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试谈古典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论文之试谈古典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试谈古典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张安权(贵州省凤冈县龙潭中学 贵州 凤冈 564200)摘要: 中学古典诗词音乐教育应该作为我们培育学生操守、品德的重要课题项目,同时,它也不会与时下学校激烈的应试教育相抵触。不仅如此,它更可发作为应试教育的辅助机制不断促进应试教育体制的完善。在保证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尽量的空气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关键词:音乐 育我 关系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璀璨的文化,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那些优美的风情,那些动人的传说伴随着文人高风亮节的身影,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而古典诗词就是这浩瀚文化海洋中的一轮巨浪。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发展历史悠久,语言纯粹精练,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意趣深远而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音乐是可以用诗的形式进行描述的。音乐与诗歌一样,是曲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只不过它是通过由声波所发生的声音的途径进行表达的。所以,从人类情感的共性角度讲,音乐和诗歌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方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和替换的。1 典诗词是对音乐的补充我国古代记谱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历史悠久。早在周代,也就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到七世纪,距今三千多年以前,就产生了以文字形式为主的音乐记谱法。孙子著《礼记·投壶》一篇中有一段以“口”、“○”及“半” 三种谱安记述作投壶游戏时两种鼓的演奏谱。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听到那阵阵击打之声,但是从这段文字中还是依旧能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铿锵和气氛的热烈。其二、记谱法的多样,不统一。1除了产生在周代的吕字谱和宫商字谱以外,在隋、唐时期,又有了管色谱、琵琶谱和古琴的减字谱等多种记谱法。到了宋代,就有了又增加了工尺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还曾出现过“声曲折”的记谱方法,即用一根长长的曲线,表示音的高低走向。它们都无法准确无误地将乐曲记下,只能记一个大概或者仿佛,而后人更无法无天将所记的曲子全部、准确地重现出来。因此每个时期的记谱法都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乐谱无法流传至今。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韵律以及宏观世界的标题(词牌)等要素大致也可以推测出关于乐曲的一些信息。1.1歌的韵律推测 我们的汉字具有声,顿,韵,律的特点。所谓“声”是指声音的高、低、长、短。这就产生了诗的高音和节奏。汉字与音乐的旋律的高低起伏及至旋律走向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拿络宾王的《咏鹅》为例。每一个字是“鹅”,为阳平声,此时音乐曲调有可能是上行的或者是平行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是下行旋律。我们当代的许多歌曲都因为作者不懂字与音之间的关系,作了与字的读音不恰当的音乐旋律,使人们无法唱准歌词,并且由于这个字的读音是短暂的,迅速的,轻巧的,因此,音乐在这个字上也不会以长音形式出现。再比如我们朗读李白的《蜀道难》,开头是这么一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们读起来感觉是什么啊,绝对不能是抒缓的,宁静的,忧伤的,而是高亢的,激昂的。所以,假如李白这首作品是有古乐的,那么我们大致还是可以看出,这首音乐不会是四平八稳,一定还是有一些冲劲的。再说“顿”,我们读诗词,不可能一口气读完,中间总要休息一二,但是这休息又不是随时随地任意休息的。这个停顿是建立在诗词作品完整意义上的自然停顿,就犹如音乐作品当中的“气口”一样,只能在音乐的“气口”处,才换气,休息。结下来说说“韵”,韵可以分为两种,朱光潜在其《诗论》中讲“一种是句内押韵,一种是句尾押韵。”韵与声音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最后再讲讲“律”,我们得先解决什么是“律”这一概念,这里讲的“律”指的是声律,即汉字发声的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平仄”。这是对意义的排偶,对声音的对仗。前文中曾讲到到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诗歌与音乐发生了必然的分离。而诗词如果完全脱离了音乐,不具有音乐的任何元素,那么这样的诗显然已经不具备诗性了。没有音乐的诗是不能称其为诗的。所以,文人们把外在的音乐旋律转化成了文字内部的声律。1.2词的词牌推测词,在创作之初就是为了给花间柳巷的妓女们演唱的。由于当时音乐水平有限,不能随时随地创作出好的音乐。所以每一个词牌就是一种音乐格式。它们都有自己固定的音乐,同时对入乐的歌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等都做到了非常严格地规定。我们通常称的“填词” 就是词人根据词牌的各种要求进行创作。比如《浪淘沙》这个词牌,上下两片声律完全相同,是完完全全的重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两段歌词同为一条旋律呢?从它的声律节奏上,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出音乐的大体形态这个词牌有着起承传合之势。比如起句为“仄仄仄平平”,承句则是“仄仄平平”。转句由两句组成,这两句之间也具有内在的联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果用音乐的语言来解释这两句内在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倒影重复。最后的合句是“仄仄平平”,这句是由强烈的变化对比回归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所谓的前后照应。2 音乐是传承文化的桥梁中国古典诗词改变为音乐的歌词部分更应该着眼于歌词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之上。一提到为古典诗词作曲配乐,大家可能会很自然的想到古香古色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认为离当当代社会如此遥远的诗歌或许只有配以同样不发球这个时代主旋律的音乐才叫恰如其分。我认为这途中观点是有待商确的。其一,在当代社会里,以古乐或民族性音乐作为传播古典诗词文化的方式是不合现状的。我们作曲的目的是要给人以愉悦的心情演唱的,而不是让人望而却步。比如现在的一些美声、民族声乐作品,好听到是满好听,可大家唱不了,为什么啊?一听,太难了,如果不是专业演员还真没法唱,这样的音乐注定没有办法普及。而纯粹的民族音乐也存在如此的尴尬局面,比如《诗经》时期的音乐,据考证是一字一音,这样的音乐不仅节奏呆板,且旋律也相当的单一,没有任何风趣可言。而假如我们不以古典为据,而由当代作曲家来创作,那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来 的作品必然会带有当代社会音乐的总体特点,即西方化。因此我们不能单单以诗词的韵律和节拍来限定音乐的风格。其二,从音乐历史发展的趋势看,流行歌曲是深得大众心意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可以说是雅俗共享。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为过去的音乐太为单一,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更为高广大人民所喜爱的音乐演唱方式的出现了。 其三,流行音乐是作为传播诗词文化作为合适的桥梁。广大音乐爱好者们对某种音乐风格的接受程度是直接可以作为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是否能走向大众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到目前为止,流行音乐无论从受众人数的多寡或者受众人的年龄层次以及文化层面等来讲,均超过其他任何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更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那么,为什么流行音乐会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呢?从音乐性上看,通俗音乐的曲调具有易唱、易奏、易记的特点。其节奏强烈。清晰、明快,和声简单,曲式结构短小、简练,从文学性上看,通俗音乐的内容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歌词多以口语化、个性化见长,故清新、浅显,唱起来朗朗上口。总之,通俗音乐具有时尚的元素和简易的风格。对于传统音乐摄入不深的普通听众作为娱乐消遣之用,是最为合适不过了。而从中学古典诗词音乐教育上来讲,由于青少年处在生理与心理完善的过程之中,而通俗音乐的情感宣泄方式是比较简单或者单一的,或愤怒,或欢乐,或忧伤,或甜蜜。而这种情绪恰恰与青少年这个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相吻合,容易产生共鸣。从音乐的功能上考虑,通俗音乐强调娱乐性,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压力和思想负担非常之重,通俗音乐无形之中成为他们解脱压力、宣泄情感的有效算途径。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古典诗词的大众化和音乐的通俗化不仅不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糟蹋,而恰恰是为了更好的普及中华文化的瑰宝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其保守的让诗词丧失掉它的教化作用,还不如让它在我们这样的一个高信息化时代缩放它应有的光芒。中华民族的文化因为年复一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光辉和璀璨,它是靠我们每一代人艰辛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才得来的。我们还要将这民族的火种继续传承下去,古典诗词音乐教育的本意也在于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