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2025年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会议讲话稿合编
2021-2025年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会议讲话稿合编 2021-2025年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400字文稿 【内容提要】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趋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三五”初的17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19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9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9个,占47.4%;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4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3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4间、座位数4400多个;实训(实验)实17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深化。一是学校作为高职第二批次招生,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5230字文稿 我市的“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国家、省同时启动,于去年 X 月开始着手,目前已完成了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今天召开这次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主要是听一下前段时间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安排部署下步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谋划好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刚才听了汇报,感到工作做得很扎实,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XX 能够严格把关,督促落实;发改委能够认真谋划,扎实工作; 财政、统计等各相关部门能够密切配合,树立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想,确保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 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已经站在新的 更高的起点上。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具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我省的情况看,省委常委会讨论“十四五”规划思路时指出,要牢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保持战略定力, 推动“XXXX”在 XX 落地生根;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切实将中央政策与 XX 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 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努力使“十四五”规划的起草过程成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要加强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群策群力搞好规划编制工作。在 X 月 X 日的省委常委会上, XX 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牢把握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深入分析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 紧紧围绕“XXXX”战略布局,立足于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加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好我省“十四五”规划。我相信我讲的这些,同志们通过各种媒体肯定也有所了解。说这些的目的,就是要再次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一定要认清形势。可以说国家和省里,对这次“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按照惯例,在编制“十三五”的时候,省里和市里的《规划思路》根本就没上过常委会,最后将《规划纲要(草案)》 上常委会通过一下,报人大审议就完了。可今年不是这 样,从中央到地方,主要领导都在亲自领着反复研究,反复论证。 从我市的情况看,今天上午 XX 书记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在战略布局上,要突出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 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科学编制好我市“十四五”规划,描绘 XX 新一轮振兴发展蓝图。大家知道, 我市编制五年规划,从来都是自已编制,可这次我们也采取了借助“外脑”的办法,不是说我们的财政有多富裕了,而是再没钱,这笔钱也不能省。年初我们就安排了 XX 多万的预算。因为“十四五”时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转型期。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世界产业分工面临新一轮大调整。国内宏观环境呈现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优势弱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制约在逐步增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思维、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可能是颠覆式的。因此,要想编制出一个科学的、具有指导性的五年规划,必须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仅靠政府工作人员不行。但借助“外脑”的同时, “内脑”要起决定作用。“外脑”只是工具,我们在座的才是“使用者”。不是说借了“外脑”我们就没事了,恰恰相反, 我们更得重视,更得参与,更得牵头拿总。因为我们才是 XX 人, 只有我们最了解 XX,也最希望 XX 未来变得更好。大家想一想,我们能赶上 XX 的“十四五”规划编制,也是一种荣幸。再过五年,我们在座的恐怕得有一半退休的、调离的,但到那时再看 看 XX 的发展,可以自豪地说,那是我在任时规划设计的,那个项目当时是我谋划的,这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二、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几点要求 总的要求是,以总书记视察 XX 时的重要讲话和 XX 书记在省委常委会讨论“十四五”规划时讲话以及 XX 书记对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要求为指导,紧密结合 XX 实际,调查研究,高端谋划,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搞好我市“十三 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精准发力 一是要充分总结“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成就来之 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一定要坚持下去,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也有利于保持规划 的连续性。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市情,总结查找我市当前 及整个“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 矛盾症结,找准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三是要抓住政策导向。深入研究近期国家、省出台的相关 政策,积极与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XX 城市群规划、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搞好衔接、对上频道, 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和国家规划。 四是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既要准确把握全面振兴工业基 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又要适应 新常态,兼顾需要与可能,不能以目标倒推增长速度。 五是要体现前瞻性。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准确研判和定位。比如说“3+5”产业怎么升级, 几大产业中哪个板块可以优先做大,怎么做大,都要研究清楚。 六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决不能拿出来一看,“假大空”、“高大上”,也不能“放之四海皆准”,看不出是 XX 的规划。一定要符合 XX 实际,符合客观规律,不能好高骛远、照搬照抄。 (二)统筹协调,建立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 开展市县 XX 试点,是解决市县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 是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改革政府规划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规划改革创新,探索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严格实行耕地用途管制,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融合”和“多规合一”奠定基础。 (三)深度谋划,突出以项目为支撑 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研究项目。提前预测国家未来五年的政策方向,谋划、储备一批对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社会建设、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力争做到在未来五年, 国家扶持什么项目,我们的项目库里就有什么项目。一是围绕我市“3+5”产业板块、建设“十大工程”、打造“五个强市” 来谋划项目;二是扎实推进已取得的十二个国家级平台建设, 积极争取一批新的国家级平台。围绕平台包装项目,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三是做好提前启动实施“十四五”项目工作,与省里搞好衔接,细化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四是市发改委要尽快拿出谋划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的建议,提出需要借助“外脑” 开展前期工作的名单,经市政府批准后,由财政局走采购程序; 五是按照《关于做好“十四五”项目谋划的通知》要求,全市各部门(含党委口),在 X 月底前要把谋划的“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报市发改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进行跟踪督查, 对没按时上报的、应付了事的,要给予通报。 (四)求真务实,提高专项规划的编制质量和速度。 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筋骨,只有专项规划编制得深入到 位,总体规划才能科学全面。但必须注意,凡是市场机制能够 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要少编或者不编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编制重点是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国土空间开发管制、涉及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产业等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在专项规划的编制上多下功夫,突出扎实、务实和可操作性,对总体规划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各位分管副市长要亲力亲为,督促检查, 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必须亲自挂帅,专人负责。同时,各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服从市发改委的总体调度。 三、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去年年底,由市政府下文,成立了 XX 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参照中央和省里的做法, 近期我们还将报请市委重新调整“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领导小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二是加强经费保障。对市政府批准同意通过单一采购或招 投标采购,借助“外脑”编制的规划和课题研究、重大项目谋 划,市财政局要尽快履行采购程序。对在规划编制中进行的调 研座谈、论证咨询及必要的硬件购置等,要给予经费支持。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敞开大门搞规划,采取多种方式引 导社会各界参与,广泛采纳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使“规划” 来源于社会,实施于社会,惠及于社会。 关于市发改委刚才汇报的“十四五”规划思路的主要内容, 听了感觉还可以,但还需要根据今天的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抓紧修改完善后,马上发给各部门征求意见,再经过修改完善后, 争取下周报市政府常务会讨论,之后报请市委常委会讨论。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看建筑类央企发展趋势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十四五”建筑行业将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潜在的市场风险,将会对建筑行业央企的市场经营提出更大的挑战,建筑类央企在“十四五”期间应该朝着业务细分方向更精准,区域布局更加聚焦,打造“大经营、强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经营体系。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方向来看,“改革创新”依然是主旋律,“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同时,重点围绕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筑类央企“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国际化、市场化、区域化”纵深发展。 国际化——手拉手一起“走出去” 基于国内建筑市场的逐步饱和,竞争白热化的趋势,各大建筑央企国际化步伐将会进一步加速,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国家政府框架项目的进一步收紧,“十四五”建筑央企在国际上面临的不应该中资企业内部的竞争,而是与国际工程承包商之间的竞争。 从南北船合并的背后逻辑上来看,“十四五”央企改革也将会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的推进国际化,依靠技术、质量、资金等综合实力与国际标杆企业开展竞争,业务同质化的央企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合并,减少海外之间的竞争,不仅要“做大做强”,还要“做强做优”,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 市场化——占领细分领域品质至高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建筑业也将会朝着“高品质、高科技、惠民生、强运营”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各大建筑类央企尤其是下属二级单位,作为国家队在细分业务领域上做精做优,而不是同质化竞争,为了短期考核目标到处打猎,鳄鱼老虎一起抓,忽视建立细分业务核心优势,则会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动力不足,即使抓住短暂的政策机遇,后续增长动力也存在严重不足。 面临“群雄逐鹿”的建筑市场,各大建筑央企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跨领域多方位的合作,解放思想,合作共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纵连横,提升综合项目运作能力,打造细分市场的品质项目。笔者认为,未来只有具备专项细分领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建筑企业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 而在细分领域的选择上,“十四五”规划上一定要开展排查式、系统性的外部市场研究,并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优势,内部与外部两者步调一致才能够走的更快更远。 区域化——守住重点优势区域几座城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国家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区域政策至关重要,如何紧密结合自身区域情况,开展区域布局,笔者认为在守住自身区位优势的同时适度区域布局。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有些企业盲目加快全国区域布局,但由于人力资源、资源投入的限制,往往导致区位优势区域的项目没有深入挖掘,自身的区位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守住自己的“山头”,充分挖掘自己“山头”的优质项目,这就要求企业在区域发展上,立足区域长远发展,站位更高,从政府的角度看待项目,从民生的角度看待项目,解决区域发展的痛点,集合项目前后端的优势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产业联盟的方式打造区域生态圈,建设一批惠及民生的高品质大项目。 同时,打造狼性的经营文化,在经营机制改革、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核心;针对央企下属三级企业且主要市场来源于集团内部市场,加大这类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外要市场,向外要效益,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