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第一季度党建工作论文范文稿: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实践路径研究
2020年第一季度党建工作论文范文稿: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实践路径研究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农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实施的进度与效果。而基层党组织生活是对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有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生活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出,村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农村工作和增强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基层党组织生活是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要增强活力,就必须针对农村特性、立足农村实际,努力探索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的方式方法,进而保障党的组织生活功能的发挥。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不足的表现 (一)认识上不够重视,弱化了组织生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也难以出成效。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着对组织生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未予以应有的重视。一方面,重农业产业发展,轻党建实务。另一方面,部分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把组织活动当成应付任务,参与的积极性较为欠缺。 (二)内容上脱离实际,虚化了组织生活。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把组织生活当作走过场,并局限于枯燥的政治学习之中,只重视数量而忽视效果,组织活动缺乏针对性,造成中心工作和党组织生活“两张皮”的现象,解决不了党员干部的疑问和实际困难,很难吸引党员干部的注意力。 (三)形式上缺乏创新,淡化了组织生活。部分党组织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处于传统模式上,形式比较单一,念文件读报纸听开会组成所有的组织生活,对于新媒体的利用不够或是不充分。仅仅通过对党员进行简单机械的灌输,党员处于被动状态,又缺乏与现实的结合,组织生活的功能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造成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的原因 (一)农村党员结构差异化严重。农村基层党员年龄老化、新鲜血液不足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部分老党员由于身体等原因,基本不能参加党的会议和党组织的活动,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党员队伍老龄化直接影响了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农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少,直接影响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有个别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实用主义至上,与自己有利的事情才愿意去做,甚至连党费都不愿意缴纳,与党员标准和要求不相适应,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个别村干部积极性不高。由于工资待遇偏低,政治前途无望,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干好干坏没多大区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四)经费保障不足。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有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艰难,借用人财物来以创新、办活组织生活,属于捉襟见肘,一定程度上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 (五)党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对“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动在嘴上”,没有严格执行;有的组织活动虽然开展了,但质量不高,党员的教育管理效果不突出。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力的实现路径 (一)角色创新,增强主动性 一是党支部书记的角色。角色创新不意味着放弃掉党支部书记的作用,而是转变党支部书记以往扮演的“主角”,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思想上的引导,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对于组织生活的思想认识,从而在思想上对此高度重视,提升组织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有更加开放的工作思路。要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破除传统思想中封闭的组织观念,全方位把握组织生活的内在要求和作用,把与当下实际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放入组织生活中,贴近生活和工作,让组织生活有更加宽广的舞台和空间,可以真正深入党员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二是党员的角色。党员是党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当前却因组织传统的惯性和工作繁忙等多种原因,主体地位并未体现出来。一方面需要让党员更加重视,深刻认识到积极参与组织生活不仅是制度的要求,对自身的影响也是非常积极的,另一方面充分保障党员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充分尊重党员个体,党员对党组织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党组织制定组织生活计划时,让党员参与,听取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使组织生活计划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 (二)方式创新,增强生动性 一是拓宽组织生活的领域。在学习方面,以“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为契机,深入而持久的把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到位,方式上就要突破传统时空上的限制,搭建基层党建平台,推广微型党课,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开展主题讨论,专题研究,增强学习的深入性。在生活方面,依据成员的需要,探索互帮互助模式,增强党员间的信任和理解,同时,保证老党员更多参与到党组织生活中。 二是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以党员为主体,以学习型党组织为要求,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学习模式,引进行业专家和经历者,如在党性教育上,“引进”老党员讲述自己的看到的故事;“走出”单一的会议室,与群众充分接触和交流,接受群众的检验,与群众的沟通中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让党员充分发挥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发掘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引导成员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结果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研究成果,让党员的主体地位回归。 (三)内容创新,增强实效性 一是要与时代的新形势、新发展相结合。开展活动时,注意把乡村振兴、三农政策等新情况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做学习、做研究、做解读、做宣传,实现党性锻炼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与时代接轨。同时,让党员了解身边的资源,深入挖掘广大党员的集体智慧,走向更高的创新。二是要与满足党员的成长需求相结合。党员的成长是在工作、生活中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围绕党员成长的需要,创新活动内容,让党员在参与活动中提升和发展自我。三是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党组织组织生活的开展,要准确掌握中央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加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和党员的个人修养,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帮助。 (四)制度创新,增强规范性 制度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点,这对于党组织生活的稳定持续地开展不可替代。一是优化日常的组织生活规范。要严格遵守《党章》、《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等规定,建立规范的党支部,同时严格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等制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为便于执行的制度,并以认真的态度将其落实。领导干部尤其要重视,以认真的态度起到表率作用。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首先,完善考核机制,对于组织生活中的党员参与情况、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等内容,形成定性和定量的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其次,对于党员的组织生活要健全保障其权利的机制,维护其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意识。同时,在制度上给组织成员更多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老党员,增强党员对组织的信任和归属。三是完善监督和反馈机制。强化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党组织生活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对于在组织生活中涌现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积极进行推广,让组织生活有序、充满活力的开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