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我是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语文意识
语文论文之浅谈我是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语文意识 先跟大家唠嗑下道听途说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莫言,也知道另外一个人——王安忆,殊不知这两个人有着颇深的交情。莫言在公众面前不仅力推王有获诺贝尔奖的潜质,而且在生活上很是佩服王,话说他们多次被邀出外做访问学者,在2001年应邀去瑞典,登机前,被查出机票有问题,莫言当时又气又急地要找航空公司扯皮,而王却说“不要吵,保持冷静,关键是我们下面该怎么办才不至于耽误行程,他们能够给我们想出什么办法不。”莫言对这事印象非常深刻,他以此来教育女儿,遇事要冷静,不要说着说那,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 镜头拉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为了所面对的这一个特殊群体,轻者是愤愤不平,怨声载道;有甚者是劳神伤身的。对照王安忆的作为,想想我们自己,何不也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另类”在别的学校照常存在,只不过说他们比我们多了些人中龙凤而已。既然给不了我们龙凤,那我们就想办法找培养我们自己的龙凤的途径。 站在一个语文工作者的角度,说实话,我们的处境非常的尴尬,不像数学课堂,学生只要掌握了公式定理就能解决问题;英语课堂背会了单词语法就会考试。很多时候我们很可悲地发现被我们很不屑的学生却能拿高分,而作业完成好课文背得快的孩子的成绩却总是不见起色。但是长期来看,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还是非常重要的,贤明的君王重用有才华的文人,而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大多数是生不逢时,所处的时代不是昏君就是庸才当道。邹忌、魏征;陶渊明,苏轼都是很好的例子。而近代史上,鲁迅的文字对反动派来说就是投枪匕首,闻一多的演讲让反动派们殊死一搏甚至要了他的命。就当代很多名嘴们来说,他们的一张嘴就是名片。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是语文意识强的人。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求不到那种出乎意料的分数,那就干脆另辟蹊径地增强我们学生的语文意识。 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行为。 借用一句老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我们的学生就是一块块粗糙的石头,最后能够成为何等货色的宝玉,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去精雕细琢。到底怎样的去打造这些璞玉呢,那就从习惯培养入手吧! 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在这里,我想从对学生听、说、读、写意识培养四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有争议的地方欢迎点评,有赞同的地方欢迎点赞。 “听”的意识 我想知道大家对“耳聪”的理解,(“耳聪心慧舌端巧”)一个会“听” 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学会听是源自勤于读,是为了勇于说,更能精于写。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在我们的学生中更是好多学生不仅听不进话,更是不知道怎么去听话,所以培养听的意识很有必要。 1、要让学生爱上听。我在平时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恰当的素材。像上《安塞腰鼓》一课的时候,我没有准备带视频的朗读,而是配乐朗读。(展示安塞腰鼓的朗读)而《背影》一课的朗读,我就放了带视频的朗读。听既可以听朗读者的抑扬顿挫,也可以听朗读者的感情潸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素材中体会到听的美妙之处,以至于爱上听。 2、要让学生学会听。整合好听读材料,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养成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这里打一个小插曲,是我亲身的经历:高中参加过的一次英语竞赛,满分100分的考试,都是听力,从听句子到听语段到听文章,来答题,我记得当时英语老师就派了四个同学陪我训练,我们几个人就是用边听边复述的方式来复习备考的,每个晚上只做一套题,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复述,从开始的哽哽咽咽到考试前的流畅自如。而应试的效果也非常不错。这也是我们英语老师听力训练中常常采用的办法,对于我们语文课堂来讲,我跟学生玩过这种游戏,以一列学生为一组,我备有写不同内容的字条,让第一排的同学看看,然后他们一个个地只能用嘴巴对着后面同学传,最后一排的同学把他听到的内容写出来,看看跟我所给的内容有多大的出入的。 3、要让学生善于听。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听的方式,就一篇小说来说,环境、人物描写我们要精听,情节我们可以泛听。例如《社戏》一文中,环境描写“月下航船”是我们鉴赏的重点之一,那我们在听读的时候对这里要反复地听,反复地揣摩,而情节“社戏前——社戏中——社戏后”我们提纲挈(妾)领,以此为线地去了解人物特征,环境变迁就可以。在精听和泛听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既要抓关键词、抓主旨,获取特定的语言信息,又要抓听读材料总的特点细节,从而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既达到学习掌握知识,又能训练听力能力的目的。 “说”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等“六大解放”,我对“嘴的解放”的理解就是对学生“说”的意识的强调,为了让学生能谈,就要让他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这个我平时是这样做的: 1、课堂上就事论事,让学生敢于说。像我班的黄开博同学特别爱说,而每次说呢,要么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要么是说得支支吾吾,一知半解。很多时候他的发言引起了课堂上的笑场,可是他的积极性永远没有被打击。于是我在他说得牛头不对马嘴的时候就适当地批评下他,点名其他的同学(这个同学一般的是那种能说得准确的同学)替他纠正,并让其他的同学比较他们对错的原因,由此引导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供学生做笔记;当他说得支支吾吾,一知半解的时候,我就耐心地点拨他,帮他完善发言,这既鼓励了他的思考,又能给其他学生“勇敢地说,即使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怪罪我”的观念。 2、上口语表达课,教学生如何说。在一些习题教授课上,针对特殊的题目——导游词、主持词、劝诫语等等,就适当地延伸,教会他们注意根据说话的场合听话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有的要通俗易懂,有的要文雅含蓄;有的要一语中的,有的要旁征博引。比如《三峡》一课的作业中,为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写一则介绍三峡的导游词,我跟学生说的思路是——①注意导游词的格式,“尊敬的游客,我是此次带团的导游某某,欢迎你的到来,一路辛苦了。”②介绍三峡的秀美风光,风土人情等等“三峡秀丽的风光,夷陵香甜的蜜桔,宜昌壮观的大坝,巴东淳朴的民风,他们在热情的等待大家的到来”③整理文句,注意语句的通顺,修辞的选定,字数的限制等等要求。 在学生“说”的意识的培养方面,借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提出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以飨在座的各位。 “读”的意识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阅读经典,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会拓宽我们的智力背景,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氛围,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教师做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一、 用教材教“读” 1、朗读背诵课文:对于文言文,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现代文,学生先读,老师点评后,教师范读。多种形式的读,单个同学的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分开读,全班齐读等等; 2、以问引读课文: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导入,引学生入胜。例如,《恐龙无处不在》,南极上生活的动物有哪些呢,今天有人说南极上发现了恐龙留下的痕迹,这可能吗?今天我们跟随阿西莫夫一起去了解了解其中的奥秘吧!《口技》,让学生吹口哨,然而有个人一张口却能百般声响俱全。 3、对语言优美的文章,我们可以投学生所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来读,当然要让他们谈谈为什么喜欢这里。像《背影》《苏州园林》等等; 4、角色扮演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郁老师的那次作文课,一个学生读,另外几个学生表演。 二、用教材引“读” 我记得我在qq空间留下了这样一条说说——“阅读是一种最好的修行”,当时有不少人点赞。 “Garbage in,garbage out.”意思是说如果输入的是垃圾,那么输出的也只能是垃圾。这句话如果反过来,可以理解为只有输入精品,那么输出的才是精品。看看目前我们的孩子们在输入什么呢?且不说输入了多少精品,输入的数量都少得可怜。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求他们输出精品,写出漂亮的文章,也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记得之前黄主任讲座的时候提到用我们现行的教材引导学生读鲁迅的作品,而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名家名作,冰心的《荷叶 母亲》引导学生读《繁星春水》 鲁迅的《社戏》引导读《故乡》等等。 三、“读”的内容选择 教育部原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作客《南方都市报》某论坛时,他提出“真语文” 一说,说到真正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还是应该读和诵,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恢复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这点我是百分之两百的赞同,我就鼓励我班上的学生在寒假的时候把他们的《国学读本》带回去读读,而且让他们尝试着唱,还跟他们说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虞美人》等等词的曲调。因为我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有道理的。 “写”的意识 作家王安忆说过这么一段话:唱歌要声带很好,跳舞要动作协调,但似乎只有文字是每个识字的人都可以用的。成本比较俭省,而且文字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经验,记载自己成长的历程。 我们每个学生不一定成为真正的写手(作家),但是最基础的“写”的意识还是必须具备的。在学生“写”的意识培养方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写字 我虽然不赞同字如其人的说法,但是我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大势所趋,“汉字听写比赛”、“拼吧,小伙伴!”等汉字文化类的节目的举办,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对学生写字教学。我跟学生定的写字目标是“全体要写正确,部分写漂亮”,当然这个目标我们班还在努力的路上。我带的小学和初中班级的写字教材,我都让学生工工整整地书写了,并且读他们写的情况进行了点评通报,该表扬的表扬,需批评的批评。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我让学生在第二次作文之前写几行,错的次数越多,写的行数就越多。学生基本上养成了写字的习惯。 二、写作 1、“以练为惯”,勤练笔,多示范 鼓励学生写日记,我班上的宋若荧就有记日记的习惯;营造写的氛围,之前我班上的黑板左边留有一块空地,我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每天上去写一条名言警句;写读书笔记,应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老师勤做学生,偶尔在学生面前露一手,写对比句,写下水作文等等; 2、“以讲为范”,重视作文教学 我在布置学生写作文之前都跟学生讲讲作文,每次的讲作文都是充分地准备,图片,视频,学生范作(优劣兼有),对上次作文点评,好的作文读出来大家欣赏欣赏(也有时候点到学生名字,让同学们自行地去看优秀作品),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大家一起甄别甄别,提醒同学们以后类似的错误不能犯。 3、“以人为鉴”,学会评批作文 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中,我都有一堂课,就是让学生互相评批作文,当然评批的时候,我并没有做甩手掌柜的,先讲作文评批的一些要求:读几遍,每一遍批改什么;怎么批,旁批和尾批;怎么评,评内容、结构、语言等等。同学是自己最好的镜子,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受益匪浅。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尽管现在的课堂改革热潮迭起,各种课堂新理念不断兴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作为老师,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一定在于教会孩子学问,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一旦兴趣充分增长起来了,分数,课堂组织啥的问题都跟着一起迎刃而解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