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计划总结之《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地理计划总结之《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借鉴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活动,本次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就是在上述背景要求下进行的。关于本课的教学体会最深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能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 1、借鉴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每节课是先预习,再课堂展示、再反馈检测的;在预习阶段我设计了各个教学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个学习小组小组长主持下进行充分的自学、讨论、完善、归纳,在课堂展示阶段各学习小组积极展示、点评、补充,气氛轻松、学习积极,能力得到提升,从反馈检测的具体情况看效果较好。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设计课程资源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地理的内涵,作为教师深刻落实这一理念,我想我们就要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本节课,在板块构造学说关于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内容中便进行了资源的开发,动画演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总结出我国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结合汶川特大地震的巨大灾难,设计了“知识守护生命”这一环节,师生互动交流总结出地震中如何逃生的知识。这是因为我们坚信课堂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保护生命的方法,一定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最初的设计中我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外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基础,因此,最后在探究环节中,降低了难度,才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非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 的教学时,我要求展示的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将魏格纳提出学说的经过讲一遍,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尽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很感兴趣,但是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5、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在教学中我要求展示的学生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激情引趣,学生乐学。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落差。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在目前“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名言前,我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今后还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进一步完善自己,并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