晰。沪、甬、舟三地港口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三地在产业、金融、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接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目前,《新区发展规划(送审稿已经完成,新区未来的空间发展布局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确定了以本岛为主体,建设包括岱山岛、大长涂岛、鱼山岛、衢山岛、洋山岛等区域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核心圈,构筑国际旅游、六横临港产业、金塘港航物流、嵊泗渔业和旅游、特色生态保护五大的发展方向。顺应这一发展态势,客观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明确分工、错位发展,通过加快发展以涉港涉海金融、海洋物流、海洋旅游、现代商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以海工、海洋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来取得更大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国际高层次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客观要求加速扩大发展优势,积极把握新区建设产生的政策“洼地效应”,资本扩张新一轮机会,在新区建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是确立今后新区核心地位的关键举措。 从新区建设“一体一圈五”的空间布局来看,是新区开发开放的主体,花园城市带的核心,还涉及3大功能。“双轮驱动” 战略的实施,能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业发展也将带动先进制造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能加快沈家门、勾山区域退二进三步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推进朱家尖、桃花、白沙、登步等岛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提升;推动展茅北部产业拓展带、六横临港产业、国际旅游等各功能区块产业集聚,形成整体联动发展态势。而且《新区发展规划(送审稿)》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岛开发开放主体,大力推进海上金融商务区建设,发展船舶融资等涉港涉海金融,成为海上花园城的核心区。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是抓城市功能的提升,就是抓城市品位的提升。通过六横跨海大桥、大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串联,构筑城海交融的海上花园城市,形成新区集聚提升的发展格局,引领从“沈家门渔港时代”迈入“莲花洋时代”,并大步走向“东海时代”,成为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确立今后新区的核心地位。 3、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在产业发展的各个历程中,一直都是处于产业领先的位置。但是在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中,我们清晰感受到了沿海市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速,我区竞争优势渐趋弱化的双重压力。当前我区乃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产业转型的问题。以低成本、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岸线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旦资源耗尽、低成本比较优势丧失,那么发展的动力、后劲就感觉明显不足。所以“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一是有利于做强现有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海洋旅游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基础技术向现代新技术的转变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有利于做长产业链。目前,我们的制造业、服务业只是把加工、总装、景点观光等环节做大做强,而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金融、信息等产业链的支撑环节还需要重点突破。从产业互动角度看,船舶修造等临港工业所释放的物流等服务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供给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矛盾将长期存在,需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三是有利于做大块状经济。通过强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推进六横临港工业、国际旅游、展茅北部产业拓展带做大做强,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发展块状经济;四是有利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港航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主导产业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4、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是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内在要求。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能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对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水平、低效益产业的改观,也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空间的改观提升。既能为政府创造更多的财政税收,贡献更多的民生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同时能有效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渗透于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指数,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如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从的产业实际和未来新区建设的方向来看,“双轮驱动”战略实施空间布局上,先进制造业向展茅北部产业拓展带、六横临港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向城区和朱家尖为中心,连同桃花、登步、白沙等岛屿形成北部海洋旅游休闲居住圈集聚;产业布局上,主要发展涉港涉海金融服务业、海工等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业和商贸旅游业四个领域。其主要实施方式考虑如下。 1、冲击高端,服务新区,吸引涉港涉海金融集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涉港涉海金融服务是伦敦等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保持最高效盈利模式的主要法宝,也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领域。 努力建设海上金融商务区。新区海上金融商务区的打造,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也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双轮驱动” 战略的实施创造契机。从其他三个国家级新区建设经验看,海上金融商务区的建设就是未来新区中枢神经的打造。未来的就是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滨海新区的于家堡、两江新区的江北嘴。我们可以参照借鉴这些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对照经验,吸取别人所长,规避别人之短,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央商务区。从实际优势看:一是处于海洋科学城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二是是个近岸岛屿,与临城隔海相望,不同于其他新区金融商务区,有着明显的海洋特色;三是陆域面积5.56平方公里(陆家嘴1.5平方公里、江北嘴3平方公里),留给公众的生态、休闲、人文空间相对其他新区金融商务区多,空间优势突出;四是已有开发强度相对较低,现有工业设施较弱,具备适合高起点规划和开发成本低的后发优势。因此通过集约发展、打造精品,海上金融商务区建设一定能够成为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全新平台,创造海洋海岛保护与开发的全新模式,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吸引金融机构抢滩登陆。建设海上金融商务区的重心和着力点在于吸引金融集聚。建议借助区域合作,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引入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在金融商务区建立票据结算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以及涉海业务中心总部,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区域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设立服务海洋经济的专业性分支机构,大力吸引法律、会计、广告、咨询、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驻,将建设成为新区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做好先行先试,创新金融产品。以海上金融商务区为载体,积极争取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探索金融创新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与新区优惠政策相结合,建设金融创新区。探索具有海洋特色的航运金融产品,增强海洋经济的金融服务功能,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导向,吸引涉港涉海现代服务业集聚,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金融仓储、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业务。针对大宗商品,在金融商务区开办跨境贸易结算、离岸金融业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将打造成为新区的离岸金融服务中心。开发直接融资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在海上金融商务区从事涉海债券发行和股权投资,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支持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开发间接融资产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在开展船舶抵押贷款、船舶按揭贷款、在建船舶抵押贷款、船舶出口买方和卖方信贷业务,加快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 2、优化结构,创新技术,发展高质高效的先进制造业。 坚持把培育和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做到技术先进、产业先进、结构先进和管理先进,促进临港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坚持技术先进,推进船舶、水产加工产业技术改造。继续巩固水产加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积极引导水产加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稳固国外市场,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推进本地船舶工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扶持本地船舶(配)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能力;通过合资合作、企业引进等形式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强船舶产业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技术交流与协作,形成生产协作网络;积极依托船用商品交易市场和信息网络等平台,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改进营销方法,不断增强我区船用配件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持产业先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生物医药为重点,以现代物流和海洋旅游为支柱,以临港石化、海洋清洁能源和海水综合利用为重要补充的“2+2+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结合产业实际,先进制造业领域现阶段要重点推进海洋装备制造业与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以六横临港产业为主平台,加快技术引进,提高海洋装备制造的研发设计能力,统筹协调发展海洋装备制造的各种资源,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推进六横小郭巨临港高新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临港高新产业项目引进,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展茅北部产业拓展带为主平台,以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药物和医药中间体等为主要技术产品,加快海洋生物科技研发,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坚持结构先进,鼓励制造业集群化联动化。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集群优化横向结构,通过产业联动优化纵向结构。以功能、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通过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化、模块化发展,向展茅北部产业带、临港工业集聚。延伸和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边界,推进两者融合、联动发展,推进制造业向研发、物流、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延伸。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主要是工业技术化;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主要是海工、船舶等制造业和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的联动;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重组等手段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新产业取代旧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海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 坚持管理先进,建设本土先进制造业品牌。构建适应先进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构筑先进制造业后备人才基地,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形成一批能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带头人和骨干管理队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培养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为先进制造业输送优秀、合格的生产工人。抓好品牌培育,支持有条件的船舶和水产加工企业和产品争创名牌,依托六横临港产业,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3、区域协调,统筹资源,形成功能互补的港口物流链。 港口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新区五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物流岛,到2020年,预计新区港口吞吐量达到4亿吨以上,的港口吞吐量为1.5亿吨,占新区总量的37.5%。所以我们要在大物流、大航运、大路网和大联动四个方面做足功夫,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港口物流系统,支撑国际物流岛建设。 积极促进新区大宗商品“核心圈” 向南翼辐射,建设大物流。从新区空间布局来看,岱山及其周边区域将是新区未来建设国际物流岛战略的实体区块,如何与岱山配套、协作将是在新区背景下面临的新课题。空间上主要是延伸,围绕六横-虾峙,将东白莲、汀子山、佛渡岛、凉潭岛和铜钱山屿等岛屿规划建设成为物流岛,同时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为契机,通过虾峙东白莲区块、六横涨起港区块、聚源区块等港口物流功能分区建设,打造新区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核心圈”的南翼辐射区。产业上主要是合作互补,侧重扶持与岱山错位、配套产业,做大做强船舶修造、水产加工等,不断创造物流需求。功能上主要是增值,与“核心圈”保持一致性,由储运、中转向加工、交易方向转型升级,延伸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 探索组建大型运输船队、推进滚装运输产业,发展大航运。造船业发达,港口岸线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完全具备组建大型运输船队的客观条件。要积极培养上规模、上档次的专业航运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大批的海运企业,资源统筹,采取合作的方式组建大型运输船队,特别是大力发展滚装船[1]队。滚装运输具有装卸效率高、港口投资少、产业带动性强等优势,滚装运输市场也拥有良好需求前景。应适时引进滚装物流项目投资,在六横、虾峙等一些港口岸线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滚装码头,形成海运、仓储、配送一条龙的专业整车物流网络,将最终打造成新区重要的滚装物流码头基地。大航运离不开大港口的支持,六横集装箱中转码头、凉潭岛矿砂中转码头、浙能煤电中转码头等都是港口物流建设的一些重大项目,加快实施这些项目必将对大港口、大航运、大物流的新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以六横岛至宁波跨海大桥和大通道为主体,构建大路网。发展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必须先行。新区规划建设环湾大通道,而是新区建设南翼主战场,随着开发开放,迫切需要打通与内陆的交通网,从而融入大陆腹地。一方面要加快启动实施六横跨海大桥建设,研究大桥公铁两用的可行性,争取实现海铁联运,打通南向与大陆之间的交通动脉。另一方面是加强论证并谋划朱家尖至登步至六横大通道项目,把新区的花园城市核心和三大特色功能有效串联、整合联动。 承接梅山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实现大联动。保税(港)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上。具有“西靠梅山保税港区、北临综合保税区”的绝对区位优势,应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最大限度承接两大开放口岸双辐射带动,打通新区贸易大通道。一是以六横为主体,承接梅山保税港区的辐射带动。梅山保税港区虽然采取封关运作,但是港区内的许多企业需要区外企业配套,保税物流可以带动周边物流。装备制造加工、化工金属分拨、船舶交易服务等都是梅山保税港区的主导产业,六横可以在这些领域积极谋划合作,引导产业结构与保税港区功能接轨,做好观念、机制、决策和服务的对接。二是承接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可以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洼地”对资源的吸纳集聚效应,与保税区协调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设施建设,运用政策联合招商,借助政策优势培育与保税港区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吸引优质项目、大型企业和生产要素向本地集聚。 4、提升层次,走向国际,做强海洋旅游与商贸服务业。 旅游和商贸是建设新区花园城核心的主要环节,旅游业要完善产品、优化布局、走向国际;商贸服务业要在商业布局和业态上多做文章,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品牌和企业。 以自在园、娱乐海湾建设为载体,形成旅游新格局。整体旅游布局以山岛为核心,联动朱家尖岛、桃花岛、登步岛、白沙岛等构筑新区五大功能之一。依托佛教文化,形成世界级佛教旅游胜地,大力发展禅修旅游;依托海洋文化,围绕邮轮、游艇、海钓、康体等旅游新业态,打造国际海洋休闲度假,进一步提升“印象”文化产业项目,继续办好国际沙雕节、国际游艇展等节庆活动,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已有的重点布局上突出亮点,加快推进自在园项目建设,启动娱乐海湾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布局,提升旅游层次。 以邮轮经济为突破口,促进旅游大开放。当前我国邮轮母港竞争十分激烈,包括在内的将近10个城市在规划建设和投入使用邮轮港、邮轮码头。一方面,未来免税旅游产品、免税店的打造是吸引邮轮出入境游客的关键;另一方面,油价压力直接影响载客数量,也直接影响国际邮轮码头能否吸引更多的邮轮公司入驻。借助新区未来一揽子政策的实施,在朱家尖国际邮轮码头、山机场等地设立免税商店,在朱家尖建立保税旅游小商品交易区或对台商品交易区,按国际惯例选择合适区域申报实行国际游客购物离岛退税政策,针对邮轮加油等研究实施结构性税收优惠或补贴这些都是旅游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以服务和转型为方向,实现商贸现代化。优化商业布局,精心打造现代城市核心商圈,不断提升整体商业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商贸服务企业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引入现代流通方式,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手段,推进商贸服务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商业网点合理布局、有序竞争、协调发展,促使商贸业态向多层次、专业化发展。健全商贸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商贸企业,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欧尚、凯虹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渔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健全渔农村商贸网络。优化餐饮服务业,继承和发展传统海鲜美食,提高海鲜知名度。 三、如何保障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双轮驱动”战略是一个方向,需要进一步规划和部署来保障实施,围绕这一战略和新区建设的目标任务,需要在组织领导、要素集聚、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切实强化保障。 1、在组织领导上保障“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双轮驱动” 战略需要全区统一部署、整体协调。可以由区委区政府牵头,负责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按照分工职责,加快各领域战略推进,积极做好相关的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监测分析等工作,同时明确一把手为具体抓落实的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2、在要素集聚上保障“双轮驱动”战略实施。一是保障土地供给。充分利用新区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围填海和海域使用指标。加快土地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相关前期工作。优先保证海工、金融服务、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用地需求。二是确保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涉港涉海金融服务业、海工等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业和商贸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作为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海上金融商务区发展的配套资金。三是完善信息支撑。现代经济体系中信息因素的作用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中枢就是信息,只有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所以今后一是要整合全区各行业、各部门的技术资源,努力形成一个支撑的产业信息系统;二是要突破全区资源中的一些障碍,使信息在各领域充分共享与流动,使信息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三是要加强人才支撑。加强科技人文软环境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战略,用抓固定资产投资一样的力度来抓人力资本的投资。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它们的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3、在项目建设上保障“双轮驱动” 战略实施。应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集聚。积极推进六横大宗商品物流园区、凉潭岛矿砂中转、国际水产城提升改造工程、中奥能源油品物流项目、陆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项目、329国道勾山至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加快启动新基海工、禹越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六横跨海大桥、大通道、朱家尖至半升洞至鲁家峙桥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紧实施国际邮轮码头、朱家尖自在园、众多高星级酒店等一批旅游配套项目。努力引进高质量、强后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新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的要素集聚,实现投资引投资、技术引技术、项目引项目的“乘数效应”。 4、在工作机制上保障“双轮驱动”战略实施。一是完善统计监测分析体系。在现有的工业、服务业体系基础上,加强监测分析。逐步建立完整的企业库、项目库,准确把握“双轮驱动”战略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等等动态。二是建立联系制度。建议实施并落实好“一个重大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名负责人、一个工作班子、一套保障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于涉及产业多、领域宽,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 四、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环节 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实际,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加快开展海上金融商务区建设相关前期工作。海上金融商务区建设对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对科学城总部经济的壮大,对新区的全面转型升级作用积极,对未来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是新区建设的重要核心任务,建设的未来就是的曼哈顿。但由于功能定位转变的原因,鲁家峙一些工业企业已陆续搬迁至,这些搬迁企业就必然面临“二次搬迁”问题,这些企业如何重新搬迁、安置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亟待尽快处理,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及时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当前全区上下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并明确海上金融商务区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尽快作为、主动作为,及时调整叫停部分在建工业项目,妥善处理安置一些工业企业搬迁事宜;三是加强前期研究、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把涉港涉海金融发展的重要定位、重要内容纳入海上金融商务区规划之中。 第二,“腾笼换鸟”、“退低进优”推进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沈家门、勾山中心城区产业的“退二进三”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来完成。目前,主要承接这两块产业转移的展茅北部产业拓展带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可以通过“腾笼换鸟”、“退低进优”战略,撤出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保留总部办公部门,发展总部经济;对于一些核心区位优势不十分突出,原有的二产企业要发展成为环境影响较小,符合新区先进制造业行业准入目录的工业企业,我们可以引导其通过更新设备,优化厂容厂貌暂时予以保留,待时机成熟再予以迁出。 第三,实施产业企业引进、培育计划,推进转型升级。这些年,兴业、富丹的发展把带入了水产加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远的落户、欧华的崛起实现了我区船舶工业从弱到强的转变;欧尚超市的入驻,凯虹广场的开业又把的商贸服务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优秀企业的发展、入驻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而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向着科学、健康、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些龙头企业的入驻、发展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产业发展的“鲶鱼效应”。所以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要加快实施产业企业引进、培育计划。引进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跨国经营企业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通过引进、发展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企业,对那些死气沉沉,不改变发展方式的传统企业形成冲击,形成一个竞争环境,向竞争要活力,向竞争要效率,最终达到企业转身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目的。 第四,加快实施六横跨海大桥、大通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海上花园城的主体、三大特色功能之间,发展各有侧重,由于岸线、港口、景观等资源布局的离散,各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彼此之间缺乏产业链联系和配套服务,需要加快实施六横跨海大桥、大通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把各有机串联、才能有效实现相互支撑、整合联动发展。 第五,海铁联运意义重大,六横跨海大桥规划预留铁路通道。“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未来大物流、大能源产业带动下,必须要有港口与公路、铁路、内河和空港合理衔接,形成多式联运,实现大宗散货安全快捷的集结和疏散。海铁联运是当前全球物流运输业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海铁联运占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通常在20%~25%:法国达40%,英国达30%,美国达到49%,就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达到35%,而我国仅为1.6%左右,未来海铁联运极具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加强对海铁联运的重要性认识,为六横跨海大桥预留铁路通道施,为远期湾铁路大通道建设打好基础。 第六,大力推进山机场升级,构建更加完备的空运体系。随着港航经济的发展,未来航空港作为物流岛现代高速流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之一,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在推动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当前的重要环节是依托目前已有的空港基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推动山机场由4D机场提升为4E机场,由地区性支线机场提升为国际性机场,成为新区的重要门户。积极争取发展直升机、水上飞机等岛际通用航空。逐步形成覆盖桃花岛、山岛、东极岛等重点岛屿的水上飞机、直升机停机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