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主义的危害心得体会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好人主义的危害心得体会3篇

好人主义的危害心得体会3篇 篇一 何谓好人主义?一言以蔽之, 就是“不讲原则, 不分是非”, 凡事爱当“好好先生”。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本是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实中由于好人主义作怪, 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那里, 批评往往难以很好开展, 结果害人又害己。‎ 不是吗?时下, 一些同志揭露工作中的矛盾怕影响团结, 指出同志缺点怕影响感情, 自我揭短亮丑怕影响威信。 于是, 他们奉行不讲原则、 不得罪人、 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 遇到矛盾绕着走, 遇到错误不吭声, 遇到问题不提醒。 好人主义会积压矛盾, 养痈遗患, 造成“末者难救”, 实则是一种“害人主义”。‎ 好人主义之所以是“害人主义”, 是因为与“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的原则背道而驰。 发现问题和缺点不敢批评, 对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易造成党纪国法的松懈, 侵蚀党的肌体, 败坏党的风气, 使党组织的原则性、 战斗性受损。 同时, 它也助长了人性的弱点, 让人乐听好话而难见缺点, 缺了拉拉袖子的提醒、 真刀真枪的批评, 缺点错误非但难以改正, 甚至还可能愈加严重, 这种对同志不负责任的态度害人不浅。‎ 摆脱好人主义危害, 最根本的是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强, 就不会“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而能对不良现象敢于挺身而出, 较真碰硬;修养好, 就能够保持想干事、 干成事的强烈愿望和“闻过则喜、 从善如流”的胸怀气量, 真正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只有做到自我批评揭短亮丑、 相互批评直截了当, 不怕红脸, 敢于出汗, 才能触及思想、 触及灵魂、 解决问题;只有发扬党内民主, 鼓励和支持下级讲真话、 道实情、 提意见, 努力创造人人敢说真话、 愿说真话、 争说真话的环境, 才能营造出从严从实抓问题、真刀真枪搞批评的浓厚氛围。‎ 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只有使那些讲真话、 能干事的人得到重用, 让那些不干事、 浮于事的人没有位置, 不让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吃亏, 也不让“老好人”占便宜, 才能使好人主义彻底失去市场,使不良风气得以真正扭转。‎ 篇二 在干部队伍中, 有这样一类人: 无论别人说什么, 他都一律“好好好”“对对对”。 久而久之, 为自己赢得了“好好先生”的绰号。 他们只讲私情而不讲党性、 只讲关系而不讲原则, 认为“坚持原则麻烦多, 平平稳稳好处多, 拉拉扯扯朋友多”。 这类“好好先生”奉行的正是好人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 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 好人主义, 这话意味深长。 现在, 确有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 好人主义盛行, 对错误的东西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 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丢得远远的。 对上级, 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 百般投其所好, 即使明知不对, 也一味迎合;对同级, “你好我好大家好”,极力保持“一团和气”;对下级, 只“栽花”, 不“栽刺”, 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 甚至出了问题, 还费尽心机去包庇、 去掩盖。好人主义的危害不可低估。 它从庸俗的关系学出发, 遮蔽真相,回避矛盾, 放弃批评, 导致党内生活极不正常。 好人主义盛行, 实际上起了掩护和纵容干部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 ‎ 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问题严重, 群众屡屡有反映, 但当地党委、 组织部门、 班子同事愣是充耳不闻、 装“不知道”, 甚至导致“塌方式腐败”, 这正是好人主义盛行带来的恶果。‎ 好人主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好好先生”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 一堆奉行好人主义的人在一起, 必然蜕变为“山头主义”“团团伙伙”。 早在 70 多年前, 毛泽东就在《反对自由主义》 中, 历数了好人主义的对象——“熟人、 同乡、 同学、 知心朋友、 亲者、 老同事、 老部下”, 这些对象就是“害死人”的“小圈子”雏形, 就是沆瀣一气、 利益攸关的“朋党”的基础。‎ 好人主义, 看起来是对人“好”, 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难免有缺点、 犯错误, 需要经常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许多干部犯错误, 开始往往只是一个小缺口, 如果这时候有人及时咬咬耳朵、 拉拉袖子, 早提醒、 早纠正, 可能就不至于越走越远, 滑入错误甚至是犯罪的深渊。更何况, 有的人看起来是“好人”, 其实是双面人, 当面不说、 背后乱说, 会上举手、 会下摇手, 当面唯唯诺诺、 转身挖坑设陷, 哪有半分“好人”的样子?‎ 好人主义, 意在通过讨好别人使自己得好。 毋庸讳言, 好人主义之所以盛行, 就是因为不少“好人”得了好处, 带来模仿跟风, 以致“潜规则”蔚然成风。 如果干部选任只是简单地以票取人, “唯票”的指挥棒下, 必然会出现干部拉关系、 拜门子、 争票数。 奉行者得了好处, 讲原则、 敢批评的不仅没有应有的鼓励和褒奖, 甚至还被看作异类。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 “逆淘汰”, 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搞关系的越来越多、讲原则的越来越少。‎ ‎“老好人”并不是真“好人”, “多栽花”无非是要“少栽刺”, “与人方便”终究是为了“自己方便”。 克服好人主义,‎ ‎ 关键是确立科学的识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建立起不让老实人吃亏、 不让“老好人”得好的价值标准。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下, 中央越来越注重凭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的引导下, 好人主义者的好日子已不多矣。‎ 篇三 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 好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重私情、 轻道义的庸俗哲学, 更是不讲党性、 不讲原则的严重问题。 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 要以“严”和“实”的精神, 发挥制度的威力, 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出台后, 许多干部感慨, 这下子, 对付好人主义有了“杀手锏”。‎ 此言不虚。 用问责破除好人主义, 激发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 督促其负起该负的责任, 正是问责条例的题中之义。‎ 谈到因履责不力被问责, 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起尚在狱中的童名谦。 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发生时, 衡阳多名人大代表候选人曾向时任市委书记的童名谦反映贿选情况, 童名谦只是召开会议对换届纪律进行了象征性的重申, 没有真正对违纪违法行为“亮剑”, 致使送钱拉票之风愈演愈烈, 直至局面完全失控。 童名谦搞好人主义, 误人误己,即便已升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仍躲不过责任追究, 不仅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还沦为“阶下囚”。‎ ‎“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 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 ‎ 好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重私情、轻道义的庸俗哲学, 更是不讲党性、 不讲原则的严重问题。党培养教育一名党员干部不容易, 如果领导干部对他们的成长不负责、 不担当, 在其防线松动、 方向跑偏时不敢批评、 不敢问责, 就会使其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甚至滑向严重违纪违法的泥淖。 从已通报的案例不难发现, 对于一些党员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奉行好人主义的领导干部负有很大责任。‎ 好人主义害死人, 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同样不可低估。 事实上, 从党的领导弱化、 党的建设缺失、 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 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 为官乱为, 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都能找到领导干部明哲保身、 你好我好的原因。严管就是厚爱, 问责就是警示。 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 “不能动摇山岳, 震慑州县, 为不任职。 ”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一定范围内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职责。 当老好人, 不愿动真碰硬严格管理;怕失选票, 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严肃批评, 都是不负责、 不担当的行为, 应当受到问责。 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 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 还要管思想管作风。 如此, 方能尽到“领”和“导”的责任。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 要以“严”和“实”的精神, 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 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对象, 列出了各类问责情形。 各级党组织要坚决用问责把压力传下去、 把责任压下去, 坚决破除好人主义、 一团和气, 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 对普通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 应注重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 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 决不能搞下不为例、 网开一面。 同时, 坚决实行终身问责, 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 后果严重的, 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 提拔或者退休, 都应当严肃问责、 决不姑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