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低收入农户调研工作报告
低收入农户调研工作报告 为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进一步掌握低收入农户的对象、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要求。根据浙 委办传 [XX]9 号和浙扶贫 [XX]1 号文件精神, 依据市 __ 关于开展低收 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的各项指示,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 于开展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的实施意见》 的文件, 并结合春节前的访 贫问苦和年终慰问活动,全面开展了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 和谐” 为主题的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 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 求, 结合我县实际, 确定由县老区办专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低收入农 户状况调查工作。年初以来,县老区办为抓好调查工作的落实,先后 分别召开了各镇乡街道分管领导工作部署会、工作骨干业务培训会、 调查工作形势分析会等, 并适时下基层检查指导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 为完成我县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通过近三个 月的努力, 到 3 月 12 日,全县共完成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 19069 户, 44757人,所有农户调查资料已全部录入电脑,率先完成了低收入农 户状况调查的前期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浙东沿海,地域面积 1931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1634 平方公里, 是省重点沿海山区县。 全县辖 14 个镇乡,4 个街道, 398 个行政村, 58 万人口,其中,被列入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有 6 个镇 乡和 2 个片, 130个行政村, 19.8 万人口, XX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6620 元,欠发达地区农民纯收入仅 4880 元。 根据调查统计,至 XX年底,全县有农业总人口 51.48 万人,共 18 万户。 通过这次调查, 我县在 2500元以下的低收农户有 19069 户, 占全县总农户数的 10.6%,其中,五保户有 431 户,低保户有 6297 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6 个镇乡 2 个片中,收入在 2500 以下的有 10474户,占总户数的 64%,共 27797 人,占总人数的 62%。综合调 查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一)贫困人口减少,农户增收显著。随着 __ 的不断发展,政 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优惠、经济扶持到 __ 等,农 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如我县的茶院乡,近三年 来,通过 __ ,落实 11 个重点 __ 项目,使 205 户, 603 人实现了脱 贫目标,该乡从 XX年贫困人口 4500 人减少到目前的 3200 人,年人 均增收 403元, 贫困人口减少了 28%。全县贫困人口也从 XX年的 26090 户 61200 人减少到目前 19120 户 44775 人,贫困人口减少了 27%。 (二)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 质和产业结构差异等原因, 造成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进拉大, 人均纯收 入在 XX元以下的,大都是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人均收入 在 XX元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果业、蔬菜、养殖业生产为主,兼种粮 食作物。再从收入结构看, 同第一产业收入也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 构比较单一, 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 高收入户农户内部结构调整得较 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去年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 6620 元以上,是低收入户收入的 3 倍以上。 (三)已解决温饱的一部分农民出现了返贫现象。在农村相当 一部分农户为了尽快走上致富路, 千方百计找门路、 上项目。 从种植、 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劳务输出等,涉及各个领域。有的致富心 切,不搞市场预测、调查,看别人搞种养加工挣了钱,便一哄而上经 营同一行业,由于受天时、地利、环境、经济、资源、技术等条件影 响,结果投资失败赔了钱, 成为新贫困户;这类农户约占低收入农户 的 15%左右;有的农民因病、因灾返贫,占 35%左右;还有因供子 女上学致贫的占 18%;因缺少劳动力或残疾和其他原因返贫占 32%。 二、制约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缺少劳动能力和文化程度低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之一。根据调查结果 44757 人中,年龄在 18 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以 下的有 24901 人,占 56%,初中文化有 10064 人,占 22%,因缺少劳 动能力的 4501 户,占 24%。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导致观念落后,许多 村民对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他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视农为本,宁愿守地受穷, 也不愿外出冒险致富。许多村民仍习惯寄 予“老天爷”风调雨顺,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没 有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就业难,收入自然就低。 (二)健康状况差,就医难,因病因残致贫。 44757 人中残疾 人口有 3474 人,占 8%。由于身体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 25 户。因病 残致贫的有 6789 户, 占 36%。调查中发现, 有病无钱医治, 等、挨、 靠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 目前农民看病就医保障体系也刚刚起步, 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大部分还是由自己支付, 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 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贫 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此外,家庭成员 中有残疾的也需要就医治疗, 有的甚至瘫痪在床, 连基本生活都不能 自理,还需要别人照顾, 即使家庭其他成员想外出打工也不能出去了。 (四)孤寡老人比例高,缺少劳动力致贫。 19069 户低收入农 户中五保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 4501 户,占 24%。这部分家庭主要是 他们的子女分家或出嫁且家庭状况也不好, 想帮忙的也没有条件, 只 能提供一些粮食来基本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一部分子女养老意 识淡薄, 不管不问, 还有的甚至虐待老人。 这些老人一般是单独居住, 生活比较困难。随着农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收入远远高于务农的收入。 而缺劳 动力户则无法走出去打工挣钱。 (五)因上学致贫。现在,一个中学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一 千多元。有 2 个孩子同时上学,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 小的开支,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一年要花一万多元,一个贫困家庭更 是难以承受,许多家庭为了上学,只好贷款、借债,有的甚至借高利 贷,这些家庭因此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六)政府救济覆盖面小。 目前,由于贫困家庭数量仍然较大, 尽管每年国家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救济扶贫, 但仍有许多贫困 户和贫困人口得不到救助,有的得到了,也是救急不救贫,也不能解 决根本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差是贫困的一 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中, 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 政府在进行 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 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改善 基础设施条件。 (二)重视文化建设,实施科技扶贫。贫困地区文化大都比较落 后, 文化贫穷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又是 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 因此,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的 一项重要工作。 扶贫工作要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专门安排文化扶 贫资金的项目,不怕农民学不到,就怕我们想不到,要制定完善的中 长期文化科技扶贫规划, 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 提高 文化知识水平, 尤其是要对农民进行实用的科技培训和职业基本技能 培训,帮助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 收入。同时,针对因上学致贫现象,政府可以在扶贫资金中专门设立 一块奖学基金,用于帮扶贫困地区孩子上学。 (三)有序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帮助脱贫致富。随着经济和各 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逐步脱贫 致富。 但在目前, 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基本都是自发的、 盲目的、 无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农民自身安全、 经济保障等。 因此, 政府要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 要合理地有组织地引导农民适时外出务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贫困地区 因病、 因残致贫的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农村养老、 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弱, 农民抗风险能力差。 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对低收入人口来 说尤为迫切。 (五)加大实施生产型低收入农户帮扶的投入。对尚有劳动能 力但双缺少致富门路的生产型低收入农户,加大生产发展扶助力度, 实行“一户一策一项目”帮扶措施,进行基本生产资料扶持,落实农 业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组织和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的合作模式, 帮助 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增加经营性收。 欠发达镇乡的低收 入农户由市里重点帮扶, 面上的绝对贫困户由县里帮扶, 其余的由镇 乡(街道)帮扶。 (六)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村集体 经济作为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集体经济组织单位, 是带领农民发展经 济、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目前国家各项农村保障体系还不十 分完善的情况下, 村集体经济作为保障贫困地区低收入人口的作用依 然强劲有力。 政府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定符合当地的 优惠政策, 引导农村、 农民发展好的项目, 有了强大雄厚的集体经济, 贫困人口的各项保障也就有了依靠。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