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探究
数学论文之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探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学生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数学的学习规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具体直观的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培养数学意识。通过亲身参与研究探索,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达到教学创新。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基本理念 1、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学生)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2、行为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起源是外界对人产生刺激使人产生反应,强化这种刺激,才能使人记忆深刻。因此通过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才能控制和预测学习的效果,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就是要把数学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刺激源,利用研发 好的课件,对学生产生多种形式的动态信息的刺激,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丰富的信息,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 3、认知心理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的外部刺激主动做出的,有选择性地信息加工过程。这说明,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批判与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学习有关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的研究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2)家庭因素 (3)学校因素 **初中生厌学数学的原因 1、数学知识较抽象,不易理解 2、内容较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兴趣。 3、数学知识间有一定的连带性,逻辑性较强。 4、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5、受小学数学基础的影响较大。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1、真实情境体验教学 2、模拟情境体验教学 3、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 4、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1)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 (2)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大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 (3)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留有悬念,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4)要充满爱心,一视同仁。 热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孩子们的能力各有所长,表现方式也是各有千秋。学习好并不能代表一切,所以我们要一视同仁。让爱长驻每个人的心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之所谓,听其师,信其道。 构建新型的数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1、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一种最外显、最易出成效的评价方式。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和否定这些宝贵的经验财富。关键是在新的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并有所发展。 2、过程性评价 学生的数学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过程性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情商评价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考察和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自主地学习情感,充足的学习自信心,顽强的学习意志,求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力评价 要考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和独立质疑的能力进行专项评价。 (3)个性评价 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所有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充足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理论成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探索的方向,也是课改的主题。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教学的希望是: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动起来,让学习有趣味,给我们以学法,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而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在简单中渐进发展;在基础中蕴涵能力;在探索中要求创新。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机械、被动、死记硬背、模仿式的学习方法已经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上要拓宽思路,大胆尝试,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充满爱心,一视同仁。我们要让爱长驻每个人的心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