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快乐着,创造着——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快乐着,创造着——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论文之快乐着,创造着——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小学美术论文 快乐着,创造着——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温岭市三星小学 金笑巧摘要:传统美术教学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要较好地完成美育教育的任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已有的工具材料,塑造新形象,来表达美的情感。 ‎ 关键词:美术教学 创造力 培养 创造 创新 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我们对美术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前,我们美术教学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就有“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美术教师,应注意在美术教学中,探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简言之,就是“快乐着,创造着”‎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的这句话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而创新的源泉,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创造力”。被称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则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因为在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中,手、脑、眼等多种器官合作并用,这对训练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很有帮助,还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重视美术课程,特别是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如下方法:一、激情引趣,培养创造意识。‎ ‎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地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为激起学生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如教《印印画画》一课时,我将课前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说说这些形状不一的叶子分别像什么?一个说是小鱼的尾巴,一个说像小姑娘的衣裙……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一片片平常俯首可拾的叶子被冠以了美丽、可爱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树叶印画的创作,学生兴致盎然,马上大干起来,教学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要擦出学生创造的火花,更好地开发蕴藏在其身上的宝贵资源,应先催化其情感,引发其兴趣,使其乐于创造,勇于创造。二、提供情景,创造崭新形象。做任何事情,没有情趣不行,但光有热情也是不够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一种探究的机会,让他倍感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 1、以故事、演示等方式创设情境,开启创造之门。故事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花瓶》一课中,我讲到了花瓶厂急于招聘设计师,要设计出造型新颖的花瓶。鼓励学生们来当一位小小设计师,利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帮助花瓶厂设计美丽的花瓶,以解其燃眉之急。表演、演示等方式直观、形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生动的美术课,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和蔼的微笑、大方的举止、得体的着装,给学生一种干净、利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小学生面前,老师看上去很精神,学生就更喜欢这个老师,这本身就给课堂起着铺垫作用。再加上充满激情而不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适合儿童心理的手势和鼓励的眼神,句句有情,声声悦耳,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的示范引导,抛砖引玉的提示,会给学生启发和灵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习与享受同在,最后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水彩游戏》时,我在投影仪上放上一张白纸,小朋友们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几十双眼睛跟着老师的动作转动。接着,我从讲台上拿来水彩颜料,说:“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很开心,想给大家玩点魔术,想不想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说:“看老师怎样玩儿。”小朋友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几十双期待、好奇、求知的眼神看着我,尽在不言中。调好颜料后,我就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小朋友们惊讶地“啊”了一声,紧张起来。我伏下身吹,吹呀吹,奇迹出现了,几座大山,几棵大树,树枝相互交叉,再吹几口,一条河流又出来了,河边两个人出来了,天空云彩出来了,我拿起画笔画了几下,河边又出来了两个钓鱼的人。这时候,我说:“河边河里还要添什么,我也想不起来了,大家帮我想想?”有的说:“添花添草”,有的说:“添在河边玩的人”,“添个小狗”……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讨论热烈,谁也不势弱,课堂气氛进入了高潮。我在窃喜:“这就是我所要的效果。”我趁热打铁,就说:“小朋友们讨论很热烈,想法也很好,你们把作业纸摊开,把你们各自好的想法在作业纸上表现出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拿出最高的水平来,行不行?”大家一起说:“行。”我又鼓励大家说:“谁最棒?”大家齐声说:“我最棒!”我说:“好极了”‎ ‎。小朋友们把颜料调好,倒在作业纸上,他们吹的吹,画的画,想的想,各自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进入了创造的最佳状态。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副副佳作创作出来了。2、利用现代多媒体,提高审美能力。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就会胁迫学生的兴趣和天性(乌申斯基语)。有效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来增强学生的注意,陶冶学生的情操,将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上《热带鱼乐园》一文时,我先约上同学们一起“去”美丽的“海底世界”‎ 走了一遭,那些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马上跃上了孩子们的画纸,成了永恒。再如上剪纸课时,用媒体来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及南北剪纸的特点和表述技法,不用多长时间,学生们便懂得如何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动态美,利用电教手段和有趣的导入方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其真正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从而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美术效果。3、走进生活,在写生中培养创造思维。据说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时,常细心观察虾的习性,故而所画的虾越来越像,越来越神。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面对的大多是图片和范作。这些图片和范作限制了学生的视觉范围,使他们不能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创造出来的形象也容易程式化。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创作,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形状,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如线描风景写生,如果完全写实照搬画面难出佳作,不妨引导学生运用夸张等变形手法来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学生的作品共性中有个性。艺术大师潘天寿说过:“艺术不同于自然。”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曾说过:“人物的模样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瓦房;还有的是屋前一条小路……都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能创造出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四、亲自尝试,创造美好新形象。创新不完全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才能创造出富有美感的新形象来。在上《风筝风筝飞上天》这节课时,我在操场上给学生展示一个个精美的风筝,并让学生去放飞,作为这堂课极富吸引力的开头。如:艳红的金鱼风筝在风中轻盈地摆动着长尾翱翔于蓝天;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正展翅飞舞在百花丛中;又一只翠绿色的蜻蜓正徐徐飘向茫茫的田野……‎ 我让学生观察:风筝是怎样飞的?哪只风筝飞得最高、最美?为什么会飞得这么高?又让他们回到教室去想,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在学生亲自动手玩、观察、讨论,产生了极高的制作兴趣之后,我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超越自己对自然的刻意模仿,按主观意想和感觉去表现,去充分体验艺术创新活动的乐趣和胆略,不到20分钟,一只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优秀的简易风筝便出现在操场上的天空中。让我惊喜的是,通过这一活动的体验,学生竟创造出这么多、这么美的作品。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还是以“像不像”为标准,大多数学生不敢画有创意的东西。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教师在每一份作业中都要充分发现“闪光点”,哪怕是一块色彩,一根线,只要学生有所进步,就应予以肯定,让所有学生都有被表扬的机会。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对自己的能力便充满信心,这样能有效地保护学生被开掘的创新思维,并逐渐养成创新习惯。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到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美术课程标准》 《中国美术教育》 《少儿美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