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在教学中,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 ; 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 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下面是 xx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 能够帮助到你们。 1 本学期我继续二年级数学教学 。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这个班 从整体上来看, 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良好, 大部分能按时完成作业, 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 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认 真,对他们继续学习数学是个有利条件。但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审题 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失误多, 而且不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 同见解。不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比如:周慧同学、杜 燕同学、王保龙同学等。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 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 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 法的含义, 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 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 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 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 ( 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 ) 。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 ( 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 ) :通过对物体方 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 发展空间观念。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 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 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 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 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 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 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 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1、知识技能方面: ① 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 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② 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 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 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 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 单的估计和判断。 ③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 掌握计算要领, 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 会对加、 减计算进行验算。 ④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 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会估计两位数乘 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⑤ 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感受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 ⑥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 继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中给定的一个方向, 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 所在方向,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线路图。 ⑦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 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⑧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 的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 会进行长度单 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⑨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会对比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标 准分类,收集整理表格,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⑩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表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 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① 运用千以内的数、已经掌握的运算或简单的图表描述生活中 经常见到的现象, 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规律, 在这些活动中继续发展 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② 通过观察物体和观察生活环境丰富对图形和现实空间的认 识,继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③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参与收集有意义的信息并适当归类整 理等活动, 体验活动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继续发展统计观 念。 ④ 为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 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①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社会货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 ② 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地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解 决简单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③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④ 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增强参与合作交 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 初步具有愿意接 近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的信息。 ②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 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 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 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 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 掌握用调换加数 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 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 5、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 段。 1、 认真做好六认真工作, 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展 开教学工作 、 2 、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 做到课后及时辅导。 3、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 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4、让学生学得主动 、 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 积极性 、 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情况。 ( 1 ) 提优:在本册教材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带有思考性的奥数 类的数学知识。 途径和方法:尽量每周出一、两道思考练习题,让他们先独立思 考再交流,放学后集中辅导。 ( 2 ) 补差:有余数的除法 ; 认识 10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大 小比较和加减法的计算,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途径和方法: 课堂上能优先提问, 练习有层次性, 课后个别辅导, 放学后集中辅导, 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 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 高。 奋斗目标: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争取将及格率提高到 100 %,优 秀率 80 %。 2 今年继续教二 (2) 、二(3) 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共有 102 名学生。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 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 完成作业情况也较 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但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而且分析表达能力也不够强 ; 学生 乐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 大意, 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 多动手, 多思考。 培养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有个别学困生基础差, 学的死板不 灵活, 学起来比较吃力。 今后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 如学前的自习、 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 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 一) 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 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 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 二) 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 " 百" 和 "千 "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 进关系 ;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会读、 写以内的数 ; 知道万以内数的 组成,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 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 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 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 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会在解决问题中使 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 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 1 千克 =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 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 单位 ) 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 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 ;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三 ) 教学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以 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 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 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 羡慕能进行简单的 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 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和同伴交换 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 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 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 的培养。 6、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 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 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 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 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律。 8、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 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10、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 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 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 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 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同时, 适时地记录自 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2) 、自身业务提高方面 1、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多钻研教材,上课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4、有效地组织练习,讲究练习形式。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 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不满足于讲一节好课,要通过备课、说课、评课等环节努力 地学习和应用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8、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将课堂生成和反思提升得到 补充,并积极投稿,以期在刊物上发表。 9、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 10、在学校领导的有力领导下,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 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 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 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 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 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 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 ; 同时, 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 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 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上 ( 分析、 解决问题迁移能力 ),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 本能力上。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 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 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 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 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 次学生的需要。 5、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 固在课后培优。 培优补差尽可能 “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 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 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 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 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 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 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广阔性、变通性 ; 解题训练要讲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 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 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 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 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 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 统,便于学生掌握 ; 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 学生答题情况, 讲知识的重点、 易混点、 热点及考点。 做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 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