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浅谈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弊端与方法
其他论文之浅谈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弊端与方法 黄梅县实验中学 石 俊 【摘要】 接合现在中学生成长现状,探讨家庭教育的弊端和方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期望值 家庭氛围 家庭模式 “现在的初中生真难管”常听有些家长这样抱怨,的确初中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不仅要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少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不毕业的学校。家庭对下一代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这足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担任中学班主任十几年,我也深深体会到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否,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如何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学生的身心给予积极健康的教育,使学生成长在一个和谐的空间里是现代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应着重思考、并应即时着手进行的工作。 迈入21世纪,新的行业,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家庭教育,这里不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式方法,但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也呈现了一些弊端,必须引起我们深思。我曾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作过一项调查,凡是在学校出现问题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与家庭教育有关,学生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确存在着弊端,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因忙工作、生意而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老师,你告诉他写作业不要趴着写,你告诉他不要一放学就去打篮球,你告诉他放学就回家……”这是我班小夏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常说的几句话,小夏的妈妈是公务员,爸爸在青大,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孩子,更谈不上教育孩子,经常是孩子一人在家,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谈不上有好的成绩。久而久之家长也难以掌控孩子,面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 二、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教育不注重方法。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周记《我的父亲》,读了小黄写的文章令我震惊,全文充斥着对父亲的恨,把父亲比作撒旦,比作魔鬼,经了解他的父亲不是不爱他,但对他的期望值太高,只要达不到他的标准,孩子回家就要挨揍,每次考完试他的父亲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成绩,听了成绩后往往是“这样的孩就得揍”。一位地采取暴力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造成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 三、一味讲求所谓的“平等对话”,和孩子做朋友,而失去了原则性。小张很聪明,有礼貌,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师,家庭氛围很好,但他的成绩始终在中等水平,作业经常不能能完成,对自己的错误总是要找一个借口,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总是要讲条件,父母拿他没有办法,源于从小讲求家庭成员平等对话,和孩子做朋友,初衷是好的,但没有把持好一个度,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失去了做事的标准,让孩子牵着鼻子走。 四、对孩子过于溺爱,阻碍了孩子成长。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一味地听从孩子的看法,言出即从,听信孩子的话,不及时与老师沟通,使学生养成说谎的恶习,还有一类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切事情都由老人包办代替,真可谓是养尊处优,真正成为了低能儿。还有的孩子,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疏于管理误入歧途,我曾经到一个学生家家访,因为这个学生通宵在网吧玩游戏。他的父母到外省做生意,一年也就回来三四趟。孩子回到家,先到爷爷奶奶那里吃饭,然后到相距不远的新房子里独自睡。他通宵上网的事,老人竟一无所知。这个学生的爷爷这样对我说:“ 我们每天都劝他读书要上心,上课要专心。他总是不作声,只有向我们要钱时才跟我们说话,他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吃好饭就回到新屋去,还以为去用功读书了呢。”结果家庭教育几乎成为空白。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摇篮。是配合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化环境。家庭教育的好坏可以直接优化或有损于学校教育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素养和优良的品质呢? 一、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 “宽容是一种爱。”只有在宽容和谐的氛围里孩子才能健康乐观地生长。这一点,家长们在平静时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错时,这种平静往往被冲动所代替,从而说出或做出一些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话与事。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对人要宽容,但孩子却从家长的“不宽容”中学会了不宽容,觉得家长的教育是虚伪的,教条的。 确实,凡事对孩子不宽容,又怎能教会孩子宽容呢?看来孩子是把父母的实际表现来做为榜样的。冲动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失采取的是“热处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处理”的方法。两者比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下某些状况时,家长一定要理智对待,切勿简单化处理: (1)子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2)当子女出现“早恋” 苗头时。(3)当子女情绪不稳定时。(4)当子女与人发生争执时。(5)当子女有厌学情绪时。(6)当子女提出过分要求时(7)当子女自私自利时。(8)当子女说谎时。等等。作为家长要及时与子女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对话,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谈话。如散步式谈心、书信式谈心均不失为心灵沟通的有效途径。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诚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无上,相信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一片挚爱之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调查发现,大多从平等、宽容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能与人和谐相处,自信而不自傲;而来自缺少尊重和平等家庭的孩子则往往自私、粗鲁,自傲而不自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指的就是如果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怎样品质与修养的人,是可以通过家长们自身的率先垂范来努力实现的。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与生俱来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发展的是教育者与家长共同的责任 二、构建“学习型”的家庭模式。 曾经有人说过:“去过上海的人不想住杭州;而去过杭州的人不想住绍兴。”这并非说这些地方风景如何,而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城市信息化的程度有多大。我们的国家已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所以,只有全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于是,各种在职进修班、培训班、老年大学等都为成年人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和舞台。“学习型家庭” 的组建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家庭文明化程度的一种具体体现。读书型的家庭并非要求父母双方必须是有高学历、高地位的。但是基本的一点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读书是有用的,是终生的,是快乐的,是自觉的。读书型的家庭大都具备下列特点:(1)家里至少订阅1-2种书刊,及时了解国内外时政信息。(2)收看电视新闻,不孤陋寡闻。(3)家里设有1-2个书柜,并拥有相关知识的书籍和刊物等。(4)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如书房或卧室兼书房、客厅一角等。(5)经常与子女一起讨论有关学习的话题。(6)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常向子女谈自己的学习感受。(7)外出购物时常去书店购书或了解新书动态。(8)父母与子女比学赶帮超,共同进步。 家庭就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因此,学习型的家庭,其意义是社会化的。古人云:“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读书可以让人们驱除浮躁与贪婪。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乐学上进,那么我们的市民素质就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祥和、更文明。 三、对攀比、奢侈说“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一代中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逐步被淡忘。讲究吃穿、摆阔气、讲排场成为了部分学生中的一种时尚。因此,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刻不容缓。而崇尚节约,不讲排场首先应该从家长做起。不少家长在不经意之间为子女做了反榜样。如请客、送礼、谢师宴、生日宴、团圆宴等等让子女觉得这些很正常,反正父母有的是钱。有识之士曾在报纸上大声呐喊 “有钱买点少年穷。”旨在于让家长们醒悟今天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生活所需,而是精神贫乏。国外某家报纸公然叫嚣:“今天如再来一场中日之战,那么中国的青年绝对被我们的青年打跨,…”,某国中情局也在精心策划如何搞跨中国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品质。如果我们的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缺乏意志品质的培育,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将是令人担心的。“俭以养德”是良训。应该教育子女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努力做到:(1)家庭支出计划化,不铺张浪费,不与人攀比。(2)父母穿戴得体,不夸张,不过分追求时尚。(3)不赌博、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4)不收受不义之财,不搞职务犯罪。(5)不浪费粮食和生活用品。(6)外出购物以需要为准,不过分消费。(7)走访贫困地区,感受清贫生活。(8)节约水电资源,随手关灯关笼头。等等。 有句话说得好:“满腹史书气自华。”我们的青少年一旦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那么就会让人感觉到那种熠熠闪烁的精神之光。新颁布的中学生《新守则》、《新规范》就是要全社会都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关心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名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生活中的第一位导师。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影响和带动孩子,成为社会健康道德的培育者和宣传者。 四、“国家兴旺,你的责任”。 我们曾经所说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把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之责推向了“一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说:“国家兴旺,你的责任。”从小培养孩子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操,讲述历史上的志士仁人的爱国故事,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绍兴来讲爱国名人志士不胜枚举。鉴湖女侠秋馑、一代文圣鲁迅、数学家陈建功等等,都是曾留学海外而满怀报国情怀的爱国典范。秋馑出身名门而不图富贵,鲁迅弃医从文而拯救麻木的心灵,陈建功“我出国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的祖国。”至今回响耳边。家长应教育自己的孩子国家是我们的大家,而家庭就是小家。当两者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服从国家的利益。狭义地讲,当学校、班级与你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努力服从集体的利益;而当父母的利益与所在单位有所冲突时,家长应该服从单位集体的利益。这是最好也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对于一名普通公民来讲,爱国决非要轰轰烈烈,而是要踏踏实实,把爱国体现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在岗位建功立业上。从而以平实行动来教育感召孩子“国家兴旺,你的责任。” 五、培养受挫能力,迎接生活挑战。 前些日经常听说某某学生轻生了,跳楼了。追问为何,却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一与父母发生争执,就负气出走;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就跳楼自尽;连自己的明星偶像去世了,自己也不想活了,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受挫能力之弱令人震惊。他们过惯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日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挡着。因为,在父母眼里,为孩子做所有一切是应该的,无怨无悔的。但正是由于长期的呵护有加、使得我们的孩子缺少了自己承受挫折、应对困难的能力。 凡此种种都给予我们做家长的以警示:孩子健康的人格、心灵的塑造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如让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性劳动,公德志愿活动,以培养子女劳动为荣的思想意识,受人误解时要教育其合理提出,不要耍脾气,更不能以此报复,对人要有宽容之心。在子女受到生活的挫折时(有时这种挫折可以有父母设计),要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应对,应对方法正确的,要及时肯定,应对方式不正确的要及时教育,而不是埋怨和指责。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会是一片晴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日趋增强,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家长的职责不仅是古人心目中的“生养者”,而更应该是孩子人生途中的“教养者”。因此作为父母的,除了给予孩子满腔的爱心外,更应该思考的是有否赋予孩子应对各种挫折与困难的信念、勇气、智慧与胸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