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感悟3篇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扶贫工作感悟3篇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扶贫工作感悟3篇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扶贫工作感悟3篇 ‎【篇一】‎ 习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再次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青春少年,矢志为民,正应当成为青年一辈的鲜活初心和人生使命。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切实肩负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在脱贫攻坚中贡献青春、贡献力量,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争做脱贫攻坚干事先锋。‎ 要心怀理想,树牢为民情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也就是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使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应当是每个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人生使命和责任担当。青年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更应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冲在脱贫攻坚战场最前线,始终保持青年的蓬勃朝气和干事激情,始终心系困难群众、热爱困难群众、服务困难群众,始终与困难群众“根连着根、心连着心”,为群众解难事、办成事。‎ 要潜心干事,练就为民本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基层不是教科书、科研论文中的文字组合或者模型推理,而是一个外延巨大、内涵丰富的综合体。青年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会经常遇到新矛盾、新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提出了新要求。青年干部首先还是要强化理论学习,吃透读懂政策文件,精通熟悉业务流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主动投身实践,积极走村入户,与广大基层扶贫干部一起摸爬滚打,与困难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与基层繁杂事务“和光同尘”,积累实践经验,增长领导才干,加快政治成熟,让学历加阅历产生化学反应,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本领,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扶贫效益。‎ 要敢于担当,多办为民实事。只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方能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望。青年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就要敢于担当,就要有“不管大事小事,贫困群众的事都关自己的事”的清醒认识。“君子处实而不务虚”,什么是实,实就是乡村的田间地头、桌边灶头,实就是老乡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青年干部要敢想敢干,敢抓敢管,不怕麻烦不怕背锅不怕扛雷,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敢担当、下功夫,坚持不懈办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 ‎【篇二】‎ ‎“6000多万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5年来,中国创造的脱贫奇迹为世人惊叹,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光辉史册”。如此伟大的壮举,我们本应该好好的庆贺一番,但我们不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要知道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任务之艰巨,工作之困难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卷起衣袖,拿出十足的干劲、韧劲和定力去应对这场扶贫之战。‎ 诚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要搞好精准帮扶工作。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所以,在难啃的扶贫硬骨头面前,工作方式需秉承着四大原则,即分析扶贫情况要去伪存真,查找难脱贫原因要去末取本,寻找扶贫对策要去虚取实,如此,才能使扶贫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做到任务面前不摇手,靠前指挥不甩手,遇到难题不缩手,精心施工不失手,面对诱惑不伸手,带好队伍不松手,功不搞成不撒手的工作作风。‎ 打赢脱贫攻坚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做秀、走过场,必须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面对艰巨繁重的紧迫任务,广大干部群众需横下一条心,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干起来,以超常之力啃“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篇三】‎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必须扎实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分秒必争、刻不容缓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集中力量冲刺,分秒必争,每分必得,坚持高标准培育、高标准服务、高标准攻坚,夯实基层党组织,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冲锋总攻,扎实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标准培育脱贫头雁。选准人、用好人,既是基础,又是关键。要加强培训,尤其是村级党员干部,他们直接接触服务群众,更要加强党的科学理论学习和脱贫攻坚技术培训,让他们明确脱贫目标,掌握脱贫方法,成为村级“扶贫专家”,切实担起一方脱贫攻坚重任。要立足实际,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契机,大力培育挖掘脱贫攻坚创业致富带头人,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以产业扶贫持续拉动就业脱贫,带领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高标准帮扶困难群众。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做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要倾听心声、紧扣需求,关心关切民生“小事”,揪出贫困症结,及时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以精耕细作的态度做好帮扶工作。应主动邀请贫困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党群活动中,向贫困群众展示脱贫成效,讲述脱贫故事,解答政策疑问。同时,要做好扶贫项目收益、公益性岗位等方案的公示公告,坚持公开透明,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做好总结反馈,不断校准扶贫工作方向。‎ 高标准夯实脱贫基础。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严峻,更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标准的攻坚力度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要时刻想在前,科学研判,凝聚智慧合力。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实际,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规划项目发展方向,精准分配攻坚任务,为高标准攻坚奠定理论基础。要时刻冲在前,重点突破,凝聚行动合力。困难群众风险抵御能力低,在突发事件中更容易产生返贫风险。党员干部要立足困难群众实际情况,在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等紧急任务中冲在最前沿,时刻以高标准攻坚姿态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为决胜脱贫攻坚凝聚发展力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些年,党组织向基层进一步延伸,在推动基层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效率,是需要全体党员共同探索学习的关键。‎ 做好一个“点”,加强社区“主阵地”引领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作为基层治理中的“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社区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根据地”,可以使治理效果得到及时检验,治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现在很多社区内建立了基层党组织,让基层治理有了根基。但是基层治理任务繁重,情况错综复杂,仅仅依靠党组织单干,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如果不能让基层治理的优势凸显出来,那么基层将成为“一盘散沙”。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紧紧把握现代化治理中社区作为“点”的突出作用,明确基层治理的优势,多听一听基层群众的反馈,想一想他们的处境,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让治理效果切实可见,治理优势进一步凸显。‎ 连成一条“线”,提高党建“红线”带领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对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求:以党建引领,有力有序推进全市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提档升级”。今年6月,湖北省蓝山郡社区建立“党员楼栋长制”、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将社区、街道、区、市治理连成一条线。相关举措实施以来,不仅党员的热情被积极调动起来,主动投身基层治理中,该模式还形成了扩散效果,各级街道纷纷效仿,推陈出新,让党建真正融入基层社区。所以,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力量,让这股“红色力量”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前进。‎ 落实一个“面”,推进全域政务服务平台强化作用。大数据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基层治理方式产生了影响。例如,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基层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建立大数据政务云平台,推出智慧园林,建立智慧社区。在“云平台”上,轻松处理日常工作,检索事务清单,让群众和政府办事部门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便民利民服务的宗旨。可见,做好基层治理,也要积极融入时代趋势。当互联网所支撑的云平台呈“网状”覆盖每一个角落,便捷每一项功能,提升每一处治理效率的时候,基层干部就有更好的“帮手”,为基层治理全力“赋能”。‎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基层治理工作看似复杂繁琐,实际有迹可循。社区治理“做点”,党建引领“连线”,云平台政务服务系统“为面”,才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质量与效率,获得群众满意度。‎ ‎【篇二】‎ 基层的治理工作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施政基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引领是我国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正是位于整个治理体系金字塔最基层的村和社区筑牢了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发挥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向全世界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守护住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安全、健康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 在全国数百万基层工作者们会同医生、护士、人民警察和爱心志愿者等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顽强抗击之下,令全世界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恐惧和束手无策的新冠疫情在我国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半年多的忘我奋战之后,基层的工作者们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喘息,被疫情延误了的很多工作都要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完成,垃圾分类、人口普查、扫黑除恶、加强物业管理、创建文明城市……,每一项任务都很艰巨;每一项任务的时限都很紧迫;每一项任务都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了政府部门的计划得以如期实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广大的基层工作者们不得不咬紧牙关,重整精神,继续投入到新的战斗。‎ 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疲惫加之疫情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等等不利条件下,要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完成,都能够切实地产生实效,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成为一时的过场,就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依靠党建引领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来保障各项工作收获预期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运用党员双报到机制,发动属地各级、各部门的在职共产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同离退休党员和群众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在职与否,都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克服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加强基层治理的战场上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参与,以实现基层治理工作各方齐抓共管、全社会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从而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工作效力,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收获预期效果。‎ ‎【篇三】‎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确部署。但事实上,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层治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治理高度。如何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广大基层干部应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阳光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向往和期望。‎ 坚持源头治理,由“事后解决”延伸到“事前预防”。基层是问题滋生的“原始地带”,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化解,就难免会“由小变大”,产生更大的破坏力。越是靠近源头治理,不仅付出的成本代价越小,而且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弱,基层治理尤须把重心向源头偏移。要打破基层干部单打独斗局面,充分调动社会居民、社会志愿者、驻地机关等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构建多元参与治理新格局,组建党员服务队、矛盾纠纷协调组,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促进邻里关系融洽;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体检等志愿服务,增进居民获得感;就地解决居民生活实际困难,不把问题上交,不让矛盾搁置,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综合治理,由“矛盾化解”扩展到“综合服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外延”不断扩展,不再是替群众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这么简单,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居民有需求的地方,几乎就有治理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广大基层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打破“无事即为平安”的守摊思想,既要全力解决现有的治理困难,更要主动出击、统筹谋划,全面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要素情况,将行政管理、综治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网”,努力创造条件,改进居民生活环境,增强社会安全,改进日常出行,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通过更多前瞻性服务杜绝矛盾纠纷产生。‎ 坚持阳光治理,由“人治思维”转变为“多治合一”。随着社会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靠经验习惯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必须依靠系统、科学、阳光治理来破局。一方面,要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基层治理规范,坚持在居民监督之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治理任务,增进基层治理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牵头组建居民委员会、议事会、事务监督委员会等,推动基层自治水平提升,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治理章程,让法治思维逐渐深入人心,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居民创先争优,释放德治教化效应,形成“多治合一”的善治体系,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当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才能答好这道时代命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