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 ‎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郑欣 ‎ ‎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情况是,做计算题差错多,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低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使用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后,由于这套教材降低了计算教学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原教材所没有的知识。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后学数学感到很累,记不住那么多的知识点,计算的正确率就更低了,问及原因学生总会说:“我马虎了”,也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 计算正确率低严重干扰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是:‎ ‎ ‎ ‎  一、讲清算理是关键 ‎ ‎ ‎  要“学计算”首先要“明算理”。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根据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 ‎ ‎  小学计算算理教学在我们计算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算理教学对于学生计算的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计算算理的渗透和讲解。我尝试了一种自己的教法,每次教学新知时,首先带领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然后在新授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在经历感悟的过程中增强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 ‎ ‎  如: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回忆已学过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0′2=80你是怎么口算的?学生有三种说法,(1)、40+40=80;(2)、4个十乘2得8个十,就是80;(3)、因为4′2=8,所以40′2=80 。然后出示例题“400′2=”学生自然也就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口算了。最后还进行了拓展, 4000′2=  40000′2=  你会口算吗?为以后的学习进行了铺垫和算理的渗透。‎ ‎ ‎ ‎  有的老师喜欢按教材教算理,可是,我认为教材的推算过程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借鉴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把教材的思路用教师所谓的“启发”灌输给学生,否则推算说理就成为了形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总结算理,能够更好的有利于算理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学会计算的实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只有算理明白了理解了,计算方法才不会遗忘,计算的正确率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 ‎ ‎  二、训练思维是核心 ‎ ‎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 ‎ ‎  1、会说思路 ‎ ‎ ‎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很少有“说”的机会。现在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更要加强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学混合运算74+100÷5×‎ ‎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这学期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我也尽量多给学生这样说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 ‎ ‎  2、会选算法 ‎ ‎ ‎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例如请学生计算13×2,学生采用了几种计算方法:‎ ‎ ‎ ‎  ①13+13=26     ②10×2=20        ③     1  3‎ ‎ ‎ ‎  3×2=6            ×   2‎ ‎ ‎ ‎  20+6=26             2  6‎ ‎ ‎ ‎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用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计算出结果,这就好象是为计算的准确率上了“双保险”一样,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去计算。‎ ‎ ‎ ‎  还是刚才那道题目13×2,如果改为13×8呢,你还选择用加法算吗?学生自然会选择竖式去计算了。当计算13×2时,加法就是适用的;而计算13×8时,竖式就是适用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算法去计算最适用,在对多种算法比较择优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计算的正确率自然就会有所提高了。‎ ‎ ‎ ‎  3、重视估算 ‎ ‎ ‎  《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要重视估算,并把估算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教学乘法29.6×3.8,学生常常会因为实际计算或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导致计算的失误。这时,我巧妙地去引导学生进行估算:(1)29.6~30,3.8~4,所以29.6×3.8~120,且小于120。(2)乘数末尾6×‎ ‎8=48,所以乘得的末尾也应该是8。这样,学生计算时若发现最后的结果大于120或与120相距甚远(如1124.8)则说明计算结果必定有误了。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 ‎ ‎  三、培养习惯是根本 ‎ ‎ ‎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的天职。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 ‎ ‎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 ‎ ‎  1、校对的习惯。‎ ‎ ‎ ‎  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 ‎ ‎  2、审题的习惯。‎ ‎ ‎ ‎  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 ‎ ‎  3、书写的习惯。‎ ‎ ‎ ‎  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 ‎ ‎  4、验算的习惯。‎ ‎ ‎ ‎  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 ‎ ‎  四、加强训练是途径 ‎ ‎ ‎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 ‎ ‎  1、突出重点。‎ ‎ ‎ ‎  如小数的计算练习的重点是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小数加、减、法中强调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位数不够注意用“0”占位;小数除法中除数转化成整数时被除数中小数点的移动。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  2、打好基础。‎ ‎ ‎ ‎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时注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应根据教材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口算逐步达到熟练。如凑整的训练:7.6+2.4=10、5.38-1.38=4、2.5×4=10、1.25×‎ ‎4=5等注意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还有一些常规的基本口算题也常抓不懈。‎ ‎ ‎ ‎  3、简算训练。‎ ‎ ‎ ‎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 ‎ ‎  4、练习分层。‎ ‎ ‎ ‎  练习训练是提高正确率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使练习更有吸引力,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练习的层次也很重要,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从而保证练习的效果。‎ ‎ ‎ ‎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教学中除了做好上述工作,我还注意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如此持之以恒,使学生计算正确率有了不断地提高。总之,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选择有效的计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让学生不再为计算失误而感到遗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