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在这种互尊互爱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之中,久而久之就会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而恰当地组织好有意义的课上游戏,是符合低年级的心理特征的一种好形式。信任是差生转化的手段,教师对差生信任,能增强差生的自信心。培养习惯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一种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科学地、反复地训练。 关键词:激发 兴趣 非智力因素 根据《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重点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 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中改革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情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力,小学生的求知欲是从兴趣中产生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未能明确的认识,凭好奇心和新感觉,他们的学习求知欲望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喜欢愉快的学习气氛。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感知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识,它虽然属于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是复杂认识过程的基础,是获得一切知识的源泉。 所以在感知理解教材的两个大环节中,一定更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在教学中,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刺激情境。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获得鲜明的表象,并让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事物上用得多、用得广,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师生情感,调动学习兴趣 情感是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情感的关键是对学生的“爱”,爱是感情的本质的体现,爱是对幼小心灵情感的结晶。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把老师看的那样神圣,那样重要,由爱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习有效地学习。 如:在进行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板书了一道应用题后,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学生说:“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解答出来?谁想的方法越好,说明谁的本领越高”。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对学生说出的各种解法,都及时准确给以肯定学习的评价。师生在这种互尊互爱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之中,久而久之就会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游戏,提高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平铺直叙,达不到追求的效果,经验的结晶是把游戏迁移到课堂,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低年级心理特征的好形式。例如:在学习“小时、分、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猜谜语:“无脚也能走,说话不用口,发出命令来,人人都遵守”。当同学们猜对后,老师再出示一个谜语:“ 兄弟三个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它们会走没有脚,会说没有嘴,告诉我们什么时起,什么时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时,老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认识钟面。”这样很快地把学生的动机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实践证明,适时而恰当地组织好有意义的课上游戏,是符合低年级的心理特征的一种好形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寻找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 信任是差生转化的手段,教师对差生信任,能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必须寻找闪光点给予表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差生缺乏自信心、自强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周围的人不能公正的对待他。做得不好大家认为差,或者想积极去做,大家也看不到,他们感到委屈,从委屈到灰心,感到的是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信任自己,自己也就不信任自己了。在教学中,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一些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中发现“闪光点”。老师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并要大家向他们学习。与此同时,教育学习较好的学生不要歧视差生,积极引导大家都来帮助他们。 如在低年级的8和9的“乘法口诀” 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把小盒子里写有积的数字卡片贴在表中相应位置,鼓励差生贴一次,对了当即表扬,同学们也对他们刮目相看,使他们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促使他们在学习上用功,善于动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五、磨练意志,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习惯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只要教学中注意结合知识规律,学生学习规律,进行长期、反复、灵活合理的训练,学生的坚强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形成,智力活动将进一步提高。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注意结合知识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了智力因素,并使二者互相促进提高。例如:在一定的时间里做出一定数量题要求质量要高,并使二者互相促进提高达到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语言思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查、自我验算和自我评价克服困难等。要根据学习规律,向学生提出要求。 六、搞数学趣味活动,增强竞争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积极的心理因素。低年级小学生生性好奇,特别喜欢思考生活中一些新奇的问题,只要他们认为新奇的事,便立即产生了趣味。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可搞一些趣味活动,如开展开火车、找朋友、接力赛等等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对数学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增强竞争意识。 七、规范行为,严格训练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要求学生“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训练。一种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科学地、反复地训练。有一些行为方式,例如认真审题,对数学应用题进行独立思考,认真分析,这对低年级儿童和初始训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在平时注意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消除懒惰、涣散的心理状态,逐渐形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1] 数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Ellen Weber .有效的学生评价[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 项目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1(1) [3] 周弘。赏识教育。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5 [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