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论文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思维能力培养而展开,从而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字:情境激趣、培养思维、应用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选取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建立数学模型的生活材料进行教学,使数学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思维能力培养而展开,让学生在具有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锻炼思维。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的人在不同程度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把握与生活的衔接,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从生活中捕捉问题,探索规律,主动地运用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中我们要善于从的生活中抽象问题,从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使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洪客隆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富佳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又例如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 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身高和体重,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可求知识的脑海。此外,我还运用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学生成功的环境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感兴趣的情境,使感觉到在课堂上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如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班这次数学测验,得分情况如下:100分的2人;90~99分的15人,80~89分的23人,70~79分的8人;60~69分的3人,不及格的人数有2人。全班平均分数为88.54分。根据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算式?”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纷纷回答:(1)、满分的人数是优秀人数的百分之几?(2)、优秀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及格率是多少?(4)、满分的人比90~99分的人少百分之几?(5)、90~99分的人从满分的人多百分之几?…… 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中可以组织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可以根据这些,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进行交流,逐步发展的空间观念。 三、作业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任何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适当运用课堂内容的自然延伸,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习知识。教师在中应努力激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从而进一步熟练了表面积的计算,并使学生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又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凡每月用户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小明家十月分交纳水费46.8元,小明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见了这题目,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通过这题的练习,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衔接,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真正地在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为生活所用。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 金其先《让数学与生活零距离接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