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注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注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感主要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等等。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中,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要尽可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中形成抽象的概念,再把抽象化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里一起玩滑滑梯,骑木马的情景吗“?同学们很快就回忆起幼儿园时的生活,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幼儿园内游戏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 于是,学生们立即兴趣盎然地开始数数:1只滑梯,4只木马,7只小鸭子,10块积木??这样,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数的意义。因此,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只有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才能让学生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在教学这个内容前,让学生有意识的先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用了多少时间等,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学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数感 数学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看图列算式应用时,我常常引导学生利用摆小棒、摆学具方法边说边摆,再结合图意列出算式。这样抽象的数学就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和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了,并鼓励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去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数量,想一想能不能用数学的语言编出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教师,有责任让数感贯穿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