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油田实习心得体会范本精选
【导语】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下面是由XXX为大家整理的“油田实习心得体会范本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我工作的单位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在刚来公司的前几个月,公司安排我去第一采油厂杏北作业区实习,虽然以前也听说一线很艰苦,但是刚毕业的我还是怀揣着无比的好奇和无线的向往。来到应急6班的时候,我的心里并没有失望,相反,还有些许的激动,因为这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满天的沙尘和呼呼的北风,7月多雨的陕北呈现出漫山遍野的绿,那中山河壮阔的感觉瞬间征服了我,这就是我要奋斗的地方,这就是我要实现理想的地方。 在实习期间,有过欢笑,有过泪水。由于大雨冲毁了道路,我们一早就出发去抢修道路,这时候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那句话,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巍巍的大山面前,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好地对自己定位,抢修道路的日子虽然很艰苦,却使我受益颇多;除了修路,我们还要去井站进行管理,多雨的季节使得井站里储积了不少的雨水,我们的任务主要是用水泵排水,并且除去井站的杂草,监测注采井的压力和流量,检查仪器的运转情况,确保井站的安全和正常生产。 在师傅和同事们的领导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学习,我很快熟悉量站内的所有流程及其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还学会了采油厂的工作流程、单量过程和增压、加热等标准化操作。还有如何巡回检查、如何填写油田相关报表。我在这里才实习了几天,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师傅们请教和学习。 在实习期间,我们也会自己做饭,虽然不是很擅长,却很自豪,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实现独立生存,在工作之余,我们也会组织打篮球等活动,加强了同事间的团结互助。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师傅和同事们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那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三是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 这几个月来,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理论基础还不扎实,工作方式不够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加强理论学习,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在应急6班实习期间,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不仅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更加熟悉了油田的环境,熟悉了以后的工作氛围。知识贵在运用,只有多用才能够正在的掌握知识;同时,也应该努力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来为以后的实践做好基础。知识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实践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没有知识的实践也是盲目的实践。今后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努力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努力去实践。在实习中我感受到了沉重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延续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为油田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二】 说起调查研究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毛主席老人家最有发言权。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句话直到今天对调研活动也还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我报名参加中央团工委组织的“根在基层走进一线” 胜利油田调研实践活动,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真实了解基层情况的想法前去调研实践。虽然调研实践只有短短的5天,但是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首先要说一下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我们小组有5个人,来自5个不同的部门。开始我还想,石油开采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隔行如隔山,不如让专业对口的人来调研。后来我发现外行也有外行的好处,可以从别的角度发现问题。 我们此次调研的落脚点在胜利油田的胜利采油厂,驻扎在胜利采油厂三矿16队。胜利采油厂是胜利油田最“老”的采油厂,比较具有代表性。“老”采油厂有着光辉的历史,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石油工人战胜困难、开拓进取,如今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当年的精神更显得尤为可贵。 “二次创业”是因为“老”油田,面临着“新”难题。此次调研,改变了我之前对石油开采的想象。石油储量是一回事,能开采出来的量是另一回事。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采收率,国际上石油采收率也不过50%。胜利采油厂经过50多年的勘探,资源探明程度高,“找油”的难度增大;找到的油藏的区块变小,品位变差;在现有的油井开采方面,采收率高,已超过40%,综合含水高,已超过90%,这意味着开采出来100吨液体,只有几吨是原油,开采成本加大。另外,原油生产还有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年自然递减率,也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产量一年比一年少。 胜利油田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肩负着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年稳产2700万吨。能连年完成这个任务,实属不易。我们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们进行为期40天的“上产”工作。“上产”也是他们的术语,简单讲就是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使石油产量上去。我所能看到的就是工人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工作。 “上产”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长远、持久的难题还需要新办法、新思路。胜利采油厂,继而扩大到整个胜利油田,采取的制胜法宝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管理,二是科技。同时胜利油田还着眼于未来,开辟新阵地。不仅在新疆进行勘探开发,而且还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找油、采油。 管理真是一门学问。我在这里听到最多的词是“精细管理”。精细管理还延伸出了“精细油藏研究”。精细油藏研究是在找油、挖潜方面进行突破,层中找层、水中找油、油水过渡带挖潜,形象地比喻是“拿着放大镜来找油”。精细管理细分为11个方面,其中在井组管理方面,在精细分析每口采油井的情况后为每口井量身定做了管理策略,做到了“一井一策”。从管理者到一线工人都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向精细管理要产量、要效益,努力挑战采收率极限,挑战管理极限。这让我十分敬佩。 科技在胜利油田实现高产稳产上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多年来,胜利油田坚持依靠科技求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油” 和“技术创新”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在国内同行业居于地位的技术。调研实践期间,从上到下对科技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的规定,不光有精神奖励,对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还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我们采访过油田上的一位“技术大师”王天正,他原先只有高中文凭,但是他爱动脑筋,爱钻研学习,爱搞发明创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了多门大学专业课程。他先后取得了70多项革新成果,而且这些成果都能够直接应用,解决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说,他搞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都是为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他从来不为了创新而创新。光他发明的“快速修井系列”工艺技术每年就为油田节省上千万。相比他为油田作出的贡献,油田给他的奖励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他从不计较这些。因为他心系油田,盼着能给油田多做点贡献。 此次调研实践,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艰苦。说实话,我们这次去的地方已经算是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了,太艰苦的地方没敢让我们去。就是这个“条件较好的” 地方也已经远离市区,紧靠村落,周围都是盐碱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油气。干的都是体力活,弄得衣服脏兮兮的。就这,一干就是一辈子。我们所在的是采油厂,听他们讲,搞勘探开发的更艰苦,野外作业,没有人烟,一干好几个月。我接触到许多个一线工人,都是那么的朴实。 还有一件事情就有点摆不上台面了。我们第一天去现场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井口都被铁丝网包围着,铁丝网开设的小门被一把大锁锁着。我以为是为了防止牲畜靠近,一问才知原来是为了防“油耗子”偷油。相对应的,管理上也有个词叫“综合治理”。当地居民中有些人以偷油为职业,成为“油耗子”,给油田的生产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针对这些人,“防”和“打”是必要的。但是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想法解决,比如村落整体搬迁出生产区域,当然能和谐共处。 现实的情况是复杂的,有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有很多是坐在办公室想不到的事情。走进基层,了解基层,很有必要。这次调研实践,不仅让我在知识上有了收获,而且让我在精神上,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上,有了较大收获。我想,此次调研实践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精神值得我学习一辈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