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高中数学“新课标”引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数学论文之高中数学“新课标”引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 马秀兰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几个问题。结合笔者参与市“高效课堂”教研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提高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须从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课堂情境,引导问题发展等实施。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教学 改革 启示 1.引言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新理念,探究适应新课程的数学模式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它和传统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标准》的要求,这些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 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 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与以往大纲相比较,《标准》无论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要求、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就变得非常重要。 2.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思考 《标准》确定了数学教育发展的总方向。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具体目标是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基本能力目标、发展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数学视野等目标。 《标准》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同时,特别突出以下几点: (1)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勇于探索; (2)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内容; (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4)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5)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6)突出数学本质,避免过分形式化。 教学理念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占据核心地位,转变教学理念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那么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模式仍然以“复习提问、新课讲授、练习模仿、小结作业”的形式颇多,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的差异性的教师仍不多。数学教师是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因此,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转变与时代发展相悖的观念,恰当地组织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3.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探索 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应当创造怎样一种“课堂文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教师教的活动,替代了学生学的活动。我们正在寻求课堂教学的这种革命性的转变--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3.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在具体背景中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想到的,证明的思路和计算的想法是怎样得到的,而且有了结论后,还应该理解结论的作用和意义,即要体现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形成为主动、自觉多种有效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的“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交流活动,给予学生学习多样化的空间,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将立足点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主动学数学”为中心,把学生发展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高中数学“新课标”引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oc 25a7d42495b9de001dae9b841baa798c.doc (244.50 K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