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论文之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 ‎  通城县隽水镇北门小学  李  诚 ‎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数学是这门艺术中的基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中生活因素等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六年级上学期我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我拿出一瓶学生饮用奶问:“这种牛奶的标签写道牛奶与纯净水的比是7:3,请同学们讨论一下‘7:3’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立刻把平时不在意的饮料瓶仔细看,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工厂要配制这样的牛奶1000升,需要奶和纯净水各多少升呢?”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对学生的诸多解题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我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顺利进入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与,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  二、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 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前年我在赤壁参加咸宁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时有一节《圆的认识》给我印象很深,老师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  三、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  1.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在学生已有常识的基本上,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再适当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2.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露出消极厌恶的情感或自己做其它事。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再多也很难对没有亲自经历过的学生提起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把数学知识经过图、声、色、形等形式,将数学的教学过程美观地、形象地直接进入学生的各类感官,使学出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  当然,我们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要避免滥用,对本节课无益或帮助不大的就尽量不用。我听过一节三年级的计算课,课件里面每换一次图片就听到“咔擦”、“嘣”、“咚”等这样的声音,不但对课堂教学没作用,还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一定要精选并把握好。‎ ‎  四、挖掘教材生活因素,重视数学实际应用 ‎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1、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学习意义 ‎  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2、教学手段生活化,体会数学学习乐趣 ‎  说到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的确,多媒体教学手段内容充实形象,有“声”有“色”,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然而每一次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后都未能完全摈弃原先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可见教学手段的作用各有千秋,教师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之从生活化入手,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  如本期在市里听到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研究的是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桌上的橘子吗?怎样比较橘子表面的大小呢?学生有的把橘子放到一起观察,比较不出来,老师又说:我们来开展“剥橘子”比赛,看谁的手最巧,剥得最快?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橘子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各种物体的表面,知道它们的面是有大有小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这样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可以将它的表面找出来,并且都有大小。学生只有充分感知,建立起“面”的直观形象,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的概念。恰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容易摆脱数学学习的枯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  3、教学方法生活化,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  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以《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画框,请学生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起初学生意见发生分歧,发现仅靠前面学习的观察法已经难以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因为我发现爸爸在计算房间大小的时候是用尺子量的”。有的说:“我把两本本子重叠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可以把这两个画框也重叠比一比”。有的说:“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几个。”教师则抓住学生回答闪光点把握时机,把画框反过来,呈现出画有小方格的一面。在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的基础上数格子法应运而生。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 ‎  4、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 ‎  如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帮助爸爸妈妈和营业员阿姨算算帐,应付多少钱,实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回学校后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随着生活问题的引入、交流,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一点,教学方式灵巧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